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巴南"60后农民"石崇伦的多彩人生:弃百万生意返乡创业 举债千万守护青山

来源:华龙网2018-04-20

    华龙网4月20日9时讯(首席记者 赵铁琥 通讯员 袁启芳)“来来来,帮我照张相嘛。”“好漂亮哦,这个红枫好好看哟。”近日,在重庆市巴南区南彭街道水竹村南湖多彩植物园,记者看到园内的2万多株红枫竞相绽放,一群群慕名结伴前来欣赏美景的游客点缀其中,颇为壮观。看着眼前的一切,你一定想不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个杂草丛生的荒凉山头。而如今的变化,全部缘于一位回乡创业的“巴南60后农民”——石崇伦。

变荒山为“金山”的石崇伦。巴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石崇伦对山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缘,置身森林,与花鸟为伴,是他从小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身家千万的他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了城里优越的生活回到乡下,每天和树苗、泥土打交道。2年来,他在1000亩的荒山上植树种花、架桥修路,让昔日草木稀疏的荒山变成了花木繁茂、游人如织的“金山银山”。

    带着乡愁 放弃百万生意回乡“开山”

    “上周末我们这来了20000多个游客,车多得不得了,有成都来的,还有贵州的,热闹得很。”提起南湖多彩植物园现在大受欢迎,游客纷纷慕名前来赏花的情形,石崇伦十分兴奋。

    现年49岁的石崇伦的是土生土长的南彭街道水竹村人。在乡亲们眼里,他是个“能耐人”:从事苗木生意二十多年,专业技术扎实,在苗木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2015年时,摸爬滚打25年的他,资产已达六千万元,年收入近600万元。

    事业做大了,有了一定资金实力的石崇伦,又开始琢磨新事情。“小时候家里太穷,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现在很多乡亲们因为生活所迫,都外出打工了。以前到处串门吃百家饭的温馨景象再也找不到了。想到这,我总觉得应该回到家乡做点什么……”

    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就在石崇伦琢磨新项目时,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石崇伦来到老家的后山上,看到曾经肥沃的土地竟荒草成片,荆棘丛生,这让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他心疼不已。

村民卢开芳在多彩植物园内的草莓摊。巴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刚开始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我,支持我。母亲、老婆和孩子们都不理解,都说我好好的城里不住,非要跑到荒山上种树,投资大还看不到前景。就连周围村子里的乡亲邻里们也嘲笑我是个‘傻子’。”石崇伦回忆说。是呀,一年收入几百万,在城里有车有房,放着好日子不过,却非要到山里种树,这在谁看来都是不可理解的“傻事”。但石崇伦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毅然放弃稳扎稳打的苗木生意,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回到村里流转下1000亩荒山,正式开始“开山造林”。

    站在山前, 石崇伦也向记者袒露了心扉:“我从小就喜欢种树,喜欢在山上玩耍。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在家造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山上树高草绿、鸟语花香,园里还有小时候一起生活的乡亲们,个个生活富足。如今,有了这片山,我就能圆梦了。”

    不改初心 四处筹钱坚持“护山”

    2016年6月,流转下荒山后,石崇伦就开始了植树圆梦的艰辛历程。然而,承包下来的荒山上,水不通、电不通、路不通,周围人烟稀少,但这一切并没有难倒他。他背上锅碗瓢盆,开山修路、栽种果树、挖渠引水,一天要干10多个小时,几个月吃住在山里,把山当成了家。

    这一年,他种植了1万多棵红枫,一心盼着能有个好收获,但没想到2017年的试营业,就给了他当头一棒。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红枫品种选择不对,园区配套不够等原因,生意惨淡的不得不关园。一年的心血几乎白费,石崇伦伤心地哭了。

    “孩子,我们都是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你就不要再折腾了,找他人借的都是债啊。”“爸爸,您都这么大年纪了,就不要再奔波辛苦了,以后的生活就交给我们吧。”2017年,石崇伦已经花光了20多年省吃俭用存下来的所有积蓄,面对80岁老母亲陈国芳和女儿石薇伽的劝阻,一向自信的石崇伦开始吃不下,睡不着了。

    “难道真是自己选错了路?是咬牙继续走下去,还是关园歇业就此收手?”就在石崇伦一筹莫展时,水竹村党支部书记朱宗碧前来当起了说客。朱宗碧说:“老石啊,建设一个公园不仅需要过硬的森林管护技术,更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项目走弯路只是暂时的,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我们村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你一定要有信心。”

    经过深思熟虑,石崇伦觉得开工没有回头箭。就这样,他决定从哪儿跌倒的就从哪儿爬起来。他开始亲自上门找亲朋好友做思想工作,并毅然将自己在南坪的房产,门面全部抵押到银行,筹集到4000万元再次投入到园区建设。

南彭多彩植物园。巴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2017年是我压力最大的一年,承包荒山后,我把多年的积蓄全部投了进去,分文没有收回来。后来又因经营不善,不得不四处借债。”回忆起往事,石崇伦至今还有些心酸。“当时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不理解,如果不是咬咬牙坚持下来,早就没有眼前的这片森林了。”

    石崇伦把生命融进了绿色,把“梦想”种上了荒山。“家里什么事情我都顾不上管,全靠家人的支持,有了他们做后盾,我才能走到今天。”石崇伦说。

    如今,两年过去了,成片成片的红枫似晚霞一般铺满山头,将曾经荒凉的土地映衬的生机勃勃。“现在我们已经栽种日本红枫1000亩,20多万株多头玫瑰的七色花田,还建有登山步道和公园环道,辟有露营草地,游客在观叶、赏花、休闲、健身、垂钓之余,还可以在山下南湖湾农家乐用餐休憩,享受美好时光。”石崇伦自豪地说。

    回报乡亲 誓把荒山变“金山”

    荒山变绿了,项目盈利了,石崇伦又富了,但他没有忘记与他并肩作战的乡亲们。在石崇伦的多彩植物园里,每天都能看到几十个工人不停地忙活。据石崇伦介绍,现在园区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务工的机会,基地里的员工都是附近的农户,长期用工的有90多人,临时工则有200人,他们可以根据时间选择工作种类,工作期间公司还为员工们提供餐食。

    石崇伦说,“回乡创业除了在外漂着实在不稳定、看着老家土地荒废不忍心以外,还可以带动周围的乡亲们致富。现在我们这里来参观的游客数量已经超越了早前的预估,我相信,在娱乐设施完善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游客来这儿游玩,乡亲们也会有更多收入。”

    “老板,我要两斤草莓”“老板,我要两斤竹笋”在南湖多彩植物园内,村民卢开芳的草莓摊前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客人。“有了多彩植物园,我们的草莓因为货量不足,都开始愁销售了。现在草莓单单在园区都不够卖。”卢开芳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去年开始不再外出打工,在家轮种了10亩草莓和蔬菜。“初步估算,今年我们的收入能有十多万元,还能在家照顾老人小孩,真是太好了。”

    面貌的变化,也带动了村民们观念的变化。如今,像卢开芳这样,外出打工又“回流”到家门口就业的青壮年越来越多。水竹村党支部书记朱宗碧说,随着本地经济的发展,连那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开始回来在家门口创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水竹村周围已陆续发展40家农家乐,60余名村民返乡创业。昔日萧条的村庄恢复了生机,逐渐热火起来。

    “现在周末平均有2万游客。3月17日开园以来,园区已接待近20万人次。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后,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了!”谈到今后的发展,石崇伦告诉记者,现在多彩植物园正在完善基础娱乐设施、提升接待能力,建成集办公室、KTV、咖啡厅、小卖部、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活动中心,整体为木建构设计,大方整洁。其他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提升,将会为以后来烧烤、野营的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他说:“等明年枫叶再红时,相信这里将又是一番风景。”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巴南"60后农民"石崇伦的多彩人生:弃百万生意返乡创业 举债千万守护青山

2018-04-20 10:22:4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4月20日9时讯(首席记者 赵铁琥 通讯员 袁启芳)“来来来,帮我照张相嘛。”“好漂亮哦,这个红枫好好看哟。”近日,在重庆市巴南区南彭街道水竹村南湖多彩植物园,记者看到园内的2万多株红枫竞相绽放,一群群慕名结伴前来欣赏美景的游客点缀其中,颇为壮观。看着眼前的一切,你一定想不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个杂草丛生的荒凉山头。而如今的变化,全部缘于一位回乡创业的“巴南60后农民”——石崇伦。

变荒山为“金山”的石崇伦。巴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石崇伦对山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缘,置身森林,与花鸟为伴,是他从小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身家千万的他不顾家人反对,放弃了城里优越的生活回到乡下,每天和树苗、泥土打交道。2年来,他在1000亩的荒山上植树种花、架桥修路,让昔日草木稀疏的荒山变成了花木繁茂、游人如织的“金山银山”。

    带着乡愁 放弃百万生意回乡“开山”

    “上周末我们这来了20000多个游客,车多得不得了,有成都来的,还有贵州的,热闹得很。”提起南湖多彩植物园现在大受欢迎,游客纷纷慕名前来赏花的情形,石崇伦十分兴奋。

    现年49岁的石崇伦的是土生土长的南彭街道水竹村人。在乡亲们眼里,他是个“能耐人”:从事苗木生意二十多年,专业技术扎实,在苗木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2015年时,摸爬滚打25年的他,资产已达六千万元,年收入近600万元。

    事业做大了,有了一定资金实力的石崇伦,又开始琢磨新事情。“小时候家里太穷,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现在很多乡亲们因为生活所迫,都外出打工了。以前到处串门吃百家饭的温馨景象再也找不到了。想到这,我总觉得应该回到家乡做点什么……”

    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就在石崇伦琢磨新项目时,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石崇伦来到老家的后山上,看到曾经肥沃的土地竟荒草成片,荆棘丛生,这让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他心疼不已。

村民卢开芳在多彩植物园内的草莓摊。巴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刚开始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我,支持我。母亲、老婆和孩子们都不理解,都说我好好的城里不住,非要跑到荒山上种树,投资大还看不到前景。就连周围村子里的乡亲邻里们也嘲笑我是个‘傻子’。”石崇伦回忆说。是呀,一年收入几百万,在城里有车有房,放着好日子不过,却非要到山里种树,这在谁看来都是不可理解的“傻事”。但石崇伦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毅然放弃稳扎稳打的苗木生意,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回到村里流转下1000亩荒山,正式开始“开山造林”。

    站在山前, 石崇伦也向记者袒露了心扉:“我从小就喜欢种树,喜欢在山上玩耍。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在家造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山上树高草绿、鸟语花香,园里还有小时候一起生活的乡亲们,个个生活富足。如今,有了这片山,我就能圆梦了。”

    不改初心 四处筹钱坚持“护山”

    2016年6月,流转下荒山后,石崇伦就开始了植树圆梦的艰辛历程。然而,承包下来的荒山上,水不通、电不通、路不通,周围人烟稀少,但这一切并没有难倒他。他背上锅碗瓢盆,开山修路、栽种果树、挖渠引水,一天要干10多个小时,几个月吃住在山里,把山当成了家。

    这一年,他种植了1万多棵红枫,一心盼着能有个好收获,但没想到2017年的试营业,就给了他当头一棒。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红枫品种选择不对,园区配套不够等原因,生意惨淡的不得不关园。一年的心血几乎白费,石崇伦伤心地哭了。

    “孩子,我们都是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你就不要再折腾了,找他人借的都是债啊。”“爸爸,您都这么大年纪了,就不要再奔波辛苦了,以后的生活就交给我们吧。”2017年,石崇伦已经花光了20多年省吃俭用存下来的所有积蓄,面对80岁老母亲陈国芳和女儿石薇伽的劝阻,一向自信的石崇伦开始吃不下,睡不着了。

    “难道真是自己选错了路?是咬牙继续走下去,还是关园歇业就此收手?”就在石崇伦一筹莫展时,水竹村党支部书记朱宗碧前来当起了说客。朱宗碧说:“老石啊,建设一个公园不仅需要过硬的森林管护技术,更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项目走弯路只是暂时的,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我们村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你一定要有信心。”

    经过深思熟虑,石崇伦觉得开工没有回头箭。就这样,他决定从哪儿跌倒的就从哪儿爬起来。他开始亲自上门找亲朋好友做思想工作,并毅然将自己在南坪的房产,门面全部抵押到银行,筹集到4000万元再次投入到园区建设。

南彭多彩植物园。巴南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2017年是我压力最大的一年,承包荒山后,我把多年的积蓄全部投了进去,分文没有收回来。后来又因经营不善,不得不四处借债。”回忆起往事,石崇伦至今还有些心酸。“当时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不理解,如果不是咬咬牙坚持下来,早就没有眼前的这片森林了。”

    石崇伦把生命融进了绿色,把“梦想”种上了荒山。“家里什么事情我都顾不上管,全靠家人的支持,有了他们做后盾,我才能走到今天。”石崇伦说。

    如今,两年过去了,成片成片的红枫似晚霞一般铺满山头,将曾经荒凉的土地映衬的生机勃勃。“现在我们已经栽种日本红枫1000亩,20多万株多头玫瑰的七色花田,还建有登山步道和公园环道,辟有露营草地,游客在观叶、赏花、休闲、健身、垂钓之余,还可以在山下南湖湾农家乐用餐休憩,享受美好时光。”石崇伦自豪地说。

    回报乡亲 誓把荒山变“金山”

    荒山变绿了,项目盈利了,石崇伦又富了,但他没有忘记与他并肩作战的乡亲们。在石崇伦的多彩植物园里,每天都能看到几十个工人不停地忙活。据石崇伦介绍,现在园区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务工的机会,基地里的员工都是附近的农户,长期用工的有90多人,临时工则有200人,他们可以根据时间选择工作种类,工作期间公司还为员工们提供餐食。

    石崇伦说,“回乡创业除了在外漂着实在不稳定、看着老家土地荒废不忍心以外,还可以带动周围的乡亲们致富。现在我们这里来参观的游客数量已经超越了早前的预估,我相信,在娱乐设施完善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游客来这儿游玩,乡亲们也会有更多收入。”

    “老板,我要两斤草莓”“老板,我要两斤竹笋”在南湖多彩植物园内,村民卢开芳的草莓摊前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客人。“有了多彩植物园,我们的草莓因为货量不足,都开始愁销售了。现在草莓单单在园区都不够卖。”卢开芳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去年开始不再外出打工,在家轮种了10亩草莓和蔬菜。“初步估算,今年我们的收入能有十多万元,还能在家照顾老人小孩,真是太好了。”

    面貌的变化,也带动了村民们观念的变化。如今,像卢开芳这样,外出打工又“回流”到家门口就业的青壮年越来越多。水竹村党支部书记朱宗碧说,随着本地经济的发展,连那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开始回来在家门口创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水竹村周围已陆续发展40家农家乐,60余名村民返乡创业。昔日萧条的村庄恢复了生机,逐渐热火起来。

    “现在周末平均有2万游客。3月17日开园以来,园区已接待近20万人次。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后,我们的发展信心更足了!”谈到今后的发展,石崇伦告诉记者,现在多彩植物园正在完善基础娱乐设施、提升接待能力,建成集办公室、KTV、咖啡厅、小卖部、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活动中心,整体为木建构设计,大方整洁。其他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提升,将会为以后来烧烤、野营的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他说:“等明年枫叶再红时,相信这里将又是一番风景。”

[责任编辑: 马小菁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