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驻村扶贫干部情洒东木寻水路
华龙网9月21日15时讯(见习记者 冉长军)金秋九月,重庆市石柱县悦崃镇东木村的大地上,金灿灿的稻穗在秋日的阳光下,和着丹桂的芳香,处处一派丰收的景象;田野里,父老乡亲们辛勤地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在这里,每天还有另一位老乡让所有乡亲们所熟知,他就是石柱县广播电视台派到该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副队长刘元月。驻村三月,刘元月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呢?华龙网记者就来讲讲这位扶贫干部的故事。
大风大雨也要村民有水喝
三个月前,刘元月从石柱县广播电视台下派到悦崃镇东木村,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对于他来说,三个月前,这里的一切是那么陌生,而三个月后,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那么亲切动人;这里有了他牵挂的父老乡亲,曾经与他们相处的场景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刘元月告诉记者,东木村全村五百多户一千五百多人,八十多个贫困户,住户比较分散,来到东木村后他跟村委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脱贫攻坚“八难”中的饮水难问题。东木村因地形特殊,全村人畜饮水全靠黄水镇大风堡村 境内的一条小溪沟。由于看天吃水,只要长时间不下雨,水量就小,再加上路途遥远漏水现象严重,因此用水十分紧张。不仅这样,蓄水池还经常被泥石堵塞,造成断流。
刘元月还记得是7月的一天,由于遭遇两天暴雨,村里的蓄水池被泥沙堵塞,需及时清理。当天中午1点多,太阳特别的大,为了尽快疏通蓄水池,刘元月和村里年轻人骑着摩托车带着铁锨赶往距离东木村近十公里的取水源。穿梭在山林间,刘元月和同行的两位年轻人来到了蓄水池,“池底大约有三十多厘米厚的泥沙,还混着很多树根,出水口已被完全堵死。”刘元月说,尽管是酷热的7月,但是蓄水池里的水却冰冷得刺骨,三个人不禁打起了冷颤,恨不得扔下铁锨跳出池子。可想想老百姓盼水的眼神,三人只能咬咬牙准备赶紧清淤。
前一秒还是艳阳高照,可后一秒则是乌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因为周围都是森林,准备离开时大雨就下起来了,雷声不断,雨量也特别的大,周边几乎没有能躲雨的地方,衣服全湿透了。”回想起那一天的经历,刘元月还记忆犹新。最后看着汩汩的泉水流进水管,刘元月的心里很激动,有一种取得小小成就后的欣慰感。
东木村的居民们用水不再难
就在清理水池的两天后,为了彻底解决饮水问题,让全村老百姓告别饮水难的日子,村委决定到距离东木村十公里靠大风堡景区的山上去寻找水源。当天,刘元月和驻村领导、村支书、主任、综合专干、施工方等一同前往。
“当地农民介绍,那里有两条小溪,一条小溪因为海拔压力的问题,大家一致决定放弃了,而另一条却没有路,荆棘丛生,距离远。”刘元月说,为了能够得到论证,一行人决定再难也要前往。经过20多分钟的艰难跋涉,终于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走近后,一股泉水泛着洁白的浪花由上而下奔涌而来。然而,难得找到的水源最终却被否定了,“因为距离、材料运输成本、施工难度与项目规划设计相差太大,很好的一个水源只能忍痛割爱了。”刘元月说。
但寻水之路并没停歇,在接下来的又一个雨天,刘元月和村里的干部们继续寻找水源。令所有人感到欣慰的是,在靠近大风堡景区玻璃廊桥之下的一个叫马桑坪的地方找了一处新水源,“这一处新水源让大家看到了希望,无论是水量还是施工条件,都成为了大家一致认为的最佳选择。”刘元月说。
刘元月说几天后,施工队伍就入场并投入紧张的建设当中。目前蓄水池已经建好,管道铺设已经开始,预计在9月30日以前完工投入使用。“我相信甘甜的泉水会流进东木老百姓的水缸里,也会流进老百姓的心田。在那一刻,村民们一定会为多年的心愿得到实现而高兴,也为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贴心而感到幸福。”刘元月笑着说。
再见东木,新乐你好!
站在东木秋天厚实的土地上,刘元月总是看不够,他想把这里的一切全装在眼里,装在心里,因为,刘元月就要离开这儿了。根据上级的安排,刘元月将前往新乐乡新建村报到,开始新的扶贫征程。
在离开东木的那天晚上,镇上领导、村委会的几名同事来看刘元月。他们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离别之际,大家都流下了难舍的泪水。不过刘元月会记住这一帮兄弟姐妹,在他们身上,刘元月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工作上宝贵的经验,他要向他们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尽管离开了东木,到了新的扶贫工作岗位,刘元月也会时刻关注东木的发展,他也相信,在悦崃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东木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