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民生实事有成效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办法
华龙网12月27日16时46分讯(记者 冉长军 实习生 杨泽彬 通讯员 胡溢)青山连绵,苍翠欲滴;碧空如洗,河水清澈,绿树掩映中,房屋漂亮别致,道路干净整洁……如今,走进重庆市南川区各个乡村,入目是这一幅幅的美景,曾经的垃圾遍地、乱堆乱放早已不见踪影。
这样的变化源于南川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开展。自该项工作启动以来,从热闹的乡镇到偏远的农村,到处刮起了清洁劲风。新风气带来新改变,生活垃圾有了“家”,村民告别“随手乱扔”陋习,美丽宜居的新农村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生活垃圾有了“家”
12月的一个清晨,连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让大观镇金龙村格外迷人,三三两两的村民搬出板凳坐在院坝里晒着太阳、聊着家常。
“干净、整洁、漂亮,不仅看起舒服,夏天蚊虫都要少点。”谈起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观镇金龙村朱家院子居民何小玲一脸满意,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短短一年村里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在现在的金龙村,每家每户门前都放置着蓝、绿、红三色垃圾桶,每天早上8点,村里的清洁员就会把垃圾清理一遍。村民朱明寿说,“谁家地坝有鸡粪、谁家农具摆放不整齐,下午5点村委会的大喇叭就会点名道姓通报谁。”垃圾有了好去处,村民们也养成了不再随手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村里变得既干净又整洁。
今年,大观片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工,金龙村随之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运模式,农村垃圾统一运送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不只是金龙村,为了让生活垃圾有“家”可归,南川区在完善设施设备上下工夫,为乡镇(街道)配备24辆垃圾收运设施压缩车、52辆勾臂车、180辆机动三轮车、339辆手推车,方便垃圾转运输送;同时,配备937个垃圾箱、13823个垃圾桶、1800个果皮箱等,方便村民扔垃圾;除了在31个乡镇建设了垃圾中转站外,南川区还分片区建设了7个片区生活垃圾压缩站,垃圾收运效率大幅提高。
清运垃圾有人管
李远碧是河图镇中图村的清洁工,每天早上7点不到,她就拿着清扫工具“上岗”了,开始清扫村里的便道、便民服务中心等区域。
中图村党支部书记周祥伦说,以前是垃圾随便倒,倒了没人管,时间一久,到处是垃圾。现在不一样了,村里的垃圾桶多了,每天定时有保洁员清运收集,跟城里人的生活一样。
如今,像李远碧这样的清扫人员在全区每个乡村(社区)都有,除了清运农户收集分类的垃圾外,还要对各村社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日常清扫保洁。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核心问题是“收得起来,运得出去,处理得了”。城镇垃圾多、农村垃圾散。为此,南川区从充实保洁队伍入手。目前,各乡镇(街道)配备农村保洁人员684人,其中463名清扫人员、221名转运人员,初步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由无人管到专人负责的转变,基本保证了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工作的需要。
长效治理有保障
每一天,在南川区环保局生态科科长程岚的手机微信里,一个“南川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群”的微信群特别活跃,哪里有堆积垃圾未处理、垃圾治理前后对比照片等不时在对话框里弹出。
自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来,南川区强化日常监管,分成多个工作组,不定期深入各个村社进行突击检查。为督促乡镇(街道)尽快整改,南川区环保局特意创建了微信工作群,时时将检查结果公布到微信群中。
为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长效机制,南川区制定了《南川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保洁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纳入考核,采取月通报、季考核、巡查暗访、全年垃圾实际收运量与生活垃圾治理率等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开展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巡查暗访并通报。
同时,制定了《南川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保洁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南川区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南川区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南川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宣传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
此外,南川区还创新转运模式,降低设施设备投入和转运成本,整合各乡镇垃圾中转站现有资源,打破以往乡镇垃圾中转站区域界线,采取就近原则,以7个片区生活垃圾压缩站为依托,分7个片区将农村生活垃圾转运至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