蔡金云:致富路上的种藕人

蔡金云:致富路上的种藕人

来源:铜梁区融媒体中心2019-09-1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正是对铜梁区平滩镇新华村的美丽描述,而这样的美景与蔡金云息息相关。笔者见到蔡金云时,他正在和工人一起挖藕。蔡金云一边挽裤脚一边给笔者展示挖上来的藕,他说,这一片藕田都是他的,他不仅自己依靠种植莲藕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动入社的村民种藕增收。蔡金云是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成立了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莲藕有五六千亩。

帮人送货 巧成种藕人

“我不是土生土长的铜梁人,2000年8月,我们一家作为三峡移民从云阳迁过来,落户平滩镇新华村。”蔡金云告诉笔者,他先后干过屠户、仔猪贩卖等,也外出打过工,生活始终平平淡淡,没能富起来。

2003年,他筹款5万元买了一辆货车帮人运菜。有一天,他去璧山帮人拉莲藕时,闲着没事在附近藕田转悠,看见一大爷种的莲藕个头特别大。与大爷闲聊得知,这是特色优质良种藕,产量高,价格虽贵但十分畅销。

顿时,一个念头从蔡金云心里冒出,平滩镇水田多,种藕条件十分优越,何不把这藕引种回去?说干就干,蔡金云回到家后,购买了种植莲藕的相关技术资料,着手把家里的4亩水田都用于种藕。

可事情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种植业不仅要靠技术,还得靠天吃饭。2003年至2006年,蔡金云一直亏损,几乎花光积蓄,但老婆的鼓励,让他坚定了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为此,蔡金云到处找专家请教技术,逐个破解难题,终于在种植的第五个年头扭亏为盈,并逐渐将莲藕种植面积从一两百亩发展到了现在的五六千亩,亩产达到3000多斤,每年纯收入四五十万元。

劳力紧缺 用无人机植保作业

随着产业一天天做大,劳动力紧缺、用工难又成了蔡金云头痛的问题,特别是到了施药防病虫时节,请人非常困难。

2014年,蔡金云了解到有无人农用机出售,他立即赶到上海的厂家考察,花费13余万元购买了一台。

“别看它外型简单,但集合了卫星定位系统等高科技哟!”蔡金云告诉笔者,无人农用机可高可低升降自如,还能在空中定位,只要有一块两三平方米的平地就能够降落,操作十分简便。

一架无人农用机1分钟的有效作业面为2亩地,起飞后可定位在距庄稼不到1米的高度,喷洒均匀,效果理想。过去,合作社6000亩藕田,每做一次植保,要请10多个人连续作业10多天,仅工钱就要近2万元,时间拖长了,遇到雨天,防治效果差。现在只要两个人,一个操作遥控器,一个配药水,只需5天就可完成植保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资金成本。

成功致富 不忘众乡亲

蔡金云通过种植莲藕发家致富了,乡亲们也想种植莲藕增收,于是,周边村民开始向蔡金云取经,纷纷申请加入他的莲藕种植行列。为了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蔡金云联合了100多户村民,创办了“铜梁金荣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在种植技术上统一了标准,在销售上采取自产自运自销的模式统一经营,形成了种植、运输、销售一条龙,种藕面积扩大到6000多亩。

为实现村民长久致富的目标,蔡金云同合作社成员一道制定了发展规划,并购买了高压水枪、抽水器具、货车等。

近年来,合作社所产的优质莲藕年年参加重庆西部农交会,深受消费者喜爱,并成功打入全市各大知名超市。

“现在,合作社年产莲藕3万吨,一年四季都有鲜藕上市。入社的社员户每年纯收入少的有两三万元,多的有十万多万元。”蔡金云说。 (通讯员 冉若含 张浩)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蔡金云:致富路上的种藕人

2019-09-16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正是对铜梁区平滩镇新华村的美丽描述,而这样的美景与蔡金云息息相关。笔者见到蔡金云时,他正在和工人一起挖藕。蔡金云一边挽裤脚一边给笔者展示挖上来的藕,他说,这一片藕田都是他的,他不仅自己依靠种植莲藕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动入社的村民种藕增收。蔡金云是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成立了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莲藕有五六千亩。

帮人送货 巧成种藕人

“我不是土生土长的铜梁人,2000年8月,我们一家作为三峡移民从云阳迁过来,落户平滩镇新华村。”蔡金云告诉笔者,他先后干过屠户、仔猪贩卖等,也外出打过工,生活始终平平淡淡,没能富起来。

2003年,他筹款5万元买了一辆货车帮人运菜。有一天,他去璧山帮人拉莲藕时,闲着没事在附近藕田转悠,看见一大爷种的莲藕个头特别大。与大爷闲聊得知,这是特色优质良种藕,产量高,价格虽贵但十分畅销。

顿时,一个念头从蔡金云心里冒出,平滩镇水田多,种藕条件十分优越,何不把这藕引种回去?说干就干,蔡金云回到家后,购买了种植莲藕的相关技术资料,着手把家里的4亩水田都用于种藕。

可事情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由于种植业不仅要靠技术,还得靠天吃饭。2003年至2006年,蔡金云一直亏损,几乎花光积蓄,但老婆的鼓励,让他坚定了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为此,蔡金云到处找专家请教技术,逐个破解难题,终于在种植的第五个年头扭亏为盈,并逐渐将莲藕种植面积从一两百亩发展到了现在的五六千亩,亩产达到3000多斤,每年纯收入四五十万元。

劳力紧缺 用无人机植保作业

随着产业一天天做大,劳动力紧缺、用工难又成了蔡金云头痛的问题,特别是到了施药防病虫时节,请人非常困难。

2014年,蔡金云了解到有无人农用机出售,他立即赶到上海的厂家考察,花费13余万元购买了一台。

“别看它外型简单,但集合了卫星定位系统等高科技哟!”蔡金云告诉笔者,无人农用机可高可低升降自如,还能在空中定位,只要有一块两三平方米的平地就能够降落,操作十分简便。

一架无人农用机1分钟的有效作业面为2亩地,起飞后可定位在距庄稼不到1米的高度,喷洒均匀,效果理想。过去,合作社6000亩藕田,每做一次植保,要请10多个人连续作业10多天,仅工钱就要近2万元,时间拖长了,遇到雨天,防治效果差。现在只要两个人,一个操作遥控器,一个配药水,只需5天就可完成植保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资金成本。

成功致富 不忘众乡亲

蔡金云通过种植莲藕发家致富了,乡亲们也想种植莲藕增收,于是,周边村民开始向蔡金云取经,纷纷申请加入他的莲藕种植行列。为了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蔡金云联合了100多户村民,创办了“铜梁金荣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在种植技术上统一了标准,在销售上采取自产自运自销的模式统一经营,形成了种植、运输、销售一条龙,种藕面积扩大到6000多亩。

为实现村民长久致富的目标,蔡金云同合作社成员一道制定了发展规划,并购买了高压水枪、抽水器具、货车等。

近年来,合作社所产的优质莲藕年年参加重庆西部农交会,深受消费者喜爱,并成功打入全市各大知名超市。

“现在,合作社年产莲藕3万吨,一年四季都有鲜藕上市。入社的社员户每年纯收入少的有两三万元,多的有十万多万元。”蔡金云说。 (通讯员 冉若含 张浩)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仕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