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来的紫砂陶艺大师 想到荣昌说“陶语”
陶艺,是中国的古典艺术之一,不仅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而且能够触发现代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不自觉地回味古典美的情思,从而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周俊智 曹竞方
与重庆结缘:一见钟情
周俊智、曹竞方是谁?他们是一对夫妇,家住江苏省宜兴市,是当地的陶艺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他们的作品已经走出国门,曾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展示。
对于这对夫妻,也许很多重庆人不认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重庆的良好观感:“开始对重庆不了解,来了之后就不想走。每次到重庆,感觉就像回到家”。
周俊智夫妇与重庆结缘,因茶而起。
2016年,他们第一次参加重庆茶博会,从此爱上了这座城市,一见钟情,再见倾心。
2018年11月23日,第九届重庆茶博会在南坪会展中心开幕,周俊智夫妇携带60多件紫砂陶艺精品参展,展位号399,吉祥的数字。观赏的市民络绎不绝,或拍照,或品鉴,乐此不疲。
周俊智戴着一副眼镜,说话轻声细语,有着文人般的斯文;曹竞方穿着旗袍,外罩一件灰色的羊毛衣服,显得端庄优雅。
与记者交谈,夫妻俩谦和地微笑着。
到重庆参展:忍痛割爱
这是周俊智夫妇第四次到重庆。每一次到重庆,他们都需要“割爱”的勇气。
周俊智记得,第一次到重庆时,深圳一家企业的老板闻讯赶来,硬是在他的展位上“陶”走了一把“宝贝”。
当时,周俊智不想卖那把紫砂壶。
“周老师,我大老远的跑来,你就忍心让我空手而归?”那个老板诚意满满。
不善言辞的周俊智望着那个老板,无奈的笑了笑:“好吧”。
在“粉丝”面前,只有忍痛割爱,成交。
在本次茶博会上,相同的故事再次上演。
11月23日中午,一个男子来到周俊智的展位,盯着一把六角形的紫砂壶,两眼放光,不肯挪动脚步。
周俊智把这把紫砂壶取名为“六方掇球”,这是他根据传统器形”六方掇球”的造型,做工精致。
六条流畅、俊朗的线条从壶的钮和盖一直贯穿到壶身、壶底,方中带圆、张力十足,如谦谦君子气格高峻临风而立。泥色古雅堪比铜器,实为难得之佳器。
“周老师,这把壶多少钱?”该男子从背包里拿出另外一把六方形的紫砂壶,一番比对之后,当场决定把“六方掇球”紫砂壶买走。
“实在不好意思,这把壶是用来展示的,你如果想要,等茶博会结束之后再卖给你,好不好?”周俊智满脸微笑。
“不好,茶博会结束之后,我怕别人买走了”。该男子边说边拿出手机,开始微信支付。 “哦,不好意思,微信支付超过了最高限额,你等等我,我这就去银行取钱给你。”
最终,“六方掇球”紫砂壶成为该男子的囊中之物。
名师出高徒:珠联璧合
一把紫砂壶真有那么大的魅力?当然,关键要看出自何人之手。
生于1971年的周俊智与妻子同龄,从小喜欢紫砂陶艺。在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他学的是工艺美术专业。大学毕业,本来有机会到政府机关工作,但是他放弃了,开始拜师学艺,潜心专研紫砂陶艺制作。
曹竞方出身紫砂陶艺世家,她和丈夫都师从江苏省工艺大师高建芳、范洪泉。
范洪泉的师傅朱可心,可是上世纪初中国大名鼎鼎的工艺大师。
名师出高徒。经过20年的打磨,周俊智夫妇成为宜兴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陶艺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
紫砂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文人雅士用紫砂壶泡茶流传千年。全世界的紫砂泥只有宜兴才有,紫砂陶艺已经成为产业。虽然有数万人从事紫砂陶艺这一行当,但要评为高级美术师并不容易。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史俊棠清析地记得,周俊智刚学做壶时,他曾担心周俊智耐不住寂寞、“冷板凳”坐不长。
事实证明,史俊棠的担心多余了。
“陶艺制作枯燥吗?” 周俊智笑了笑,向记者作了一番“科普”:
“做紫砂陶艺要有三年基础功。紫砂壶圆壶(围身筒)全手工制作,从切泥、打泥、刮泥到裁泥、做嘴、做盖,有70道工序,需要用到的工具达40种。单是把泥片打成2.5毫米厚的这道工序,就要花三个月。“
在周俊智看来,天天打泥片,非常非常枯燥。但是却乐在其中。当看到拍打的泥片达到要求的厚度时,心情是非常愉悦的。
周俊智精于象形花器和素器制作,曹竞方精于做工,夫妻俩制作紫砂陶艺,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艺术品传承:匠心之作
史俊棠认为,在紫砂壶人文价值越来越被认同的今天,做壶人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要有丰富知识,积累学养,既要有艺术眼光,又要有文人修养,不仅仅用手去做壶,而是手、心、脑并用,要用工匠精神,把每件作品都创作成精品。
那么,周俊智是怎么做的呢?
为让记者了解紫砂壶制作工艺,周俊智从展架上取下一把“报春”紫砂壶来讲解。
“日初迟,漾晴漪。
我欲寻芳,先遣报春知。
尽放百花连夜发,休更待,晓风吹,
满携尊酒弄繁枝,与佳期。”
这把壶是朱可心的代表作。10年前,周俊智在江苏宜兴紫砂壶博物馆见过,印象深刻。壶面梅技苍劲,张力毕现,细致而不失骨感,花瓣线条非常柔和,是上乘的紫砂壶工艺品。
2017年上半年,范洪泉把“报春”紫砂壶的原始制作图纸和工具带上,让周俊智按图纸和紫砂泥料制作。
经过半年时间,周俊智终于完美把朱可心的作品制作出来,匠人精神得到体现,紫砂陶艺的衣钵得以传承。
紫砂壶魅力:做工精致
除了坚持紫砂壶工艺传承,周俊智还努力创新。
2012年,周俊智和妻子曹竞方合作完成了创新之作----一套“鸿福四方”方形紫砂壶。方中有园,圆中有方。在做的时候,要用三四种泥料搅成花纹,贯穿里外,做工精致。
“这套壶有两件,一高一矮。矮的已卖掉,现在只剩下高的一把。”曹竞方提到“鸿福四方”时,一脸的成就感。
2013年,周俊智又开始构思“八面威风”素紫砂壶。这是一个原创作品,要拍八个泥面,壶面由上下两面合成,从壶身内部不能看出合成的痕迹,因此制作难度非常大,线条尺度不好拿捏。
经过无数的反复动作,这把壶终于在2017年下半年成功制作出来。
也就是这把壶,在本次茶博会现场引得许多市民围观。
周俊智展示的每一件紫砂陶艺,都堪称艺术精品。
一年下来,他做的紫砂陶艺在30件左右,慢工出细活。
最大的愿望:陶艺传承
作为非遗传承人,周俊智和妻子想把紫砂壶的工艺传承下去。他们的女儿是上海戏剧学院的大四学生,学的是舞台艺术专业,已利用假期学会了紫砂壶制作的基本功。至于大学毕业后会不会接过衣钵,他尊重女儿的选择。
对于重庆印象,周俊智除了感到这座城市非常美丽之外,还有荣昌陶器。
荣昌陶器可谓名声在外,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一起,称为中国四大名陶。
2017年10月,在第九届中国宜兴陶瓷文化艺术节期间,首届中国四大名陶展同步进行,荣昌陶器也亮相。
只不过,周俊智感到有些遗憾,他认为荣昌陶器主要以日用陶、包装陶为主,缺乏文创产品,陶器制作工艺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次茶博会结束之后 ,周俊智夫妇打算到荣昌去看看,了解荣昌陶的泥料和制陶工艺。他们希望能找到紫砂陶艺传承的结合点,用“陶语”和千年陶都对话。
这次到重庆,周俊智还发现,很多市民特别喜欢喝茶,他已有不少“粉丝”。为把紫砂陶艺传承,他也在考虑收学生的问题。
爱上一座城市,然后就会有很多故事发生。
或许,周俊智夫妇与重庆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文/图 记者 李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