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丰都县包鸾镇:飞仙洞村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带动全村脱贫

来源:华龙网2018-08-08

    华龙网8月8日9时52分讯(通讯员 郎克志)近年来,重庆市丰都包鸾镇飞仙洞村立足村情,锁定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带动全村脱贫。目前,产业路、山坪塘等基础设施不断夯实,肉牛产业稳步发展,乡村旅游蓬勃兴起,村民正逐步实现脱贫致富。近日,笔者对该村脱贫致富状况进行了采访。

    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飞仙洞村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产业路、社道路和便民路都进行了硬化。人畜饮水问题也得到了根本解决。

    “现在,我们回家的公路不再坑坑洼洼的了,公路边也安装了防护栏,比以前安全多了!”飞仙洞村1组村民涂永福告诉笔者,原来,飞仙洞村2组到1组的道路是他回家的毕竟之路,路况不好,路边的高坡行车也不安全。

    涂永福的感受代表了该村的很多村民的想法。据飞仙洞村主任涂永明介绍,近年来,该村的道路交通变化很大,村里每个组都硬化了公路,大院子都通了硬化路。在1、5、6组硬化了12.7公里4.5米宽的产业路;在3组硬化了宽3米的社道路;在2、3、4、5组硬化了12公里便民路;拓宽硬化了12公里道路。同时,给所有拓宽路都安装了防护栏。

    除了道路以外,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目前,该村已建1万立方米的山坪塘2口,整治山坪塘6口,新建山坪塘3口,新建人畜饮水池4口,还将修建山坪塘3口。

    “基础设施的配套直接关系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村在脱贫攻坚决战中,优先解决交通、人饮等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破解了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该党支部书记彭瑞华告诉笔者。

    肉牛产业稳步发展

    飞仙洞村自2002年开始,就准备利用当地高山草地草坡,发展肉牛产业,存进村民增收。如今,该村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发展肉牛养殖取得了较好成效。

    “2002年后,飞仙洞村引入了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等8个优良品种,与本地黄牛实行人工冻配杂交,筛选出了适宜杂交的4种组合。再通过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培育出了一批肉牛小牛犊。” 涂永明说,这种肉牛品质好,有市场,而且从小牛犊长成上千斤的成品牛仅需8个月,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村民收益。

    2010年,张升鱼联合曾报昌等7家人,共同投资28万元,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庭院牧场”,一次可以饲养300多头肉牛。如今,该庭院牧场年纯收入100万元。2011年,张升鱼成立了“丰都县雁塘湾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2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进行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售卖成品、一起牵着牛儿奔小康。该合作社现年纯收入200多万元,每户年增收10多万元。

    除了卖牛的收入,牛粪、牛尿也变废为宝,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该村2组村民曾报昌说,牛粪、牛尿可以制成沼气,可供农户的生活需要,能有效解决肉牛粪尿问题,实现能量高效转化和物资高效利用。牛粪产生的有机肥大多用作了种植药材、树木、花草等的底肥。。

    目前,飞仙洞村成为了肉牛村。该村40头以上的大户有12户,200头以上的有1户,10头以上的养殖户有60余户,20头以上的已超20户。

    乡村旅游蓬勃兴起

    立足生态重长远,以点带面,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正在打造的石里红枫现代乡村文旅产业综合体,对于带动飞仙洞村乡村旅游发展,帮助村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去年,包鸾镇引进旅游开发公司,在飞仙洞村1组大力打造石里红枫现代乡村文旅产业综合体。该地方海拔1200米左右,离县城29公里,毗邻涪陵白鹿度假区,是丰都和涪陵城区的最佳辐射区之一,打造乡村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在飞仙洞村1组,笔者看到,项目地里公路四通八达,花草树木有序地分布在不同地块,颜色各异,错落有致。

    “该项目地植被丰茂,有溶洞天坑石林景观,有二路红军游击队宣誓遗址。还将打造农家乐公园、勇敢者公园、红军体验广场、爱情公园、红枫林度假区、红枫林露营地等。”彭瑞华说,该项目打造目标是以花卉苗木及名优水果种植为特色。目前,已经栽树16万株,新修山坪塘9口。

    “我们在这里务工的人每天都有10多个,男的70元1天,女的60元1天。挖山坪塘的辛苦些,就120元1天。我们在家门口就业,照顾家庭和挣钱两不误,我们很满意了。”在该项目基地务工的该村村民周永奎告诉笔者,在这里务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有的家庭还有土地流转费。另外,旅游搞起来后,除了可以在这里务工外,还可以搞农家乐、卖农产品,从而实现增收。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丰都县包鸾镇:飞仙洞村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带动全村脱贫

2018-08-08 09:54:27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8月8日9时52分讯(通讯员 郎克志)近年来,重庆市丰都包鸾镇飞仙洞村立足村情,锁定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带动全村脱贫。目前,产业路、山坪塘等基础设施不断夯实,肉牛产业稳步发展,乡村旅游蓬勃兴起,村民正逐步实现脱贫致富。近日,笔者对该村脱贫致富状况进行了采访。

    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飞仙洞村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产业路、社道路和便民路都进行了硬化。人畜饮水问题也得到了根本解决。

    “现在,我们回家的公路不再坑坑洼洼的了,公路边也安装了防护栏,比以前安全多了!”飞仙洞村1组村民涂永福告诉笔者,原来,飞仙洞村2组到1组的道路是他回家的毕竟之路,路况不好,路边的高坡行车也不安全。

    涂永福的感受代表了该村的很多村民的想法。据飞仙洞村主任涂永明介绍,近年来,该村的道路交通变化很大,村里每个组都硬化了公路,大院子都通了硬化路。在1、5、6组硬化了12.7公里4.5米宽的产业路;在3组硬化了宽3米的社道路;在2、3、4、5组硬化了12公里便民路;拓宽硬化了12公里道路。同时,给所有拓宽路都安装了防护栏。

    除了道路以外,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目前,该村已建1万立方米的山坪塘2口,整治山坪塘6口,新建山坪塘3口,新建人畜饮水池4口,还将修建山坪塘3口。

    “基础设施的配套直接关系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村在脱贫攻坚决战中,优先解决交通、人饮等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破解了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该党支部书记彭瑞华告诉笔者。

    肉牛产业稳步发展

    飞仙洞村自2002年开始,就准备利用当地高山草地草坡,发展肉牛产业,存进村民增收。如今,该村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发展肉牛养殖取得了较好成效。

    “2002年后,飞仙洞村引入了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等8个优良品种,与本地黄牛实行人工冻配杂交,筛选出了适宜杂交的4种组合。再通过人工授精繁殖技术,培育出了一批肉牛小牛犊。” 涂永明说,这种肉牛品质好,有市场,而且从小牛犊长成上千斤的成品牛仅需8个月,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村民收益。

    2010年,张升鱼联合曾报昌等7家人,共同投资28万元,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庭院牧场”,一次可以饲养300多头肉牛。如今,该庭院牧场年纯收入100万元。2011年,张升鱼成立了“丰都县雁塘湾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2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进行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售卖成品、一起牵着牛儿奔小康。该合作社现年纯收入200多万元,每户年增收10多万元。

    除了卖牛的收入,牛粪、牛尿也变废为宝,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该村2组村民曾报昌说,牛粪、牛尿可以制成沼气,可供农户的生活需要,能有效解决肉牛粪尿问题,实现能量高效转化和物资高效利用。牛粪产生的有机肥大多用作了种植药材、树木、花草等的底肥。。

    目前,飞仙洞村成为了肉牛村。该村40头以上的大户有12户,200头以上的有1户,10头以上的养殖户有60余户,20头以上的已超20户。

    乡村旅游蓬勃兴起

    立足生态重长远,以点带面,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正在打造的石里红枫现代乡村文旅产业综合体,对于带动飞仙洞村乡村旅游发展,帮助村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去年,包鸾镇引进旅游开发公司,在飞仙洞村1组大力打造石里红枫现代乡村文旅产业综合体。该地方海拔1200米左右,离县城29公里,毗邻涪陵白鹿度假区,是丰都和涪陵城区的最佳辐射区之一,打造乡村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在飞仙洞村1组,笔者看到,项目地里公路四通八达,花草树木有序地分布在不同地块,颜色各异,错落有致。

    “该项目地植被丰茂,有溶洞天坑石林景观,有二路红军游击队宣誓遗址。还将打造农家乐公园、勇敢者公园、红军体验广场、爱情公园、红枫林度假区、红枫林露营地等。”彭瑞华说,该项目打造目标是以花卉苗木及名优水果种植为特色。目前,已经栽树16万株,新修山坪塘9口。

    “我们在这里务工的人每天都有10多个,男的70元1天,女的60元1天。挖山坪塘的辛苦些,就120元1天。我们在家门口就业,照顾家庭和挣钱两不误,我们很满意了。”在该项目基地务工的该村村民周永奎告诉笔者,在这里务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有的家庭还有土地流转费。另外,旅游搞起来后,除了可以在这里务工外,还可以搞农家乐、卖农产品,从而实现增收。

[责任编辑: 李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