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找回初心 振兴柑桔产业
华龙网9月20日15时40分讯(通讯员 李冀 何男)她,出生于江津区西湖镇青泊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山里大姐---廖兴琴。孩童时期,她所在的青泊村便是有名的柑桔种植大村,后因管理不善,柑桔大村从此没落。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政府引进的恒河果业来村发展,她决定振兴青泊村的柑桔产业,毅然决然地带领邻里乡亲发展新品种柑桔的种植业。
为找回初心——“干”吧
“解放前,青泊村构生队就是柑桔大队,柑桔都卖到重庆朝天门;解放后,柑桔还出口到苏联去了,还曾与苏联合作呢。那时候的柑桔树大多是实生甜橙,仅仅一棵树就要摘2000多斤柑桔,产量大。”“后因种植管理出现问题,柑桔树成片死亡,柑桔大村由此没落。”廖大姐说完后,她的表情由骄傲变得无奈。
2003年,恒河果业来村走访调查,准备在此发展果业。廖兴琴一听,就说了一句“要不然我们就干嘛,把我们以前的名誉给挽回来。”她并未空穴来风,说干就干,带领以前的种植大户,开垦荒地,恒河果业提供的树苗终于落土在构生队的几大种植基地上。
遇到种植瓶颈——克服吧
2003年,恒河果业提供了一批品种为“卡拉卡拉”的柑桔果苗。卡拉卡拉是秘鲁选育出的一个特异华盛顿脐橙芽变优系,果肉呈均匀的番茄紫红色且无籽,内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口感甜而脆,但其对种植环境要求较高。廖兴琴作为柑桔种植的带头人,在不了解最新品种性质的时候选择种植,却也最先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但廖兴琴和家人没有放弃,相反的买了很多关于柑桔种植的书籍,查阅相关材料,找出柑桔种植的问题所在,并对土壤进行改良。几经波折,在反复的实验和调试中,终于从长叶橙、青桔橙、卡拉卡拉等品种中选出适合栽种的品种——卡拉卡拉,并掌握了“卡拉卡拉”的生长属性以及种植的技巧。
绿色有机食品——保持初心吧
廖兴琴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为人勤恳朴实,满心投入“卡拉卡拉”的种植培育中,也是希望能栽种出健康的绿色有机食品。一年四季柑桔何时需要摄入何种养分,廖兴琴有自己的一套栽种方法。
她说道:“卡拉卡拉的种植需要有一颗细致的心,要多检查树苗的生长情况。特别是施肥季节、肥料比例的把握对于柑桔的生长非常重要。在采摘结束后,要马上用黑豆和油饼给果树施肥;在六月份左右用油饼;八九月份的时候就要给果树添加营养,施独家配置的“农家肥”。她向记者讲述到,“我一直想种植绿色有机食品,所以我从来都不使用化肥,主要用的是胡豆、黑豆和油饼施肥,都是天然的农家有机肥。还有就是,卡拉卡拉不能使用除草剂,否则对树苗伤害很大。在除虫的时候,采用‘以虫治虫’的方式(用一种名为‘捕食螨’的生物除虫),偶尔也会熬制些中药洒在叶面上除虫。”
脱贫致富——带头干吧
在西部农产会上,青泊村种植的柑桔“卡拉卡拉”曾获得两次银牌,2009年温家宝总理来重庆考察农业发展情况时,品尝了柑桔卡拉卡拉,并为其提名为“红心葡萄柑”。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的大背景下,依托政府相关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以廖兴琴为首的卡拉卡拉种植户共同成立了重庆市江津区盛创柑桔专业合作社,并将一些种植的小技巧、注意事项告知大家。例如,卡拉卡拉有“日缩病”,不能暴晒在太阳下,所以在为其修剪枝丫的时候,要把果实藏在叶子下面,这样子才能更好地吸收养分,俗称“躲荫”;在九月份左右进行一次枝丫修剪,主要是为果树“梳枝”。
在青泊广柑站、石猪槽、新湾、班竹林等地方开展大面积的卡拉卡拉种植,其种植面积由最初的586亩增加到目前的1000余亩,整整翻了一倍。廖兴琴自家就栽种了250余亩卡拉卡拉,是村里的柑桔种植大户。因为培育出来的卡拉卡拉口感好、品质优良,尽管当季能卖到20元/斤,但消费者却趋之若鹜,每年采摘季节都是供不应求。每年最开心的时候就是采摘节,不仅她笑了,周围的农户们露出会心的笑容,因为钱包鼓了。
廖兴琴介绍到:“每年的12月中下旬开始采摘,采摘时间大概在一个月左右,果实的水分多、口感甘甜,果肉呈淡红色,最关键的是卡拉脐橙果实还含有硒元素,是富硒水果,对人体健康很有帮助哟。”
据了解,廖兴琴通过自己的坚持与努力,借助政府的产业发展政策和青泊村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富硒土壤,所种植的脐橙今年预计收成100余吨,预计收入达到4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