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王恩林: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逆袭
导航

丰都王恩林: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逆袭

来源:华龙网2018-09-19

华龙网9月19日10时30分讯(通讯员 熊先伟 陶涛)四年前,重庆市丰都县三建乡鱼泉子村村民王恩林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打工支撑。扶贫攻坚工作开展后,王恩林一家因缺少文化,打工挣钱少,且三个孩子上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王恩林一家依靠开办农家乐,不仅自己走上富裕路,还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王恩林是如何逆袭成功的呢?

出点子:开办农家乐有钱可挣

近日,笔者从三建乡老场镇出发,往龙河镇方向驱车近5分钟,便见一幢现代化的2层农家庭院坐落在公路旁,庭院背靠青山,前面是清清的龙河。庭院的柱子上,竖着一块大红的牌子,上书“大河农家乐”。走进庭院,里面显得干净、清爽。

46岁的王恩林略显苍老,但十分干练。“刚刚接到从山里回城的游客电话,下午有两桌客人要来吃饭。”王恩林一边洗着黄灿灿的腊肉,一边高兴地与笔者交谈,“自从开办农家乐以来,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王恩林告诉笔者,“2014年,我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头上给戴了一顶贫困帽子,可我一点也没在乎,因为习惯了穷。可是他们着急,非要跟我合计,如何挣钱致富。”王恩林嘴里的“他们”是进驻村里的扶贫帮扶队。队员熊会明是鱼泉子村的村干部,也是王恩林的结对帮扶人。熊会明说,王恩林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女儿年幼,靠他一个人打工,是没法摆脱贫困的。帮扶队一直在想着给他找一条致富路。考虑到他烧得一手好菜,乡邻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是请他去掌勺。帮扶队建议他开一家农家乐。王恩林却不愿意,他怕没客人来光顾生意,再说,适合开农家乐的房屋也没有。

“农家乐就建在龙河边的公路旁,这条公路是去太平坝、都督、武平、暨龙、江池等高山休闲度假区的必经之路,来往的游客多,只要你的菜品好,服务好,一定有游客来光顾你的生意。”帮扶队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说王恩林,修建农家乐的资金,我们可以帮你想办法。在帮扶队的再三建议下,王恩林终于答应修建房屋开办农家乐。帮扶队员帮着他办建房手续、跑贷款。在帮扶队的帮扶下,王恩林很快修建了农家庭院,挂出了“大河农家乐”的牌子,2017年12月,“大河农家乐”开门迎客。

送一程:助推农家乐走上“钱途”

“蔬菜是自家种的,施的农家肥,不打农药。腊肉是熟食猪的肉熏烤的。鱼虾是龙河里捕捞的。但农家乐最初的生意并不好。”王恩林告诉笔者,看着游客的小车成群结队从农家乐前呼啸而过,没得一辆车停下吃饭,心里十分着急。

“酒香也怕巷子深。尽管农家乐的菜品生态环保,但农家乐知晓度底,游客没来吃过,不知道菜品的味道和价格,当然无人光顾了。”熊会明说,看到这样的情景,帮扶队也着急。虽然把农家乐扶上了马,但还得好好地送一程才行。大家开始想办法,帮着提高农家乐的知晓度。帮扶队员把王恩林到地里摘菜、到河里捞鱼以及做成的菜品都拍成视频和图片,分享到朋友圈,并发动朋友们分享到朋友的朋友圈,帮着“大河农家乐”提高知晓度。同时呼吁乡里的站、办、所把公务接待都安排在农家乐里。

王恩林本来就烧得一手好菜,加之食材优良,味道自然不差,加上他收费合理,客人吃后十分满意。王恩林说,有一批游客来吃了饭后,觉得食材新鲜环保,还非要买他的蔬菜和鱼。随着农家乐的知晓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农家乐的生意终于有了起色。“生意好的时候,我们一家从中午忙到晚上,累得都直不起腰了。”王恩林说这话的时候,一点看不出他的疲惫,而是满脸的兴奋。是的,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小小的农家乐,最多的一天收入有3000多元。

帮扶队倾心帮扶,王恩林悉心经营,到农家乐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多。有游客说,在“大河农家乐”吃饭,不仅可以游山玩水,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实在是一件美事。随着农家乐生意的红火,王恩林主动申请退出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不忘本:要做脱贫路上带头人

“我能开办农家乐,走上致富路,全靠扶贫队的帮扶,咱不能忘本,得带着乡亲们一起往致富路上走。”王恩林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聘请了3名贫困村民到农家乐打工。

“恩林是个实在人,自己经济宽裕了,就想着帮我们。”在“大河农家乐”负责洗菜的王兴芳说,我已经50多岁了,出去打工也很难找到活做,如今在家门口打工,每月也能挣1000多元,真得感谢他。王恩林不仅让村民到农家乐打工,还鼓励附近的村民多种生态蔬菜,多养生态猪,并答应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村民的蔬菜和猪肉。

看到“大河农家乐”能挣钱,别的村民也来找他学手艺。王恩林来者不拒,悉心教村民炒菜煲汤,帮助村民学会做出原汁原味的农家菜。“你就不怕大家学了你的手艺跟你竞争嘛?”面对笔者的提问,王恩林说,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肯定要帮。我倒是梦想着,大伙儿都开,农家乐连成一片,能吸引更多人来,促进大伙儿都致富。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丰都王恩林: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逆袭

2018-09-19 10:45: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9月19日10时30分讯(通讯员 熊先伟 陶涛)四年前,重庆市丰都县三建乡鱼泉子村村民王恩林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打工支撑。扶贫攻坚工作开展后,王恩林一家因缺少文化,打工挣钱少,且三个孩子上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王恩林一家依靠开办农家乐,不仅自己走上富裕路,还成了脱贫致富带头人。王恩林是如何逆袭成功的呢?

出点子:开办农家乐有钱可挣

近日,笔者从三建乡老场镇出发,往龙河镇方向驱车近5分钟,便见一幢现代化的2层农家庭院坐落在公路旁,庭院背靠青山,前面是清清的龙河。庭院的柱子上,竖着一块大红的牌子,上书“大河农家乐”。走进庭院,里面显得干净、清爽。

46岁的王恩林略显苍老,但十分干练。“刚刚接到从山里回城的游客电话,下午有两桌客人要来吃饭。”王恩林一边洗着黄灿灿的腊肉,一边高兴地与笔者交谈,“自从开办农家乐以来,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王恩林告诉笔者,“2014年,我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头上给戴了一顶贫困帽子,可我一点也没在乎,因为习惯了穷。可是他们着急,非要跟我合计,如何挣钱致富。”王恩林嘴里的“他们”是进驻村里的扶贫帮扶队。队员熊会明是鱼泉子村的村干部,也是王恩林的结对帮扶人。熊会明说,王恩林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女儿年幼,靠他一个人打工,是没法摆脱贫困的。帮扶队一直在想着给他找一条致富路。考虑到他烧得一手好菜,乡邻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是请他去掌勺。帮扶队建议他开一家农家乐。王恩林却不愿意,他怕没客人来光顾生意,再说,适合开农家乐的房屋也没有。

“农家乐就建在龙河边的公路旁,这条公路是去太平坝、都督、武平、暨龙、江池等高山休闲度假区的必经之路,来往的游客多,只要你的菜品好,服务好,一定有游客来光顾你的生意。”帮扶队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说王恩林,修建农家乐的资金,我们可以帮你想办法。在帮扶队的再三建议下,王恩林终于答应修建房屋开办农家乐。帮扶队员帮着他办建房手续、跑贷款。在帮扶队的帮扶下,王恩林很快修建了农家庭院,挂出了“大河农家乐”的牌子,2017年12月,“大河农家乐”开门迎客。

送一程:助推农家乐走上“钱途”

“蔬菜是自家种的,施的农家肥,不打农药。腊肉是熟食猪的肉熏烤的。鱼虾是龙河里捕捞的。但农家乐最初的生意并不好。”王恩林告诉笔者,看着游客的小车成群结队从农家乐前呼啸而过,没得一辆车停下吃饭,心里十分着急。

“酒香也怕巷子深。尽管农家乐的菜品生态环保,但农家乐知晓度底,游客没来吃过,不知道菜品的味道和价格,当然无人光顾了。”熊会明说,看到这样的情景,帮扶队也着急。虽然把农家乐扶上了马,但还得好好地送一程才行。大家开始想办法,帮着提高农家乐的知晓度。帮扶队员把王恩林到地里摘菜、到河里捞鱼以及做成的菜品都拍成视频和图片,分享到朋友圈,并发动朋友们分享到朋友的朋友圈,帮着“大河农家乐”提高知晓度。同时呼吁乡里的站、办、所把公务接待都安排在农家乐里。

王恩林本来就烧得一手好菜,加之食材优良,味道自然不差,加上他收费合理,客人吃后十分满意。王恩林说,有一批游客来吃了饭后,觉得食材新鲜环保,还非要买他的蔬菜和鱼。随着农家乐的知晓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农家乐的生意终于有了起色。“生意好的时候,我们一家从中午忙到晚上,累得都直不起腰了。”王恩林说这话的时候,一点看不出他的疲惫,而是满脸的兴奋。是的,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小小的农家乐,最多的一天收入有3000多元。

帮扶队倾心帮扶,王恩林悉心经营,到农家乐吃饭的客人越来越多。有游客说,在“大河农家乐”吃饭,不仅可以游山玩水,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实在是一件美事。随着农家乐生意的红火,王恩林主动申请退出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不忘本:要做脱贫路上带头人

“我能开办农家乐,走上致富路,全靠扶贫队的帮扶,咱不能忘本,得带着乡亲们一起往致富路上走。”王恩林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聘请了3名贫困村民到农家乐打工。

“恩林是个实在人,自己经济宽裕了,就想着帮我们。”在“大河农家乐”负责洗菜的王兴芳说,我已经50多岁了,出去打工也很难找到活做,如今在家门口打工,每月也能挣1000多元,真得感谢他。王恩林不仅让村民到农家乐打工,还鼓励附近的村民多种生态蔬菜,多养生态猪,并答应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村民的蔬菜和猪肉。

看到“大河农家乐”能挣钱,别的村民也来找他学手艺。王恩林来者不拒,悉心教村民炒菜煲汤,帮助村民学会做出原汁原味的农家菜。“你就不怕大家学了你的手艺跟你竞争嘛?”面对笔者的提问,王恩林说,乡里乡亲的,能帮一把,肯定要帮。我倒是梦想着,大伙儿都开,农家乐连成一片,能吸引更多人来,促进大伙儿都致富。

[责任编辑: 李淼]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