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万美:心系扶贫 城里干部变山里居民“家里人”
华龙网11月3日11时讯(记者 欧武夷 特约通讯员 周青松)10月19日清晨,深秋的苗乡山村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一大早,朱万美便赶到村里正在建设的平菇基地,和村里的贫困户交流基地建设,为长远增收作打算。
朱万美是重庆市彭水县检察院司法行政干部,两个月前根据全县进一步深化脱贫攻坚工作需要,从2015年起派驻到三义乡弘升村担任驻第一书记的岗位,转战到太原镇花园村任驻第一书记。这位年过半百的汉子一进入新的岗位便忙上忙下,及时出现在群众需要他的地方,帮群众解决难题,把在三义的作风带到了新的岗位。
成为山里村民的“家里人”
2015年,时年51岁的朱万美被选派到弘升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汉子,一到村里,就像回到家一般,挨家挨户了解家庭情况,查看居住环境,记录下每个家庭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第一个月,他只回了两次家,但村里320户1300余位男女老幼都认识了他,老远见到就亲切招呼“朱书记”。
在走访中,3组15岁的葛良容姐弟俩引起了朱万美的注意,母亲早年离家打工杳无音讯,父亲到省外煤矿厂打工遇矿难离世。姐弟二人一夜之间就成了孤儿,生活和上学都成了大问题。了解情况后,朱万美一边向乡党委、政府汇报,协调解决基本生活和读书的问题,一边呼吁单位干部慷慨解囊,帮助葛家二姐弟度过难关,县检察院筹集善款6000多元,还为姐弟俩买了大米、食用油、书包、文具等,同事们还捐赠了一大箱子衣物。
每年过年,弘升村的所有孤儿、孤寡老人、贫困党员家中,都会看到朱万美送去衣物油米的身影。5组村民蔡胜伦告诉记者,朱万美与全村人很熟悉,连村里的狗都很亲热他。“我们早就把他当‘家里人’了!”
“以前我的职责是守护公平正义,现在我的职责是为小山村的兄弟姐妹们谋求幸福生活,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不同,只希望能做得更多更好。”朱万美说。
把贫困户的信心“捡”起来
“我家太穷了,你们帮不了。”一开始,6组的贫困户龚正文对城里来的“朱书记”丝毫希望,他苦惯了、穷惯了,对现状已经麻木了。
“你要相信党和政府,我们一定是真帮真扶。”
“人穷志不短,你要乐观面对生活。”
……
为帮助龚正文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朱万美可费尽了心思,每周必须一次走访,把龚正文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掌握在心里。“龚哥!你比我大几岁,都当过兵,今后你是哥,我是弟,咱们往后就是一家人!”朱万美从此便结下了这个“穷亲”。
面对面的交流、心贴心的沟通,让龚正文对脱贫致富重燃起希望,并帮其谋划扶贫产业。
10月19日,龚正文开始硬化自己的院坝。他介绍,家里上半年购进1000多羽珍珠鸡苗,现在开始卖成品鸡了。绿壳鸡也开始产蛋了,每个2块钱,还预定了不少。12头肥猪也准备出栏了。
谈到现在的生活,龚正文说:“如果没有朱老弟,我还是穷起的!”
“居住在大山里的我们,早就想有条公路方便我们进出。”76岁的6组村民苏辉祥告诉记者,在朱万美的奔波下,2015年底打通了出山的通道,告别了肩挑背磨的历史。
“朱书记的工作做得挺扎实的,他来我们村驻村,是全村人的福气!”弘升村支部书记刘明华说,朱万美吃住都在小山村里,与村里的老百姓建立起了真正的兄弟情。
帮助乡亲长期富裕起来
“朱书记来了以后,弘升村变化很大,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弘升村村民委主任蔡胜全说,在帮扶弘升村的日子里,朱万美深刻地认识到弘升村要脱贫致富,最急需解决的是发展产业。在一次走访中,朱万美得知弘升村有种植李子和漆树的传统,他认为在村里发展李子和漆树产业很有希望。朱万美争取到乡领导的支持,经过反复讨论、实地考察后,确定在1、2、3组种植脆红李,在4、5、6组种植漆树,通过产业促农增收,拓宽贫困户致富路子。
朱万美和村干部们再次走家串户动员群众参与种植脆红李和漆树。看到免费提供核幼苗和种植技术的利好条件,村民们纷纷把自己的土地整理出来,分别栽上了脆红李和漆树。如今,1470亩脆红李、1460亩漆树绿遍大山,成为弘升村的希望之树。
对此,朱万美还不满足,他发现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里留守老人较多,适合发展特色养殖。朱万美的想法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同,全村已发展珍珠鸡、野鸡、绿壳鸡等近3万羽,并与公司签订回购协议,确保村民有收益。
因为工作需要,朱万美离开了弘升。他表示,虽然自己离开了弘升,但群众对自己的认可将终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