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手术比上次的开胸手术痛苦小多了,恢复也很快。手术后第三天医生就建议我下地活动。现在胸闷、心累的症状比手术前有明显的好转,我都可以自己躺下、起来,不需要人帮忙,到处行走也不会觉得累!非常感谢新桥医院的医生护士们!”近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外科病房23床,62岁的重度心脏瓣膜病患者蒲大爷精神非常好,即将出院的他高兴地对查房医护人员说着感谢的话语。谁也想不到,就在一周前,他才接受了一次心脏换瓣手术,并且是重庆市首例经心尖途径介入人工主动脉瓣膜置入(TAVI)手术。目前,蒲大爷术后身体恢复良好。
蒲大爷是四川南充人,28年前,他因活动后时常感到胸闷、心慌、气急,被诊断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严重受损。当时,在新桥医院心外科成功接受了传统的开胸人工瓣膜置换手术。今年年初,他再次出现同样的症状。到新桥医院复查后发现,心脏另一个瓣膜——主动脉瓣膜也发生了病变,出现了严重的闭合不全。由于担心再次手术的风险较大,而且当时通过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病情,医生建议保守治疗。但到今年10月的时候,蒲大爷自觉症状逐渐加重,药物治疗也不能有效缓解,再次复查发现病情进展很快,心脏已经明显增大,并出现明显的心功能下降,如果再不进行手术治疗,病人可能很快发展为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因为蒲大爷第一次手术去除了心脏周围的保护隔离组织,手术后心脏和胸壁紧密粘连,如果再次开胸行瓣膜置换,手术的风险将会成倍增加;加上蒲大爷还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术后可能出现呼吸功能不全,甚至多脏器功能不全,更加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当医生建议蒲大爷再次手术的时候,他和他的家人不愿意接受常规的开行手术,希望这次能采用微创的手术方式。新桥医院心外科主任肖颖彬教授和心外科专家团队仔细研究他的病情后,考虑采用目前最先进的介入人工主动脉瓣膜置入(TAVI)技术来实现常规瓣膜置换相同的治疗目的。于是,医院专门成立了TAVI心脏手术团队。经过专家团队的仔细评估,最终建议患者行经心尖途径TAVI。这种手术无需正中开胸、无需体外循环、无需心脏停跳,只需在左侧胸壁开一个小口,将一根细长的导管经心尖穿刺送入心腔,在透视定位下释放瓣膜即可完成主动脉瓣置换。
经过周密准备后,重庆市首例经心尖TAVI手术在该院最先进的杂交手术室进行。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耗时仅1个半小时。术后4小时,患者即苏醒并顺利脱离呼吸机,术后第二天就转出重症监护室,术后第三天就能下床活动,术后一周,患者即康复出院。
据了解,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病,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约占3%,80岁以上高龄人群中约占5%。目前,我国至少有30%-50%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没有选择手术,一是因为患者年龄大,并发症多,常规开胸手术风险极高,二是因患者自身的恐惧心理而放弃手术。
肖颖彬介绍,经心尖途径介入人工主动脉瓣膜置入(TAVI)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不再需要开胸及体外循环等优势,能够极大减轻患者痛苦。此技术既可治疗以狭窄为主的主动脉瓣膜病变,也能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国际上都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记者 赵杰昌 通讯员 李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