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嬗变中的放牛坪:大山深处唱响梨园牧歌
导航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嬗变中的放牛坪:大山深处唱响梨园牧歌

来源:华龙网2018-11-28

华龙网11月28日9时25分讯(记者 陈星 谢鹏)放牛坪村位于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西部,藏在一片连绵起伏的大山里。以前村民想要出一次山,到最近的乡镇来回一趟,步行最快也要6个小时,当地村民一年到头出不了几次大山。

以“梨”为媒,曾经祖祖辈辈靠种庄稼为生的小山村,如今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曾经望“山”兴叹走出大山的村民纷纷回到村子,办农家乐、开微企,乡村有看头,村民生活更有盼头;过去村子只有单一的农家乐,现在衍生出的新型生态农业庄园,不仅为都市人打造了一个近郊乐园,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就业。嬗变中的放牛坪,也从一个人均年收入仅千多元的穷山僻壤,变成了一个人均年收入超万元的梨园新村。

村子被成片梨树包围。通讯员 石昌华 摄

唤醒沉睡的“巨牛”

放牛坪村地处华釜山脉中段,位于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西部,共586户、1715人。

都说靠山吃山。曾经,放牛坪的村民却吃尽了大山的苦头。

山穷水瘦,地薄人贫。村子里除了稀少的庄稼,基本都是灌木丛,村民连吃盐的钱都没。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放牛坪村社长的陈安阔突然打起了荒山的主意,想种果树挣点油盐钱。他请来西南农学院专家进山考察,确定了种梨树的规划。

1986年冬天,千多名村民齐聚放牛坪,短短几个月就开垦荒山千余亩。

放牛坪砂梨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有虎仍记得当时流传的顺口溜:男女齐上阵,甄子搬上山;战天斗地十余年,建成放牛花果山。

几个月时间,放牛坪千亩荒山梨枝漫野,这些含苞的梨树,孕育着的是村民的希望。

然而放牛坪地势偏僻,山高坡陡,当时连条泥巴路都没,梨子运不出去,村民只能用背篓背。

放牛坪村貌。通讯员 石昌华 摄

要想富先修路。1996年,放牛坪到茨竹镇修出了一条毛坯路,初步打通了放牛坪村与外界的联系。2006年,放牛坪到茨竹镇的公路实施硬化,彻底打通了这一片区的交通瓶颈。

如今,放牛坪8个社,社社通公路,现在村民出行晨不湿鞋,夜不打滑,到茨竹镇开车也只需20分钟,交通拉近了村民和外界的距离,村里的梨子开始走出大山。

放牛坪村梨树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了如今6000余亩,放牛坪村与周边的三江、花云、半边月等村,形成重庆规模最大的万亩梨园基地,共有梨树1.4万亩,年产优质富硒梨6000余吨,产值1200余万元。通过发展“梨经济”,放牛坪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如今放牛坪家家户户种上了梨树,每到春天,漫山遍野盛开的梨花,成了绝佳的生态观光旅游资源。

村庄秀丽的风景。通讯员 石昌华 摄

“梨经济”驶入快车道

“村里种梨子成了气候,不比外面打工差。” 2013年,一直在外地当厨师的村民金科全回到村里,不仅种上了8亩梨树,还办起了农家乐。金科全告诉记者,农家乐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接待200多人。此外,依托政府的扶持,金科全还办起了微企,在网上发布梨子产销信息。 

在外地经商的唐国禄也抓住了放牛坪村发展的机遇,2016年,他在放牛坪村投资近千万元,建起了大唐山庄,除了提供餐饮服务,还推出了40套单间配套、两室一厅等包餐住宿套餐。

农庄小径。记者 谢鹏 摄
农庄休闲庭院。记者 谢鹏 摄

据统计,目前放牛坪已发展农家乐20余家,微企30余户,吸纳带动了近400多名村民就业,放牛坪也因此成为重庆市微企村。

现在,村民不仅可以通过开办农家乐、农产品展销提高自己的收入,而且还可以将自家的梨子、梨膏等其他农副产品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再根据经营的效益为村民分红。

“大梨子鲜卖,小梨子加工。” 刘有虎坦言,仅仅是赏梨花、卖梨子,季节性太强,增收致富的带动性不够。现在村民大多会将小个的梨子加工成梨膏卖给游客,10斤梨子熬一斤梨膏,一斤梨膏可以卖30元钱。

每年村民自己销售梨子、自制梨膏酒收入就达到4万元,在梨花节等重要节点和旅游旺季,村民经营特色菜、特色住宿,销售土鸡蛋、土鸭蛋、老腊肉、野蕨菜等农副产品,年收入突破10万元。

放牛坪梨花盛开时。通讯员 石昌华 摄

不仅如此,去年放牛坪村首次尝试了梨树认购活动,去年游客认领了400多棵,今年认领了500多棵。每棵梨树的认养费用为100元,认养期限为一年,期满后原认养者可优先续签。等到8月黄花梨成熟,认购者可以来果园带走自己认养梨树上产出的黄花梨,享受采摘游的乐趣。

如今,放牛坪村已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梨、冬赏雪”的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并连续8年举办梨花节和采果节,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庞大的人流量成了村民致富的重要支撑。

梨子挂满枝头。通讯员 石昌华 摄
成熟的梨子。通讯员 石昌华 摄

都市人的近郊乐园

放牛坪村的嬗变,只是茨竹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茨竹镇以乡村旅游为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在“庄园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通过坚持“面上谋产业,线上建基地,点上布农庄”的方式,茨竹镇已建成多个“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生态农业庄园,BG野兽花园农庄便是其中之一。

BG野兽花园农庄的TEIKEI菜园。记者 谢鹏 摄

今年7月1日,BG野兽花园农庄在放牛坪开园,到目前为止,已接待客人一万人次。作为一种新的农庄模式的探索,BG野兽花园负责人黄峰告诉记者,农庄是集郊野休闲、大地课堂的综合体。农庄占地面积550亩,有实践着朴门永续理论的生态菜园、四季结果的果园、简约通透而富有设计感的白马餐厅和咖啡厅、藏在林间的露营帐篷和悬崖玻璃观景台……一草一木既因地制宜,遵从当地天然的生态法则,又从设计上突破了中国传统乡村文化,充满着异国的乡野风格。

BG野兽花园农庄不仅为都市人提供了一个近郊游乐园,还和周边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

BG野兽花园农庄的I咖啡馆。记者 谢鹏 摄

“两年前我们开始尝试收购村民的梨子加工成梨膏,通过我们的平台,两天时间就卖出去了3000瓶梨膏。”这令黄峰深感意外,除了采购梨子,黄峰告诉记者,现在农庄每天在现场施工的临时工人20余人,合同工40余人,这些人全是周边村民。此外,农庄会从周边农户采购大量原材料,如土鸡、蔬菜等,帮助周边村民增收。 

在黄峰的构想里,庄园不仅可以面朝菜园,喂马摘瓜,还可在林间煮咖啡,在享受乡野趣味的同时,建设自然与人类交互的精神高地,让人们在愉悦的环境中重新认识乡村,同时把农庄打造成重庆市乡村旅游的一个亮点。

新闻纵深—— “三环十景”助力渝北乡村旅游提质上档

如何让乡村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重庆市渝北区印发的《渝北区精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方案》对此给出了答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渝北区将打造3条精品乡村旅游环线、10个精品乡村旅游景区、2个田园综合体。按照“三环十景”发展布局,方案提出,先期在每个镇打造一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将各示范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为游客打造“吃有特色、住有选择、行之便捷、游之舒心、购之丰富、娱之尽兴”的多元化复合型乡村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2018年以来,渝北区紧扣实际系统谋划,形成以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为统领,以实施以农产品绿色、精品乡村旅游、交通建设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森林提质增效、农村改革、文化兴盛、乡村善治、精准脱贫九大行动为支撑的“1+9”总体设计,聚力推动“五个振兴”,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到2020年,渝北区将实现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6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30亿元。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嬗变中的放牛坪:大山深处唱响梨园牧歌

2018-11-28 09:31:17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11月28日9时25分讯(记者 陈星 谢鹏)放牛坪村位于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西部,藏在一片连绵起伏的大山里。以前村民想要出一次山,到最近的乡镇来回一趟,步行最快也要6个小时,当地村民一年到头出不了几次大山。

以“梨”为媒,曾经祖祖辈辈靠种庄稼为生的小山村,如今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曾经望“山”兴叹走出大山的村民纷纷回到村子,办农家乐、开微企,乡村有看头,村民生活更有盼头;过去村子只有单一的农家乐,现在衍生出的新型生态农业庄园,不仅为都市人打造了一个近郊乐园,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就业。嬗变中的放牛坪,也从一个人均年收入仅千多元的穷山僻壤,变成了一个人均年收入超万元的梨园新村。

村子被成片梨树包围。通讯员 石昌华 摄

唤醒沉睡的“巨牛”

放牛坪村地处华釜山脉中段,位于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西部,共586户、1715人。

都说靠山吃山。曾经,放牛坪的村民却吃尽了大山的苦头。

山穷水瘦,地薄人贫。村子里除了稀少的庄稼,基本都是灌木丛,村民连吃盐的钱都没。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放牛坪村社长的陈安阔突然打起了荒山的主意,想种果树挣点油盐钱。他请来西南农学院专家进山考察,确定了种梨树的规划。

1986年冬天,千多名村民齐聚放牛坪,短短几个月就开垦荒山千余亩。

放牛坪砂梨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有虎仍记得当时流传的顺口溜:男女齐上阵,甄子搬上山;战天斗地十余年,建成放牛花果山。

几个月时间,放牛坪千亩荒山梨枝漫野,这些含苞的梨树,孕育着的是村民的希望。

然而放牛坪地势偏僻,山高坡陡,当时连条泥巴路都没,梨子运不出去,村民只能用背篓背。

放牛坪村貌。通讯员 石昌华 摄

要想富先修路。1996年,放牛坪到茨竹镇修出了一条毛坯路,初步打通了放牛坪村与外界的联系。2006年,放牛坪到茨竹镇的公路实施硬化,彻底打通了这一片区的交通瓶颈。

如今,放牛坪8个社,社社通公路,现在村民出行晨不湿鞋,夜不打滑,到茨竹镇开车也只需20分钟,交通拉近了村民和外界的距离,村里的梨子开始走出大山。

放牛坪村梨树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了如今6000余亩,放牛坪村与周边的三江、花云、半边月等村,形成重庆规模最大的万亩梨园基地,共有梨树1.4万亩,年产优质富硒梨6000余吨,产值1200余万元。通过发展“梨经济”,放牛坪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如今放牛坪家家户户种上了梨树,每到春天,漫山遍野盛开的梨花,成了绝佳的生态观光旅游资源。

村庄秀丽的风景。通讯员 石昌华 摄

“梨经济”驶入快车道

“村里种梨子成了气候,不比外面打工差。” 2013年,一直在外地当厨师的村民金科全回到村里,不仅种上了8亩梨树,还办起了农家乐。金科全告诉记者,农家乐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接待200多人。此外,依托政府的扶持,金科全还办起了微企,在网上发布梨子产销信息。 

在外地经商的唐国禄也抓住了放牛坪村发展的机遇,2016年,他在放牛坪村投资近千万元,建起了大唐山庄,除了提供餐饮服务,还推出了40套单间配套、两室一厅等包餐住宿套餐。

农庄小径。记者 谢鹏 摄
农庄休闲庭院。记者 谢鹏 摄

据统计,目前放牛坪已发展农家乐20余家,微企30余户,吸纳带动了近400多名村民就业,放牛坪也因此成为重庆市微企村。

现在,村民不仅可以通过开办农家乐、农产品展销提高自己的收入,而且还可以将自家的梨子、梨膏等其他农副产品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再根据经营的效益为村民分红。

“大梨子鲜卖,小梨子加工。” 刘有虎坦言,仅仅是赏梨花、卖梨子,季节性太强,增收致富的带动性不够。现在村民大多会将小个的梨子加工成梨膏卖给游客,10斤梨子熬一斤梨膏,一斤梨膏可以卖30元钱。

每年村民自己销售梨子、自制梨膏酒收入就达到4万元,在梨花节等重要节点和旅游旺季,村民经营特色菜、特色住宿,销售土鸡蛋、土鸭蛋、老腊肉、野蕨菜等农副产品,年收入突破10万元。

放牛坪梨花盛开时。通讯员 石昌华 摄

不仅如此,去年放牛坪村首次尝试了梨树认购活动,去年游客认领了400多棵,今年认领了500多棵。每棵梨树的认养费用为100元,认养期限为一年,期满后原认养者可优先续签。等到8月黄花梨成熟,认购者可以来果园带走自己认养梨树上产出的黄花梨,享受采摘游的乐趣。

如今,放牛坪村已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梨、冬赏雪”的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并连续8年举办梨花节和采果节,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庞大的人流量成了村民致富的重要支撑。

梨子挂满枝头。通讯员 石昌华 摄
成熟的梨子。通讯员 石昌华 摄

都市人的近郊乐园

放牛坪村的嬗变,只是茨竹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茨竹镇以乡村旅游为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在“庄园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通过坚持“面上谋产业,线上建基地,点上布农庄”的方式,茨竹镇已建成多个“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生态农业庄园,BG野兽花园农庄便是其中之一。

BG野兽花园农庄的TEIKEI菜园。记者 谢鹏 摄

今年7月1日,BG野兽花园农庄在放牛坪开园,到目前为止,已接待客人一万人次。作为一种新的农庄模式的探索,BG野兽花园负责人黄峰告诉记者,农庄是集郊野休闲、大地课堂的综合体。农庄占地面积550亩,有实践着朴门永续理论的生态菜园、四季结果的果园、简约通透而富有设计感的白马餐厅和咖啡厅、藏在林间的露营帐篷和悬崖玻璃观景台……一草一木既因地制宜,遵从当地天然的生态法则,又从设计上突破了中国传统乡村文化,充满着异国的乡野风格。

BG野兽花园农庄不仅为都市人提供了一个近郊游乐园,还和周边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

BG野兽花园农庄的I咖啡馆。记者 谢鹏 摄

“两年前我们开始尝试收购村民的梨子加工成梨膏,通过我们的平台,两天时间就卖出去了3000瓶梨膏。”这令黄峰深感意外,除了采购梨子,黄峰告诉记者,现在农庄每天在现场施工的临时工人20余人,合同工40余人,这些人全是周边村民。此外,农庄会从周边农户采购大量原材料,如土鸡、蔬菜等,帮助周边村民增收。 

在黄峰的构想里,庄园不仅可以面朝菜园,喂马摘瓜,还可在林间煮咖啡,在享受乡野趣味的同时,建设自然与人类交互的精神高地,让人们在愉悦的环境中重新认识乡村,同时把农庄打造成重庆市乡村旅游的一个亮点。

新闻纵深—— “三环十景”助力渝北乡村旅游提质上档

如何让乡村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重庆市渝北区印发的《渝北区精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方案》对此给出了答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渝北区将打造3条精品乡村旅游环线、10个精品乡村旅游景区、2个田园综合体。按照“三环十景”发展布局,方案提出,先期在每个镇打造一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将各示范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为游客打造“吃有特色、住有选择、行之便捷、游之舒心、购之丰富、娱之尽兴”的多元化复合型乡村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2018年以来,渝北区紧扣实际系统谋划,形成以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为统领,以实施以农产品绿色、精品乡村旅游、交通建设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森林提质增效、农村改革、文化兴盛、乡村善治、精准脱贫九大行动为支撑的“1+9”总体设计,聚力推动“五个振兴”,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到2020年,渝北区将实现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6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30亿元。

[责任编辑: 何燕宏]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