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南天湖镇:村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收入稳步增长
导航

丰都南天湖镇:村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收入稳步增长

来源:华龙网2018-09-17
清脆李长势良好。通讯员 郎克志 摄

华龙网9月17日16时讯(通讯员 郎克志)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重庆市丰都县南天湖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硬化村道公路,整修新修泥结石路,实施人行便道,新建或者整修水利设施,有效地解决了村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用水等问题。同时,大力发展产业,村民收入得以稳步增长。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南天湖镇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15.1万元,硬化村道公路19.5公里,整修新修泥结石路24公里,实施人行便道53.9公里;新修7口水池,可供蓄水6000余立方米;“四好农村公路”100余公里已完工50%;村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用水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9月13日,笔者在南天湖镇小安溪村5社看到,筑路工人正在把刚倾倒在公路上的混泥土铺平、压实。“我们社地势很陡,以前出行很不方便,遇到下雨天和下雪天,车子根本无法通行。”该4社村民陈何朝告诉笔者,正在硬化的公路属于四好农村公路。现在的公路坡度也不像原来那样大,修好后,车子行驶方便多了。饮水问题的解决,也给该村村民带了福音。当天,笔者在该村看到,该村新建的两口水池都蓄满了水,水管都安装到了村民的家里。该村1社村民简红平告诉笔者,“以前用水造孽得很”,用水都要到下面河里去挑,往返需要一个半小时, 遇到雨雪天气更恼火了。现在,用水问题解决了,村民都很高兴。

据该村主任罗玉平介绍,该村是全镇距离场镇最远,地理条件最差的村。该村山高坡陡,海拔高度位于900—1500米,大部分都是坡地,交通和水源条件都较差。现在,该村即将实现社社通,便民路也修到了大院子。引来泉水修建2口蓄水池后,村民的饮水问题也得到了根本解决。其它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较大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明显好转。

小安溪村的基础设施的改善只是全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一个缩影。其余几个原先条件较差的厂天坝、义合、鹿山等村,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很大改善。据了解,该镇公路已经实现社社通,人畜饮水基本解决。明年还将实施人行便道393.43公里,整修蓄水池38口、渠道11条、山坪塘3口,新建水厂2座、7000立方山坪塘1口,安装管道5.1公里。

发展产业助农增收

丰都县各级、各部门在南天湖镇累计投入产业项目资金932.4万元(包括产业配套的基础设施),实施产业项目13个,使该镇产业得到极大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业和农村面貌显著改善。现在,该镇每个村都有帮助村民实现增收的产业。

2016年10月,该镇三汇村引进了具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丰都县茂民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90多万元来发展此产业,率先在该社区7组建立了400多亩青脆李种植示范基地。

据村民张德权介绍,在7组示范种植成功后,合作社又在该社区6组流转土地600亩,栽种上了青脆李树苗。为了获得更大效益,今年,合作社在7组的示范基地的树苗下套种海椒,在6组的树苗下套种了蔬菜。

笔者在该基地看到,青脆李树苗长势良好,高的已高达2米多,有的已经开始挂果了。7组的示范基地的树苗下正在套种海椒,6组的树苗下的蔬菜已种植结束。接下来,合作社准备在全村把青脆李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胡奎介绍,发展青脆李产业,直接的收入就是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该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多亩,土地租金收入人均1040元;务工人员40多人,务工收入人均1万多元。2028年土地流转合同到期后,合作社与基地农户实行股份制。这种方式,即可增加农户收入,也有利于产业做大做强。

产业发展给村民增收带来的变化在三汇村得到较好体现。厂天坝村的产业发展也较好,已建成竹笋基地835亩、枣子基地1150亩;发展1000亩油桐产业;发展300亩青脆李产业;试种西瓜70亩获得成功。现该村油桐、枣子、笋竹等产业初步成型,并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为实现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小安溪的核桃、黄柏、大黄、藤椒,鹿山村的竹笋、三抚村的辣椒等产业都得到了较好发展。

目前,该镇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政府补、企业投、大户带、农户劳务加入股等多种形式,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先后发展脆李720亩、核桃1850亩、甜脆柿500亩、冬枣1920亩、香桃500亩、香椿1000亩、竹笋1605亩。该镇还将继续发展竹笋3127亩、青脆李1000亩、桃子1000亩、核桃800亩、中药材(金荞麦)1000亩,巩固农户增收。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丰都南天湖镇:村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收入稳步增长

2018-09-17 16:05:00 来源: 0 条评论
清脆李长势良好。通讯员 郎克志 摄

华龙网9月17日16时讯(通讯员 郎克志)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重庆市丰都县南天湖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硬化村道公路,整修新修泥结石路,实施人行便道,新建或者整修水利设施,有效地解决了村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用水等问题。同时,大力发展产业,村民收入得以稳步增长。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南天湖镇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15.1万元,硬化村道公路19.5公里,整修新修泥结石路24公里,实施人行便道53.9公里;新修7口水池,可供蓄水6000余立方米;“四好农村公路”100余公里已完工50%;村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用水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9月13日,笔者在南天湖镇小安溪村5社看到,筑路工人正在把刚倾倒在公路上的混泥土铺平、压实。“我们社地势很陡,以前出行很不方便,遇到下雨天和下雪天,车子根本无法通行。”该4社村民陈何朝告诉笔者,正在硬化的公路属于四好农村公路。现在的公路坡度也不像原来那样大,修好后,车子行驶方便多了。饮水问题的解决,也给该村村民带了福音。当天,笔者在该村看到,该村新建的两口水池都蓄满了水,水管都安装到了村民的家里。该村1社村民简红平告诉笔者,“以前用水造孽得很”,用水都要到下面河里去挑,往返需要一个半小时, 遇到雨雪天气更恼火了。现在,用水问题解决了,村民都很高兴。

据该村主任罗玉平介绍,该村是全镇距离场镇最远,地理条件最差的村。该村山高坡陡,海拔高度位于900—1500米,大部分都是坡地,交通和水源条件都较差。现在,该村即将实现社社通,便民路也修到了大院子。引来泉水修建2口蓄水池后,村民的饮水问题也得到了根本解决。其它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较大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明显好转。

小安溪村的基础设施的改善只是全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一个缩影。其余几个原先条件较差的厂天坝、义合、鹿山等村,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很大改善。据了解,该镇公路已经实现社社通,人畜饮水基本解决。明年还将实施人行便道393.43公里,整修蓄水池38口、渠道11条、山坪塘3口,新建水厂2座、7000立方山坪塘1口,安装管道5.1公里。

发展产业助农增收

丰都县各级、各部门在南天湖镇累计投入产业项目资金932.4万元(包括产业配套的基础设施),实施产业项目13个,使该镇产业得到极大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业和农村面貌显著改善。现在,该镇每个村都有帮助村民实现增收的产业。

2016年10月,该镇三汇村引进了具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丰都县茂民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90多万元来发展此产业,率先在该社区7组建立了400多亩青脆李种植示范基地。

据村民张德权介绍,在7组示范种植成功后,合作社又在该社区6组流转土地600亩,栽种上了青脆李树苗。为了获得更大效益,今年,合作社在7组的示范基地的树苗下套种海椒,在6组的树苗下套种了蔬菜。

笔者在该基地看到,青脆李树苗长势良好,高的已高达2米多,有的已经开始挂果了。7组的示范基地的树苗下正在套种海椒,6组的树苗下的蔬菜已种植结束。接下来,合作社准备在全村把青脆李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胡奎介绍,发展青脆李产业,直接的收入就是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该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多亩,土地租金收入人均1040元;务工人员40多人,务工收入人均1万多元。2028年土地流转合同到期后,合作社与基地农户实行股份制。这种方式,即可增加农户收入,也有利于产业做大做强。

产业发展给村民增收带来的变化在三汇村得到较好体现。厂天坝村的产业发展也较好,已建成竹笋基地835亩、枣子基地1150亩;发展1000亩油桐产业;发展300亩青脆李产业;试种西瓜70亩获得成功。现该村油桐、枣子、笋竹等产业初步成型,并与农户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为实现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小安溪的核桃、黄柏、大黄、藤椒,鹿山村的竹笋、三抚村的辣椒等产业都得到了较好发展。

目前,该镇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政府补、企业投、大户带、农户劳务加入股等多种形式,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先后发展脆李720亩、核桃1850亩、甜脆柿500亩、冬枣1920亩、香桃500亩、香椿1000亩、竹笋1605亩。该镇还将继续发展竹笋3127亩、青脆李1000亩、桃子1000亩、核桃800亩、中药材(金荞麦)1000亩,巩固农户增收。

[责任编辑: 李淼]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