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40年山河依旧在 群众过河渐无忧
华龙网12月5日17时28分讯(通讯员 张建华)渡运码头两岸由土坡变成了石梯,渡船由狭小的人力木船变成了宽大的标准化机动船;许多渡口附近修建了桥梁,渡口悄然退出历史舞台……改革开放40年来,生活在江河岸边的重庆丰都人,感受到了一份新的变化:江河已不再是出行的拦路虎。
丰都县境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长江横贯县境47公里,有渠溪河、龙河等长江一级支流。江河在养育两岸群众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生活。自古以来,两岸群众过河要乘坐渡船,而乘坐渡船不可能随时随地,要受天气、时间等因素的制约,江河从而成为两岸群众出行的拦路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她带着群众走向幸福安康。改革开放后,丰都交通建设突飞猛进,江河两岸的人们过河条件和过河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慢慢不再为过河犯愁。
在龙河上渡口,今年63岁的老渡工彭正洪干了30多年的渡工工作,亲眼见证了渡口的沧桑巨变。
上渡口是龙河的一个重要渡口。由于附近没有桥梁,上渡口东岸双路镇安宁村的群众、西岸三合街道刀溪村和罗山村的群众走亲串友、赶集,孩子上学,都得从这里乘渡船过河。
改革开放前,刀溪村、罗山村未修公路,上渡口还是两村群众到县城的必经之路。
当时,渡船是小木船,安全性能差,驾驶难度大。渡口两岸是土坡,遇到龙河涨水,渡船往往要化费较长时间才能找到停靠点,群众过河还要买船票。
1995年,刀溪村和罗山村相继修建了村道公路,群众进县城不需绕道上渡口,过河的人大大减少,到现在每天最多只有四五十人过河,最少时只有几人。
2007年,丰都县投资40万元,对上渡口进行升级改造,两岸修了石梯,岸边修了漂亮的亭子,供群众候船时遮阳挡雨。渡船免费换成了标准化库周机动船,同时补助燃油费。机动渡船不仅载客量大大增加,而且安全性能也比原来大大提高了。渡口升级改造补助燃油费后,两岸群众过河免费。
上渡口的变化只是丰都众多渡口嬗变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县投资1700多万元,共改造像上渡口一样的渡口78个。
为了让群众过河更加方便安全,丰都县还于2007年设立了渡口管理所,负责对全县所有渡口的运行进行指导监管。
2015年,丰都县投资2900多万元,把兴义镇长江村木屑溪上的下院子渡口改成了桥梁。该渡口修建的桥梁长104米,桥面宽12米。2017年初,该桥建成投用,两岸群众随时快捷过河的梦想终于实现。
一桥飞架两岸,天堑变通途。近几年来,丰都县通过大手笔建桥修路,大大改善了江河两岸群众出行条件,多年来热闹的渡口逐渐冷清,最后无人问津,完美谢幕。
40年沧桑,40年变迁。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江河岸边的丰都人领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红利。进入新时代,江河两岸的丰都人幸福感一定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