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西河镇:志智双扶“造血”更“活血”

铜梁西河镇:志智双扶“造血”更“活血”

来源:铜梁区融媒体中心2019-09-17

“上面这么支持我们,自己不努力就说不过去了。”铜梁区西河镇双永村村民陈生国靠发展养殖脱了贫,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铜梁区西河镇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对症下药,“志智双扶”补齐脱贫“精神短板”,输血造血并举,“鱼渔”双授育技能,走出了一条立体扶贫新路子。

铜梁区西河镇双永村7社村民陈生国是80后,夫妻二人育有两子。镇村两级扶贫干部挨家挨户摸底调查时,将他家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今年37岁的陈生国,早年命运多难,9岁时母亲去世,刚成年不久父亲也离开了他。为了生计,陈生国到深圳打工,只有小学文化、无技能的他,一个月只能挣三四百元。2005年结婚,2006年大儿子出生后,他们一家人回到老家生活。但等待他们的,却不是平静的生活。

本该是活泼乱跳的年龄,大儿子走路却很吃力。后来查出患有肌无力。看着儿子的病情一天天恶化,连大小便都要人服侍,陈生国夫妇很绝望。雪上加霜的是,妻子又患上了支气管炎扩张,做不了重活,一感冒就咳血。他自己上颚处也长了一个囊肿,做手术就花去几万块钱……

“我一没文化,二没技术,还有拖后腿的,全家的重担都在我一个人身上,我实在没有办法。”面对生活的重重打击,陈生国很悲观消极。

“我们上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将他家确定为建卡贫困户,享受扶贫相关政策。”双永村党支部书记赵代发说,但他思想上很悲观,我们对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比如,宣传扶贫政策,用身边的一些脱贫故事来激励他,帮助他消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

西河镇政府也指派了扶贫干部结对帮扶陈生国一家。他家的房屋进行了C级危房改造;其长子每月享受800余元低保政策和残疾补助,次子享受“爱心午餐”;享受健康扶贫政策,住院自付比例不超过10%;组织他参加种养技能培训并发展种养业,介绍其就近务工。

在政策的加持下,陈生国夫妇变得积极起来,靠勤劳的双手在去年底脱了贫。

“以前是顾虑太多。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多扶贫干部帮助我,我们自己也要努力点,争取把日子过好。”陈生国说。

今年,陈生国养了两三百只鸡鸭。目前,100多只鸡几天内就卖完了,鸭子还有一二十天就可以出栏了,除去成本能赚三四千块。

“发展养殖,政府介绍销路,不愁卖。”陈生国说,这一批卖完后,还要再买进一批鸡苗鸭苗。

今年村里继续发展胭脂脆桃种植业,陈生国又登记了50棵。赶场天,陈生国还要去镇上跑摩托车帮忙拉东西。平时,捉泥鳅黄鳝卖钱。妻子张福翠平时也在“农村酒席一条龙”帮工,又于近日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厨师技能培训。

获得了新的技能,陈生国和妻子又谋生了新的想法,准备跟人合伙开一家大排档。扶贫工作队获悉此事,及时上门了解情况,并帮助他积极申请小额贷款。

铜梁区西河镇相关负责人说,“人穷”往往“志短”,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西河镇一方面积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另一方面规划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造血”拔掉穷根。

“在脱贫攻坚中,我镇把产业扶贫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以业主为带动、以大户为支撑、以散户为重点,成立胭脂脆桃专业合作社,发展胭脂脆桃700亩。”西河镇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还建立“业主+大户+群众”的利益联接机制,以合作社为载体,以“五统一联”为路径(即由合作社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管护、统一购买农资、统一销售、统一打造品牌、联合举办采摘节),盯住困难群众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和外出离村的困难群众,由业主带大户,大户帮散户,让全村群众增产增收作为检验扶贫产业成效的主要标准,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通讯员 闻琼)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铜梁西河镇:志智双扶“造血”更“活血”

2019-09-17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上面这么支持我们,自己不努力就说不过去了。”铜梁区西河镇双永村村民陈生国靠发展养殖脱了贫,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铜梁区西河镇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对症下药,“志智双扶”补齐脱贫“精神短板”,输血造血并举,“鱼渔”双授育技能,走出了一条立体扶贫新路子。

铜梁区西河镇双永村7社村民陈生国是80后,夫妻二人育有两子。镇村两级扶贫干部挨家挨户摸底调查时,将他家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今年37岁的陈生国,早年命运多难,9岁时母亲去世,刚成年不久父亲也离开了他。为了生计,陈生国到深圳打工,只有小学文化、无技能的他,一个月只能挣三四百元。2005年结婚,2006年大儿子出生后,他们一家人回到老家生活。但等待他们的,却不是平静的生活。

本该是活泼乱跳的年龄,大儿子走路却很吃力。后来查出患有肌无力。看着儿子的病情一天天恶化,连大小便都要人服侍,陈生国夫妇很绝望。雪上加霜的是,妻子又患上了支气管炎扩张,做不了重活,一感冒就咳血。他自己上颚处也长了一个囊肿,做手术就花去几万块钱……

“我一没文化,二没技术,还有拖后腿的,全家的重担都在我一个人身上,我实在没有办法。”面对生活的重重打击,陈生国很悲观消极。

“我们上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将他家确定为建卡贫困户,享受扶贫相关政策。”双永村党支部书记赵代发说,但他思想上很悲观,我们对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比如,宣传扶贫政策,用身边的一些脱贫故事来激励他,帮助他消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

西河镇政府也指派了扶贫干部结对帮扶陈生国一家。他家的房屋进行了C级危房改造;其长子每月享受800余元低保政策和残疾补助,次子享受“爱心午餐”;享受健康扶贫政策,住院自付比例不超过10%;组织他参加种养技能培训并发展种养业,介绍其就近务工。

在政策的加持下,陈生国夫妇变得积极起来,靠勤劳的双手在去年底脱了贫。

“以前是顾虑太多。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多扶贫干部帮助我,我们自己也要努力点,争取把日子过好。”陈生国说。

今年,陈生国养了两三百只鸡鸭。目前,100多只鸡几天内就卖完了,鸭子还有一二十天就可以出栏了,除去成本能赚三四千块。

“发展养殖,政府介绍销路,不愁卖。”陈生国说,这一批卖完后,还要再买进一批鸡苗鸭苗。

今年村里继续发展胭脂脆桃种植业,陈生国又登记了50棵。赶场天,陈生国还要去镇上跑摩托车帮忙拉东西。平时,捉泥鳅黄鳝卖钱。妻子张福翠平时也在“农村酒席一条龙”帮工,又于近日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厨师技能培训。

获得了新的技能,陈生国和妻子又谋生了新的想法,准备跟人合伙开一家大排档。扶贫工作队获悉此事,及时上门了解情况,并帮助他积极申请小额贷款。

铜梁区西河镇相关负责人说,“人穷”往往“志短”,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西河镇一方面积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另一方面规划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造血”拔掉穷根。

“在脱贫攻坚中,我镇把产业扶贫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以业主为带动、以大户为支撑、以散户为重点,成立胭脂脆桃专业合作社,发展胭脂脆桃700亩。”西河镇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还建立“业主+大户+群众”的利益联接机制,以合作社为载体,以“五统一联”为路径(即由合作社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管护、统一购买农资、统一销售、统一打造品牌、联合举办采摘节),盯住困难群众特别是丧失劳动能力和外出离村的困难群众,由业主带大户,大户帮散户,让全村群众增产增收作为检验扶贫产业成效的主要标准,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通讯员 闻琼)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仕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