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80后辞职创业坚持古法 打造“非遗”小面跻身重庆50强
导航

渝北:80后辞职创业坚持古法 打造“非遗”小面跻身重庆50强

来源:华龙网2018-11-29

华龙网11月29日22时讯(记者 王庆炼)一碗油辣子,10余种调料,在手腕的翻飞回转间,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面端上重庆人的饭桌。配上杂酱、牛肉、肥肠等绍子,不同的鲜香麻辣在舌尖肆意流转绽放。小面虽各有不同,但食客们对美食的追求却大致相同。今(29)日,记者来到一家人气爆棚的小面馆,日均售出千碗,还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家店就是位于渝北区两路四号桥桥头的北小面。从上班族到学生,从本地人到游客,它到底好吃在哪点?

“北小面”位于渝北区两路四号桥桥头。记者 王庆炼 摄

上午10时,店里已人潮涌动。刚进门,记者便被墙上挂着的各个奖牌吸引。

奖牌显示,2017年“北小面”传统制作技艺被评为渝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北小面”又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中国名小吃”。而在前不久的全国首届重庆小面职业技能大赛上,“北小面”跻身“重庆小面50强”。

“北小面”对传统手工艺的坚守得到肯定。记者 王庆炼 摄

据了解,“北小面”由三位白领辞职创业,因坚持传统制料技艺而声名大噪。“当一个上班族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就想着能不能自己开一家面馆,与其他人分享美味。”创始人之一的李珍颖说起开店初衷,依然感慨良多。

决定开店,怎样才能有特色?李珍颖在油辣子上下起了功夫。

外地游客专程打卡“北小面”。实习生 张雪莹  摄

爱吃面的重庆人都晓得,一碗小面好吃与否的评价主要在佐料,而油辣子就是佐料的灵魂。

北小面选用上等红椒,手工剪碎。把炒熟的辣椒,放到铁质容器里,再用木棒棒手工捶打成辣椒面。通过反复的击打,冰冷的铁器碰撞出了有温度的辣椒香。

“油辣子要经过筛、剪、炕等7道工序,从选材、炒料到出锅,整个过程大概要花费十几个小时。虽然耗时耗力,不过这样制作而成的油辣子,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吃到嘴里香气四溢,让人印象深刻。”李珍颖说。

豌杂面是“北小面”的爆款之一。记者 王庆炼 摄

除了油辣子,“北小面”的芝麻酱也是纯手工制作,这些佐料制作的每一步都彰显备料者对手艺的精准拿捏。而重庆人吃小面,吃的就正是这份粗糙里带着精细的乾坤。

记者正碰上一对情侣在吃面。来自上海的张女士虽然吃相矜持,但也掩饰不住对小面的喜欢,拿上手机拍个不停。其外国男友直接夸赞“It’s really good”。

全程手工制作的油辣子是“北小面”佐料的精髓。记者 王庆炼 摄

经不住美食诱惑,记者也吃了一碗干馏杂酱小面。该面口感软糯,味道以麻、香为主,不是很辣。面条特别入味,佐料的每一个分子都浸入面条的肌理里,一口下去,整个口腔完全被鲜香包裹,忍不住再来一口。

经手工捶打的辣椒能充分与油接触。记者 王庆炼 摄

“我们的食材也是精挑细选。为了让小面更筋道,碱水面通常要比其他地方多压制几次。杂酱,牛肉都是早上从屠宰场买来的新鲜食材,纯手工切制。”李珍颖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入味,烹饪的时间较长。

正是依靠这些独门秘籍,自2015年开业后,北小面的口碑便广为流传,成为了渝北的人气小面,每到饭点,店前都要排起长队。而今,“北小面”美食头衔拿到手软,爱吃面爱打卡的“好吃狗”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渝北:80后辞职创业坚持古法 打造“非遗”小面跻身重庆50强

2018-11-29 22:34:3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11月29日22时讯(记者 王庆炼)一碗油辣子,10余种调料,在手腕的翻飞回转间,一碗热气腾腾的小面端上重庆人的饭桌。配上杂酱、牛肉、肥肠等绍子,不同的鲜香麻辣在舌尖肆意流转绽放。小面虽各有不同,但食客们对美食的追求却大致相同。今(29)日,记者来到一家人气爆棚的小面馆,日均售出千碗,还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家店就是位于渝北区两路四号桥桥头的北小面。从上班族到学生,从本地人到游客,它到底好吃在哪点?

“北小面”位于渝北区两路四号桥桥头。记者 王庆炼 摄

上午10时,店里已人潮涌动。刚进门,记者便被墙上挂着的各个奖牌吸引。

奖牌显示,2017年“北小面”传统制作技艺被评为渝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北小面”又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中国名小吃”。而在前不久的全国首届重庆小面职业技能大赛上,“北小面”跻身“重庆小面50强”。

“北小面”对传统手工艺的坚守得到肯定。记者 王庆炼 摄

据了解,“北小面”由三位白领辞职创业,因坚持传统制料技艺而声名大噪。“当一个上班族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就想着能不能自己开一家面馆,与其他人分享美味。”创始人之一的李珍颖说起开店初衷,依然感慨良多。

决定开店,怎样才能有特色?李珍颖在油辣子上下起了功夫。

外地游客专程打卡“北小面”。实习生 张雪莹  摄

爱吃面的重庆人都晓得,一碗小面好吃与否的评价主要在佐料,而油辣子就是佐料的灵魂。

北小面选用上等红椒,手工剪碎。把炒熟的辣椒,放到铁质容器里,再用木棒棒手工捶打成辣椒面。通过反复的击打,冰冷的铁器碰撞出了有温度的辣椒香。

“油辣子要经过筛、剪、炕等7道工序,从选材、炒料到出锅,整个过程大概要花费十几个小时。虽然耗时耗力,不过这样制作而成的油辣子,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吃到嘴里香气四溢,让人印象深刻。”李珍颖说。

豌杂面是“北小面”的爆款之一。记者 王庆炼 摄

除了油辣子,“北小面”的芝麻酱也是纯手工制作,这些佐料制作的每一步都彰显备料者对手艺的精准拿捏。而重庆人吃小面,吃的就正是这份粗糙里带着精细的乾坤。

记者正碰上一对情侣在吃面。来自上海的张女士虽然吃相矜持,但也掩饰不住对小面的喜欢,拿上手机拍个不停。其外国男友直接夸赞“It’s really good”。

全程手工制作的油辣子是“北小面”佐料的精髓。记者 王庆炼 摄

经不住美食诱惑,记者也吃了一碗干馏杂酱小面。该面口感软糯,味道以麻、香为主,不是很辣。面条特别入味,佐料的每一个分子都浸入面条的肌理里,一口下去,整个口腔完全被鲜香包裹,忍不住再来一口。

经手工捶打的辣椒能充分与油接触。记者 王庆炼 摄

“我们的食材也是精挑细选。为了让小面更筋道,碱水面通常要比其他地方多压制几次。杂酱,牛肉都是早上从屠宰场买来的新鲜食材,纯手工切制。”李珍颖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入味,烹饪的时间较长。

正是依靠这些独门秘籍,自2015年开业后,北小面的口碑便广为流传,成为了渝北的人气小面,每到饭点,店前都要排起长队。而今,“北小面”美食头衔拿到手软,爱吃面爱打卡的“好吃狗”们,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 李淼]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