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巴阳镇阳坪村打造“六有文化” 创建美丽乡村 和睦邻里关系
4月20日,云阳县巴阳镇阳坪村,“小马工作室”工作人员正在调解邻里矛盾。 记者 万难 摄
4月20日,云阳县巴阳镇阳坪村文化活动室,一群热爱跳舞的老人汇聚一堂,随着热情洋溢的音乐欢快舞动。
从去年开始,阳坪村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六有家园”的创建活动,将“有梦、有乐、有礼、有爱、有和、有贤”这“六有”与阳坪村实际相结合,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和睦邻里关系,成为阳坪特有的“六有文化”。
“小马工作室”调解邻里矛盾
公共厕所常有人乱扔垃圾,邻居家的鸡践踏了庄稼……街坊邻居过日子,少不了磕磕碰碰。为了解决邻里矛盾,阳坪村成立了“小马工作室”邻里劝和团。
2015年8月,阳坪村3组数百名村民出现了吃水难的问题。“管护费无人愿交,水管无人管护。”邻里劝和团团长熊冬云回忆,当时许多户村民家里水管断流,距离最远的村民要到400多米开外的水塘挑水吃。在了解情况后,熊冬云仔细研究“老马工作法”的处理方式,多次组织村民开会进行调解。
最终,熊冬云借助老马的思想疏导篇,做通当地村民熊德章的思想工作,让他主动挑起水管管护责任。
记者在工作室的“矛盾纠纷记录簿”上看到,上面记录的大多数矛盾纠纷都是在当天处理完成。工作室成立至今,“邻里劝和团”成功调解邻里纠纷矛盾30多起,收集社情民意100余条。
“贴心嫂子”互帮互助
“山下的枇杷熟了,帮忙摘枇杷去哦!”佘长兰一声召唤,“贴心嫂子”互帮互助队里的嫂子们又拿起工具出发了。
阳坪村一直以来就有种植柑橘、枇杷的历史,目前正值枇杷上市季节,“贴心嫂子”们正忙着帮山下村民采摘枇杷。
52岁的村民佘长兰是“贴心嫂子”互帮互助队成员之一。“由于村里大多数男人外出务工,留下的都是妇女儿童,女人不仅要照顾一家大小,还要承担果园的管理。”佘长兰说,在收获季节,山下的果子成熟得早,海拔较高的山上果子成熟得晚,于是大家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果子的收成率自然就提高了。
佘长兰介绍,除了种植、采摘,她们还帮扶村里的老弱病残、孤寡空巢老人。除了给老人们提供物质帮助,还会利用闲暇时间陪老人聊天、为老人剪指甲、打扫卫生。
村里还给每位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配备了“爱心呼叫器”,老人在家中出现紧急情况时,按下呼叫按钮即可向邻居求救,“贴心嫂子”会第一时间响应。
大家谈
云阳巴阳镇党委书记伍丽君:
巴阳镇以“美丽乡村·六有家园”为载体,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点”为动力,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本镇实际,做出巴阳特色,让“美丽乡村·六有家园”建设向全镇纵深推进,在全镇开花结果。
云阳巴阳镇阳坪村5组居民向光珍:
“美丽乡村·六有家园”建设,真正受益的是我们群众。通过“梦想课堂”的技术培训,村民掌握了种植枇杷、柑橘的技术,群众收入增加了。村里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书画室等,天天免费开放,想去就去,还成立了连箫队、腰鼓队、功夫扇子队、坝坝舞队。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健康了身体,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团结,打牌说闲话的人没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记者 杨铌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