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居乌江下游,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人口70万,是全市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内交通便捷,有渝怀铁路、包茂高速、国道319线、乌江黄金水道横贯县境,为发展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彭水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最大优势在“水”,乌江两大电站库区形成“高峡出平湖”景观,“千里乌江,百里画廊”最美的一段就在彭水;二是森林资源富集,以摩围山为代表,森林覆盖率高达91%以上,被誉为“悬在天堂上的氧吧”;三是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诞育了以盐丹文化为内核的黔中文化;四是民族风情浓郁,以苗族《娇阿依》为代表的民族歌舞,曾经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民歌赛获金奖。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突出“自然生态、苗族风情、历史文化”三大特色,彰显“山、水、情、史、节”五大主题,按照“构造大品牌、挖掘大市场、培育大产业、谋求大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规划、投资、开发、营销、服务统筹抓,旅游人气指数逐年提升,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布局基本形成、重点景区提档升级、产业体系逐步成熟、旅游影响持续扩大、差异发展特色突出,在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县”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旅游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是旅游“硬件”建设不断完善。逐步完善了一批旅游配套设施,谋划推进了一批旅游发展项目,彭水已经建成阿依河、摩围山、乌江画廊三个收费景区,有爱情治愈的诸多景点:阿依河的情书长廊、摩围山的爱情小木屋、爱的呐喊谷、鞍子苗寨的爱情磐石等,还有正在打造的摩围山度假区、郁山古镇和即将面世的蚩尤九黎城。2014年全县完成旅游投资15.8亿元、同比增长378%;二是旅游“软件”品质不断提升。
“爱情治愈圣地”品牌享誉国内外,连续几年成功举办了“一节一赛”活动,文游融合、商旅融合逐步深化,旅游市场越来越广阔,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2014年全县旅游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达207万人次、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达1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为33.5亿元。先后获评“中国特色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十佳示范县”、“亚洲金旅奖.大中华区十大民族(民俗)特色目的地”、“重庆最具魅力旅游区县”等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