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区:提升城市品质 建设魅力高新
华龙网9月20日15时05分讯(记者 李黎)道路宽敞、高楼林立、出门见绿……走进重庆高新区,处处散发出生态宜居魅力。近年来,重庆高新区紧抓国家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大发展机遇,全力以赴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人居环境明显改观,人民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交通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加快交通发展,才能为保障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
据了解,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加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区域内互联互通水平,劈山架桥,加快构建一体化立体交通体系,补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目前,重庆高新区东、西区城市规划道路建成率分别达到91.5%和32.7%。
为有效改善东区交通拥堵问题,重庆高新区以贯通断头路为主,以完善配套设施、优化交通组织为辅,完善东区交通微循环,显著提升了交通畅通性。截至目前,共完成断头路建设项目30个,涉及道路35条,长约15公里,总投资约11.4亿元。
重庆高新区西区注重道路骨干路网和内部的空间联系,加快“七横七纵”路网建设,共建设道路项目110个,总里程约186.4公里,其中已建成道路项目74个,道路里程109.7公里,目前在建道路项目36个,道路里程76.7公里。
加快外向通道建设。建成新中梁山隧道,全面推进快速路一纵线、五台山立交建设,储备火车西站东街接线、土湾大桥复线桥、渝遂立交接高九路连接道等工程,构建过境交通快速路网,剥离过境交通压力。
为进一步构建交通立体化体系,重庆高新区全力推进轨道5号线、环线建设,预计2019年建成;5号线支线预计年内开工建设,提前启动轨道7号线、12号线、13号线前期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轨道交通体系,为广大居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力推民生工程建设
民生服务是品质城市的“里子”。近年来,重庆高新区注重从教育、住房等方面打造高质量高品质的社会公共服务,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幸福感油然而生。
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2014年仅二郎区域就有小学学位缺口约600人、初中学位缺口约200人,随着该区域的快速发展,学位缺口越来越大。为解决教育资源不足问题,重庆高新区立足总体规划,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彩云湖小学、渝高中学二郎校区、晋愉森林小学、杨家坪中学二郎校区等,总投资约9.6亿元,新增中小学建设用地面积约286亩,增加学位11500个学位,切实改善了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
破解“停车难”问题。随着车辆剧增,停车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破解这一难题,高新区启动停车场普查工作,分析停车资源,拟定停车场建设计划。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空间,开辟场所新建停车场,建成石新路桥下空间停车场等4个停车场,正全力推进协信彩云湖地块立体停车楼和陈家坪汽车站地块立体停车楼建设。
缓解居民“出行难”问题。为让市民出行更加便利,重庆高新区新改建公交港湾、枢纽站,开通彩云湖公交环线,实现了彩云湖区域与火炬大道等主干道公交的无缝换乘,极大地方便了10余万群众出行。作为城市道路附属设施的人行天桥,对拓展城市交通、保障人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重庆高新区坚持“一桥一景”建设理念,高标准建成全市首座铝合金天桥—彩云湖天桥、配备无障碍垂直电梯数量最多的天桥—彩云湖小学天桥等10余座人行过街设施,加快推进杨家坪中学(彩云湖校区)人行天桥、巴山天桥建设,开展江厦星光汇地下通道前期工作。
人居环境悄然涅槃
夜幕降临,彩云湖公园里,不少居民正在散步,好不惬意。
据了解,近年来,重庆高新区不断提升优化生态宜居环境,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让城市越来越凸显“品质”。实施花房子公园、西城公园、驿都花海、烟灯山、美茵运动公园、彩云湖公园、石竹山公园等公园建设,实现建成区绿地率4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29平方米。
在这些公园的周边,大型房产项目纷纷落地,住宅品质逐步提升,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同时,重庆高新区不断满足各个阶层市民的住房要求,建设了一批品质比肩商品房的保障性住房、公租房,合理的规划设计、齐全的功能配套、优美的绿化环境、紧凑合理的户型、便利的交通,不仅仅是解决了贫困群众有房住问题,还提供了“高配”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