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物联网技术——环保治理现代化行之有效的手段
华龙网12月22日讯(记者 刘柳)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人、机、物三元世界的高度融合。环保物联网技术,作为环保治理现代化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助力重庆市环境监管与风险防范工作的同时,通过公众参与,形成社会化的环境安全监督体系,进一步推动了环保数据的公开透明。
物联网有效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问题
来源于国家水利部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2年10月,国家采取一系列强力有效措施,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成各类供水工程近百万处,提高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3.26亿农村居民和农村学校师生喝上了干净水、放心水。但由于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卫生监督面临数量庞大、地域分散、人员缺乏三大问题,如何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长久发挥效益,使农村群众长期受益,是当前政府管理工作面临的难题。
物联网的技术节点众多、无线组网、无人值守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面临的三大问题。近日,环保物联网方面的专家齐聚重庆,深入探讨物联网在环境保护中的广泛应用,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鹏在会上介绍了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饮用水在线监测技术“智慧水质——饮用水水质在线监测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含了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核心传感、设备和软件平台。“智慧水质”通过建立智慧应用层、大数据分析层、云计算支撑层、网络传输层、感知层对饮用水源、自来水厂、自来水管网、二次供水、用户末梢、温泉泳池等进行监测,搭建起完备的饮用水安全物联网平台架构。
物联网有效解决乡镇污水处理建设、运维问题
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运维现状面临选址难、施工难、管理难、技术要求高、运维成本高等问题。污水处理站点建设运营的特点是布局分散、管理策略不完备、管理难道大、设备运行缺乏保障,日常的管理工作只能在出现异常情况后进行应对处理,一方面在保障作业过程的连续性、污水处理效果、设备使用寿命等方面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升,另一方面现有的管理模式需要较多的人力资源,而且工作强度也比较大,运营管理成本较高。
传统单点独立运维模式具有传感器昂贵,设置过少;便携式诊断仪器价格昂贵;传统自动化系统独立运行,无法实现网络化状态监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传统自动化系统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力较弱等缺憾。
如何及时有效的运维管理是破解乡镇污水处理运行困局的重要手段。而互联网及物联网的普及建立了控制网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渠道,使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预测更加方便;同时,智能手机可以代替大部分昂贵的便携式诊断仪器。
重庆耐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王万胜在近日提出了耐德工业乡镇污水处理建设、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
耐德工业运用的i-Ega污水处理装置具有设计标准化、工程产品化、配置模块化,真正实现了“经济(占地小,仅传统的10%;运行费用低,约0.35元/吨;无需新建干管网建设)、环保(无干网,无泄漏;有机污泥近零排放,无再污染;封闭处理,无臭气排放)、节能(回用水质,循环利用;革命性工艺,调试期短;PLC自动控制,无人值守)三大效益。
耐德公司创新性研发的酷赞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通过对现场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运行状况、污水处理生产设施的运行情况、废水排放水质情况、现场视频、运维人员信息进行在线监测及监控,获取实时有效的工况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为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工艺优化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保障生产作业的连续稳定运行。该系统基于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为管理人员搭建一个应用管理的平台,以设备的设计特性和运行监测数据为基础,面向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日常保养、故障处理、定期检修、检验验证等工作进行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设备维护保障机制,从而达到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管理能力的目的。
系统实现了对乡镇污水处理厂站的设备信息(档案)动态管理、设备信息、工作状态全程监控、监测设备及系统运维优化、监测数据大数据分析实现系统预警、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设备维护保养智能化、远程运维。
目前该系统在重庆云阳、万州、梁平、陕西商洛、四川广元、新疆伊犁、贵阳贵安新区等地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重庆綦江、武隆、江津等地的高速路服务区成功运用,并得到用户及管理部门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