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接龙镇:稻鳅共生两相欢 收益达到传统模式的四五倍以上
导航

巴南区接龙镇:稻鳅共生两相欢 收益达到传统模式的四五倍以上

来源:华龙网2018-09-07

稿件详细内容查看

华龙网9月7日11时40分讯(通讯员 张英)“咱们这稻鳅田绝对是个宝,无农药无化肥无污染,种出来的稻米有一点糯,带回味的甘甜;泥鳅也是个个肥美,欢迎大家来订购品尝!”近日,巴南区接龙镇自力村稻家鳅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喻梅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将稻谷和泥鳅卖得更好,她也学着网络达人,在自己的微信里开起了网络直播。

“咱们的所有稻谷都是人工收割,秋日的太阳将稻谷晒得黄澄澄的,用风车吹去谷屑后入仓储存。”“稻米8元一斤,20斤起卖,一次性订100斤以上每斤只要6元,并且送货到家。”在喻梅的优质“广告”吸引下,不少喜爱的朋友纷纷购买起来。

“今年,我们合作社收获稻谷两万多斤,价格6至8元一斤;预计收入泥鳅18000多斤,预计价格20元一斤。相比传统种养模式,收益翻了好几番,相当不错!”喻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就拿自家合作社近100亩的地打比方,传统模式每亩收入1500元左右,而稻鳅模式最低都会达到7000元一亩,收入上升了四五倍以上。这样的养殖方式,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

说起稻鳅养殖,喻梅是头头是道。“上半年秧苗栽了定根后,等农历五月端午水涨过后,就可以投苗。”喻梅说,每年五月都有一次大暴雨,必须等暴雨之后投苗。因为,一旦防逃设施没做好,一遇暴雨泥鳅很容易跑掉。“使用农药会导致泥鳅中毒死亡,所以我们完全是纯天然喂养。”喻梅介绍道。

在接龙镇,像这样稻鳅养殖的情况比比皆是。“据我所知,马路村有30亩左右,关塘村8亩,自力村共120多亩,我们合作社就有近100亩,几乎占了村里的80%。”喻梅表示,其实跟很多人一样,就是看到农村撂荒地太多,如果不能利用起来不免觉得可惜。

原来,喻梅本是某银行的一位负责人,从去年起,接龙镇政府倡议群众采用“稻+N”生态种养模式,并对这样的农田给予补贴。她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响应倡议,承包了土地开展稻鳅田种养殖。因为丈夫是新湾村本土的大学生,又是淡水渔业专业毕业,有着丰富的经验,还有农技站的专业技术指导,她的第一次创业结果还不错。

“我们村有两三个合作社比较落后,贫困户、低保户有好几户。咱们的稻鳅养殖发展起来,周边的农户觉得有前景也会加入进来,发展养殖的积极性。”喻梅说,怎么利用农村土地,带动农民致富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现在,咱们的泥鳅开始陆陆续续销售了500斤,稻谷也卖了2000多斤,余量充足,欢迎大家选购!”喻梅乐不可支地说道,今年的收成虽然离接龙镇政府所提的‘每亩万元’仍有一定差距,但相信明年肯定会更好!

合作社负责人喻梅在为泥鳅称重。张英 摄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巴南区接龙镇:稻鳅共生两相欢 收益达到传统模式的四五倍以上

2018-09-07 12:05:00 来源: 0 条评论

稿件详细内容查看

华龙网9月7日11时40分讯(通讯员 张英)“咱们这稻鳅田绝对是个宝,无农药无化肥无污染,种出来的稻米有一点糯,带回味的甘甜;泥鳅也是个个肥美,欢迎大家来订购品尝!”近日,巴南区接龙镇自力村稻家鳅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喻梅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将稻谷和泥鳅卖得更好,她也学着网络达人,在自己的微信里开起了网络直播。

“咱们的所有稻谷都是人工收割,秋日的太阳将稻谷晒得黄澄澄的,用风车吹去谷屑后入仓储存。”“稻米8元一斤,20斤起卖,一次性订100斤以上每斤只要6元,并且送货到家。”在喻梅的优质“广告”吸引下,不少喜爱的朋友纷纷购买起来。

“今年,我们合作社收获稻谷两万多斤,价格6至8元一斤;预计收入泥鳅18000多斤,预计价格20元一斤。相比传统种养模式,收益翻了好几番,相当不错!”喻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就拿自家合作社近100亩的地打比方,传统模式每亩收入1500元左右,而稻鳅模式最低都会达到7000元一亩,收入上升了四五倍以上。这样的养殖方式,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

说起稻鳅养殖,喻梅是头头是道。“上半年秧苗栽了定根后,等农历五月端午水涨过后,就可以投苗。”喻梅说,每年五月都有一次大暴雨,必须等暴雨之后投苗。因为,一旦防逃设施没做好,一遇暴雨泥鳅很容易跑掉。“使用农药会导致泥鳅中毒死亡,所以我们完全是纯天然喂养。”喻梅介绍道。

在接龙镇,像这样稻鳅养殖的情况比比皆是。“据我所知,马路村有30亩左右,关塘村8亩,自力村共120多亩,我们合作社就有近100亩,几乎占了村里的80%。”喻梅表示,其实跟很多人一样,就是看到农村撂荒地太多,如果不能利用起来不免觉得可惜。

原来,喻梅本是某银行的一位负责人,从去年起,接龙镇政府倡议群众采用“稻+N”生态种养模式,并对这样的农田给予补贴。她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响应倡议,承包了土地开展稻鳅田种养殖。因为丈夫是新湾村本土的大学生,又是淡水渔业专业毕业,有着丰富的经验,还有农技站的专业技术指导,她的第一次创业结果还不错。

“我们村有两三个合作社比较落后,贫困户、低保户有好几户。咱们的稻鳅养殖发展起来,周边的农户觉得有前景也会加入进来,发展养殖的积极性。”喻梅说,怎么利用农村土地,带动农民致富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现在,咱们的泥鳅开始陆陆续续销售了500斤,稻谷也卖了2000多斤,余量充足,欢迎大家选购!”喻梅乐不可支地说道,今年的收成虽然离接龙镇政府所提的‘每亩万元’仍有一定差距,但相信明年肯定会更好!

合作社负责人喻梅在为泥鳅称重。张英 摄
[责任编辑: 李淼]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