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双桂场村:把支部建在产业上
华龙网11月29日15时08分讯(通讯员 杜成波)“我们主要通过‘双带’活动,在村上发展经果林1690亩。”近日,丰都兴义镇双桂场村党支部书记廖昌凡说,村民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每年每亩固定增加收入245元,部分村民可长期就近务工,每天有80元的劳务费。
廖昌凡介绍,脱贫攻坚以来,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内生动力等重点内容下功夫,昔日的空壳村渐渐变得殷实起来。
俗话说,贫困群众要致富,发展产业是出路。
“我的黄金梨已经栽了四五年了,由于以前不懂技术,产量很低,几乎要放弃了,今年我参加了果树种植技术培训,漫山遍野的黄金梨让我‘火’了一把。”该村水果支部书记陈春廷,今年已将20多万元收入囊中,他计划明年通过电商平台,扩大外地销路,同时带领结对帮扶的村民发展水果产业,帮他们在家门口稳定增收。
年初开始,村委专干李秀成在本村流转土地400亩,栽上了青脆李、黄桃等果木,成立了秀成农业专业合作社,新汇专业合作社发展了核桃800亩,如今一年的除草、施肥等本村人工劳务费就要开支10多万元。
二组养殖大户陈万忠,目前圈舍养猪两百余头,牛三十多头。“经过畜牧支部书记陈仕茂的技术指导,我掌握了很多的防疫常识和技术,小问题就不是问题了。”面对笔者的采访,陈万忠内心深处十分感谢陈仕茂,他给村里的贫困户秦大祥等3户赠送去猪仔,助贫增收致富。
一组村民雷维素是个残疾人,丈夫的腿脚不灵便,儿子又患了病,一家人的生活就靠四五亩苞谷和一亩水田过日子。“到了收割的季节,其实心里很着急,生怕天下了雨。”雷维素说,是村里的干部雪中送炭,一群穿着红马褂的同志,三下五除二地帮了她,原来这是“红镰”党员志愿服务队干的“好事”。
了解到雷维素的困境,村上的干部还为她家办理了低保。
“我们将把党建促脱贫当作最大的民生实事来办,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让更多村民早日过上好日子。”廖昌凡说,目前,全村171套危旧房屋“旧貌换新颜”,筹资53万元,建成光伏发电站,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左右,有效解决了“空壳村”瓶颈,新建农村“四好公路”19公里等。
采访结束时,笔者看到双桂场村一座座白墙青瓦、云雾缭绕,好不美丽,听到孩子们哼着童谣,行走在如蜘蛛网般的水泥路上,不禁想到:这个后进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