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71岁外籍院士助力重庆大学打造风洞实验室

2017-12-20 11:04:00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

    田村幸雄,重庆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著名风工程专家、国际风工程协会现任主席。

    田村幸雄教授长期致力于结构风工程研究,其突出学术成就和贡献主要集中在建筑结构风荷载的数学模型、量化和分析,为实现合理的建筑结构抗风设计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建筑结构抗风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他获得过国际风工程学会Davenport奖、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Scanlan奖和Cemark奖以及多项日本国内科技奖项。

    日前,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重庆大学田村幸雄教授当选为外籍院士,引发广泛关注。记者12月19日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71岁的田村幸雄教授研究方向是风,他来重庆工作将助力重庆大学打造风洞实验室。

    老教授到重庆研究“风”

    记者在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见到了田村幸雄院士。他穿着深色西装,头发花白。虽然已71岁高龄,但精神矍铄,待人和善。在翻译的帮助下,田村幸雄教授接受了记者采访。“重庆是山城,这里的风与平原的风肯定不一样,重庆高楼多,对风的研究也必不可少……”,田村幸雄教授告诉记者,他来重庆工作,与重庆大学刚刚启动的风工程·风环境·风资源研究中心有密切关系。

    据了解,重庆大学耗资6000万元的风洞实验室正在修建。风研究中心项目发起人之一,正是田村幸雄教授。“是事业吸引了田村教授。”重庆大学风中心团队成员刘敏老师说,重庆提供的科研条件,以及产业实践的空间,吸引了田村幸雄教授来到重大工作。

    编制抗风减灾技术规范

    风是如何摧毁建筑物的,多大的风力会带来多大的损失?本世纪初,田村幸雄教授在日本就通过多次实验建立了风荷载数据库,并根据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找到了风力和建筑物损坏程度之间的量化关系。

    “我体验过最大的强风,人无法行走,眼睛睁不开,站不住……”田村幸雄教授回忆说,在他的学生时代,自己就经历过风速高达42m/s的强风。

    目前,田村幸雄教授参与编制了我国相关规范,并担任我国龙卷风强度标准制定委员会顾问。

    “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中国,到处是拥有大型屋盖的建筑,它们都需要防风减灾的技术方案。”田村幸雄教授表示,他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杨庆山教授联合有关单位,主持编制了建筑物抗风减灾的相关技术规范。给建筑物作抗风减灾的结构设计,由此成为建筑工程领域一门细分的业务。

    对工作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今年9月,田村幸雄教授第一次来到重庆,并在重庆大学任教。记者了解到,田村幸雄教授对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他每天早晨6点就赶到办公室,工作到深夜才回公寓。他的学生常常在第二天发现,凌晨一两点,老师还在给他们发邮件。

    在教学中,田村幸雄教授非常幽默有趣。一次,他讲课提到尾流时,告诉学生们,大雁飞成“人”字型,是因为后面的大雁可以借助前面大雁遇风产生的尾流,从而省力不少。正在大家点头时,他又考大家,为什么大雁冬天要飞到南方?学生们纷纷摇头。这时,他幽默地说:“因为走过去太远了,所以要飞过去。”

    在科研工作中,不管是词句的推敲,还是图表的制作,甚至是文中每个标点符号的选择,田村幸雄教授都要仔细琢磨,让每篇文章做到最好;从科研方向上科学性的建议,到实验操作上技术性的指导,再到论文写作中文学性的意见,他从各个方面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生活中,他又像一位绅士,非常照顾自己的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总会说起自己读博士时候的故事来鼓励学生。

    “下一步,我想继续去追寻那些致力于实现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新兴和前沿的研究,也会尽力将我所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传播给中国的青年才俊。如果我可以帮助中国年轻的研究者们,让他们拥有一个全球化的视角,会是我极大的荣幸。”田村幸雄教授如是说。(记者 赵杰昌 文/图)

[责任编辑: 沙坪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