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巴渝纪事】潼南打工仔变身"虾老板" 致富不忘众乡亲

来源:华龙网2018-04-19

    华龙网4月19日16时讯(记者 冉长军 通讯员 陈靖)“这些秧苗准备移栽到虾田里,品质好着呢!”尹金友说。

    “耶,老郑,你今天捞的这个虾子有点大哟!”

    “今天运气还可以,大的那几个估计有八九钱重。”

    “这段时间热起来了,每天能捞个10斤我就心满意足了。”

    ……

    4月的一个早晨,在重庆市潼南区寿桥镇花铺村村民尹金友家的院坝里便热闹了起来。一群手提网兜、口袋的村民,从公路对面、坡背后聚拢在一起,等着收购小龙虾的人到来。

一早放上去的虾笼,随便取出来就有五六斤虾。通讯员 陈靖 摄

    “尹总,你还是把房子改造一下嘛,把钱存到银行没得意思!”大家都向尹金友打趣道。自从流转土地养殖小龙虾的面积越来越大,村民们就称呼他为“尹总”。

    其实,众人口中的“尹总”就是尹金友,3年前是一个到处漂起的打工仔。父亲身患重病治疗需要钱,孩子们读书也要花钱,让他只有长年四处奔波,同样免不了债台高筑。

    “那时候真是一天都在想,这苦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哟!”尹金友感叹道。

    2015年,尹金友从外地赶回老家,看望生病的父亲。“我这几年在田里捞小龙虾去卖,一年卖个几千块钱轻轻松松,你不如在家创业,回来养小龙虾安逸得多。”父亲用虚弱又带着祈求的口气劝说。

    尹金友遵从父亲的话,开始搞起了小龙虾养殖。

    以前没出去打工的时候,田里就开始有小龙虾了。闲暇没事,他会挽起裤管到田里捉,那时候两三元一斤的单价,一年“小打小闹”也会卖个千儿八百。

    说干就干!没钱整理土地,就用锄头挖几锄,把田坎整修一下;没钱买虾苗,他就天天在房前的小河沟转悠,硬是靠双手捉来野虾做种虾,扔在田里繁殖,没花一分钱本钱。

    靠着以前当小孩时对小龙虾的了解,以及虚心好学的个性,短短3个月,家里的几亩田都养上了小龙虾。到了卖虾的时节,有时候只有几斤,有时候一二十斤,也能挣个百元乃至几百元的收入。

    看到效益比种庄稼强多了,母亲和妻子也鼎力支持,更让尹金友有了加大养殖规模的信心。

    2017年,他把家门前的这一片水田都承包了过来,总共18亩,共卖了5800多斤虾,总收入达十几万元,且全是现金交易。田里同时栽种的水稻,品质也特别好,没种地的亲戚朋友,他送了不少。收入是实打实的蹭蹭涨,腰包鼓起来了,尹金友走路时腰杆也终于直了起来。

    俗话说,财不露白。但尹金友对养小龙虾赚了钱,一点儿也不避讳。

    “致富不忘众乡亲!”尹金友逢人便发动大家也一起来养虾,技术上他无偿指导,货品也一起销售,价钱透明、买卖公道,让加入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为了方便大家卖虾,尹金友主动联系经销商,每天按时到他家收货。

    “村民们虽然是散户,规模小、产量低,但绝对不准压价哈。”尹金友经常提醒经销商。这样耿直的个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每天早上,叮嘱妻子烧好开水,泡上几杯茶,等待村民们来“赶集”,似乎成了每天最期待的事。

    大户确实是大户。妻子吴兴芬拿出账本,记者看到:4月8日这天早上,他家卖了33斤虾,大虾35元的单价,小一点的25元,收入950元;赵泽普家卖了3.4斤,吴泽国家卖了3.4斤,尹容中家卖了6.3斤,张胜海家卖了11斤……

    厚厚的几个账本,记载了村民们卖虾流水账。通过养殖小龙虾,村民们也逐步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致富不忘众乡亲!尹金友说到了,也做到了。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巴渝纪事】潼南打工仔变身"虾老板" 致富不忘众乡亲

2018-04-19 16:36:02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4月19日16时讯(记者 冉长军 通讯员 陈靖)“这些秧苗准备移栽到虾田里,品质好着呢!”尹金友说。

    “耶,老郑,你今天捞的这个虾子有点大哟!”

    “今天运气还可以,大的那几个估计有八九钱重。”

    “这段时间热起来了,每天能捞个10斤我就心满意足了。”

    ……

    4月的一个早晨,在重庆市潼南区寿桥镇花铺村村民尹金友家的院坝里便热闹了起来。一群手提网兜、口袋的村民,从公路对面、坡背后聚拢在一起,等着收购小龙虾的人到来。

一早放上去的虾笼,随便取出来就有五六斤虾。通讯员 陈靖 摄

    “尹总,你还是把房子改造一下嘛,把钱存到银行没得意思!”大家都向尹金友打趣道。自从流转土地养殖小龙虾的面积越来越大,村民们就称呼他为“尹总”。

    其实,众人口中的“尹总”就是尹金友,3年前是一个到处漂起的打工仔。父亲身患重病治疗需要钱,孩子们读书也要花钱,让他只有长年四处奔波,同样免不了债台高筑。

    “那时候真是一天都在想,这苦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哟!”尹金友感叹道。

    2015年,尹金友从外地赶回老家,看望生病的父亲。“我这几年在田里捞小龙虾去卖,一年卖个几千块钱轻轻松松,你不如在家创业,回来养小龙虾安逸得多。”父亲用虚弱又带着祈求的口气劝说。

    尹金友遵从父亲的话,开始搞起了小龙虾养殖。

    以前没出去打工的时候,田里就开始有小龙虾了。闲暇没事,他会挽起裤管到田里捉,那时候两三元一斤的单价,一年“小打小闹”也会卖个千儿八百。

    说干就干!没钱整理土地,就用锄头挖几锄,把田坎整修一下;没钱买虾苗,他就天天在房前的小河沟转悠,硬是靠双手捉来野虾做种虾,扔在田里繁殖,没花一分钱本钱。

    靠着以前当小孩时对小龙虾的了解,以及虚心好学的个性,短短3个月,家里的几亩田都养上了小龙虾。到了卖虾的时节,有时候只有几斤,有时候一二十斤,也能挣个百元乃至几百元的收入。

    看到效益比种庄稼强多了,母亲和妻子也鼎力支持,更让尹金友有了加大养殖规模的信心。

    2017年,他把家门前的这一片水田都承包了过来,总共18亩,共卖了5800多斤虾,总收入达十几万元,且全是现金交易。田里同时栽种的水稻,品质也特别好,没种地的亲戚朋友,他送了不少。收入是实打实的蹭蹭涨,腰包鼓起来了,尹金友走路时腰杆也终于直了起来。

    俗话说,财不露白。但尹金友对养小龙虾赚了钱,一点儿也不避讳。

    “致富不忘众乡亲!”尹金友逢人便发动大家也一起来养虾,技术上他无偿指导,货品也一起销售,价钱透明、买卖公道,让加入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为了方便大家卖虾,尹金友主动联系经销商,每天按时到他家收货。

    “村民们虽然是散户,规模小、产量低,但绝对不准压价哈。”尹金友经常提醒经销商。这样耿直的个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每天早上,叮嘱妻子烧好开水,泡上几杯茶,等待村民们来“赶集”,似乎成了每天最期待的事。

    大户确实是大户。妻子吴兴芬拿出账本,记者看到:4月8日这天早上,他家卖了33斤虾,大虾35元的单价,小一点的25元,收入950元;赵泽普家卖了3.4斤,吴泽国家卖了3.4斤,尹容中家卖了6.3斤,张胜海家卖了11斤……

    厚厚的几个账本,记载了村民们卖虾流水账。通过养殖小龙虾,村民们也逐步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致富不忘众乡亲!尹金友说到了,也做到了。

[责任编辑: 马小菁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