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杨小平:返乡创业创办沃园家庭农场 带领村民增收
导航

丰都杨小平:返乡创业创办沃园家庭农场 带领村民增收

来源:华龙网2018-11-05

华龙网11月4日16时10分讯(通讯员 郎克志) 现年43岁的重庆市丰都县龙孔镇大面场村1组的杨小平,在福建钢铁厂工作10多年,从工人一直干到厂长。他想到在外打工不如回家创业,就于2012年回到老家。2013年在镇村干部的支持下,流转土地,开始发展种植业,现在,杨小平又创办了丰都县沃园家庭农场。

流转土地种植蔬菜西瓜

杨小平想到人们都要吃农产品,决定在当地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业。2013年7月,杨小平的老婆冉小兰在大面场村成立了丰都县新耕农作物股份合作社。当年,他们夫妻俩就决定发展蔬菜水果。

杨小平告诉笔者,2013年下半年,他种的马铃薯产了70多吨,当年市场行情卖到1.5元1斤,纯收入了10多万元。2014年上半年种西瓜,收了100多吨,也实现纯收入了10多万元。2014年下半年种马铃薯,由于久雨不晴损失惨重。随后,杨小平就不种马铃薯,改为种植蔬菜。2016年种植榨菜,当时卖到五六角1斤,也收入了10多万元。但2017年种榨菜的却降到了2角1斤,加之人工费和肥料等成本,一季就亏了六七万元。

“我流转的土地,大都是荒芜了10多年的长满杂草杂树的荒地,土质不好,影响了作物的生长。但我也感觉到了发展这些产业的不稳定性,就想另谋出路。” 杨小平说,他租用挖机对荒地进行开荒,还修建了道路和仓库等设施,原准备前期投入30万元,结果就投入了50多万元。但种植蔬菜水果,总体来说,没有赚到钱。

转型发展沃柑初见成效

考虑到种植蔬菜水果比较单一、利润不高、受气候影响大等因素,2015年,杨小平到北碚、丰都、忠县等地考察后,结合自己流转土地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展沃柑。

“沃柑是优质、高糖的晚熟杂柑品种,具有树势强旺、栽培管理容易、早结丰产、果实外观漂亮、果肉细嫩化渣、汁多味甜、高糖低酸等特点。”杨小平说,沃柑晚熟,挂果时间长,产量高。在市场上新鲜水果空档期成熟、采摘,可以卖个好价钱。

2015年,杨小平买回1万多株沃柑苗,同时在树下套种榨菜。为了种好沃柑,杨小平多次外出学习种植和管护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方式,还请县农委技术人员去给以技术指导。他说,他打算以后在此发展农家乐,让村民除了在他这里有务工收入外,还可以发展农家乐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家庭农场实现助农增收

如今该合作社已升级为丰都县沃园家庭农场了。农场按“民办民营民受益”原则,实行民主管理,每年对入股的成员实行盈余返还,按当年盈余的10%提取公积金后,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返还后的剩余部分,按比例分配给成员,并记载在成员个人账户中。

目前,该农场现有成员135人,大部分为该村村民。前几年由于没有多少收入,就没有多少分红。据杨小平介绍,现在已经挂果了70%,进入丰产期后,成员的收入将会明显增加。现在,村民主要靠务工来获取收入。杨小平说,他最多时,一天都有四五十个人在做工。工资按照小工70元一天,打工200元一天的标准支付。一年下来,工钱都要开支15万余元。

“沃柑是我们村的支柱产业。现在,我们村很多人都在种植,成为了村民的致富产业。”该村党支部书记廖宗乾说,该村很多村民都在沃柑基地务工。他们除了有务工收入外,部分村民还有土地流转的收入。目前,沃柑种植基地,2018年有70%的沃柑开始挂果,已示范带动大面场村周边农户发展沃柑种植1000亩,有效地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丰都杨小平:返乡创业创办沃园家庭农场 带领村民增收

2018-11-05 16:13:05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11月4日16时10分讯(通讯员 郎克志) 现年43岁的重庆市丰都县龙孔镇大面场村1组的杨小平,在福建钢铁厂工作10多年,从工人一直干到厂长。他想到在外打工不如回家创业,就于2012年回到老家。2013年在镇村干部的支持下,流转土地,开始发展种植业,现在,杨小平又创办了丰都县沃园家庭农场。

流转土地种植蔬菜西瓜

杨小平想到人们都要吃农产品,决定在当地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业。2013年7月,杨小平的老婆冉小兰在大面场村成立了丰都县新耕农作物股份合作社。当年,他们夫妻俩就决定发展蔬菜水果。

杨小平告诉笔者,2013年下半年,他种的马铃薯产了70多吨,当年市场行情卖到1.5元1斤,纯收入了10多万元。2014年上半年种西瓜,收了100多吨,也实现纯收入了10多万元。2014年下半年种马铃薯,由于久雨不晴损失惨重。随后,杨小平就不种马铃薯,改为种植蔬菜。2016年种植榨菜,当时卖到五六角1斤,也收入了10多万元。但2017年种榨菜的却降到了2角1斤,加之人工费和肥料等成本,一季就亏了六七万元。

“我流转的土地,大都是荒芜了10多年的长满杂草杂树的荒地,土质不好,影响了作物的生长。但我也感觉到了发展这些产业的不稳定性,就想另谋出路。” 杨小平说,他租用挖机对荒地进行开荒,还修建了道路和仓库等设施,原准备前期投入30万元,结果就投入了50多万元。但种植蔬菜水果,总体来说,没有赚到钱。

转型发展沃柑初见成效

考虑到种植蔬菜水果比较单一、利润不高、受气候影响大等因素,2015年,杨小平到北碚、丰都、忠县等地考察后,结合自己流转土地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展沃柑。

“沃柑是优质、高糖的晚熟杂柑品种,具有树势强旺、栽培管理容易、早结丰产、果实外观漂亮、果肉细嫩化渣、汁多味甜、高糖低酸等特点。”杨小平说,沃柑晚熟,挂果时间长,产量高。在市场上新鲜水果空档期成熟、采摘,可以卖个好价钱。

2015年,杨小平买回1万多株沃柑苗,同时在树下套种榨菜。为了种好沃柑,杨小平多次外出学习种植和管护技术以及经营管理方式,还请县农委技术人员去给以技术指导。他说,他打算以后在此发展农家乐,让村民除了在他这里有务工收入外,还可以发展农家乐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家庭农场实现助农增收

如今该合作社已升级为丰都县沃园家庭农场了。农场按“民办民营民受益”原则,实行民主管理,每年对入股的成员实行盈余返还,按当年盈余的10%提取公积金后,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返还后的剩余部分,按比例分配给成员,并记载在成员个人账户中。

目前,该农场现有成员135人,大部分为该村村民。前几年由于没有多少收入,就没有多少分红。据杨小平介绍,现在已经挂果了70%,进入丰产期后,成员的收入将会明显增加。现在,村民主要靠务工来获取收入。杨小平说,他最多时,一天都有四五十个人在做工。工资按照小工70元一天,打工200元一天的标准支付。一年下来,工钱都要开支15万余元。

“沃柑是我们村的支柱产业。现在,我们村很多人都在种植,成为了村民的致富产业。”该村党支部书记廖宗乾说,该村很多村民都在沃柑基地务工。他们除了有务工收入外,部分村民还有土地流转的收入。目前,沃柑种植基地,2018年有70%的沃柑开始挂果,已示范带动大面场村周边农户发展沃柑种植1000亩,有效地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 李淼]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