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天星寺镇群策群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小院坝“众筹”干群大智慧
导航

巴南:天星寺镇群策群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小院坝“众筹”干群大智慧

来源:华龙网2018-12-10

华龙网12月10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伍凤秋)一个院坝,聚满了来来往往的村民,重庆在巴南区天星寺镇花房村,天星寺镇领导和各村村民近50人围在一起开展 “头脑风暴”,而这场院坝会正悄然无息的改变着整个天星寺镇的面貌。

返工率低了

院坝会上集“大智慧”

“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强绿化,多种绿植”“我建议设置统一晾晒区,还应该保留家门口的小菜园” ……各种各样的声音与意见交汇在院坝会上,小小的院坝就像老舍笔下的茶馆,吸引着来来往往的村民共同参与。

“我们的工作方式跟着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走,才能把工作做到大伙儿心坎上。”天星寺镇党委书记李昀说,生活在变化,老百姓的需求更多元了,对服务的要求也更高了,而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因时而变,就会被淘汰。

为了使农村环境整改措施更加科学合理,天星寺镇将整治前后以图片形式进行整理后,交由部门提出“1+N”项初步意见,最后把PPT带进村社院坝放映,让村民共同点评,并积极提意见进行再修改。

“为做细、做实环境整治方案,我们以花房村为例,在整治前的图片资料上标注整改意见,做成PPT,展示给大家提建议。”李昀说,之前走村入社时对“脏乱差”的地方现场提出的整改意见难免有片面性,就停留在了口头上,因此“返工率”比较高。如今以院坝会的形式开展工作更能体现基层工作的“包容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得到群众的积极认可。

村民唐寿明正在用楠竹编制栅栏 通讯员 伍凤秋 摄

院子漂亮了

村民参与成主力军

在花房村唐寿明家的院落里,今年72 岁的他正和邻居忙着用楠竹编织栅栏,院坝前的小菜园已经用楠竹栅栏围了一半。而这个如今充满“文艺气息”的小院子曾经堆放着凌乱的柴草。

现如今,柴草整齐的堆放在屋后,堂屋里新添了垃圾桶,门前的农具也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屋里。唐寿明指着新建的花台补充说到:“花台里已经种下了栀子,过段时间还可以种点别的花。”

村里鼓励大家先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整改,比如建花台,做栅栏,完了再根据实际情况给为大家补助材料钱。唐寿明告诉笔者,他家院落已被评为镇级示范点。

据悉,为充分调动百姓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该镇实行了“先整改,后补助”的奖补机制,对有模范作用的院落给予补助,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并向前一步当“引导员”,鼓励农户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垃圾、美化绿化院坝路口。

村民幸福了

交叉检查有干劲

“我们每月定期从各村抽选‘评委’,在实地考核并互相打分后进行排名。”李昀笑着谈到,为了凝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正能量,该镇积极探索新形式,通过交叉检查的形式,营造你追我赶的整治氛围,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由点到线到面。

“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排名,而是让大家更有动力。”李昀说,有的村因为得过“倒数第一”,反而更加努力地推进工作,排名让大家更有工作干劲了。交叉检查为各村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借鉴、分享的平台,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村两委的引领作用。

笔者了解到,天星寺镇自今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来,全镇垃圾清理、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得到了显著提升。新建和改造了216座农村卫生厕所,设立了2个镇级示范点、3个村级示范点,公路沿线110余户家禽散养问题得到了改善,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有了显著增强。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巴南:天星寺镇群策群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小院坝“众筹”干群大智慧

2018-12-10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12月10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伍凤秋)一个院坝,聚满了来来往往的村民,重庆在巴南区天星寺镇花房村,天星寺镇领导和各村村民近50人围在一起开展 “头脑风暴”,而这场院坝会正悄然无息的改变着整个天星寺镇的面貌。

返工率低了

院坝会上集“大智慧”

“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强绿化,多种绿植”“我建议设置统一晾晒区,还应该保留家门口的小菜园” ……各种各样的声音与意见交汇在院坝会上,小小的院坝就像老舍笔下的茶馆,吸引着来来往往的村民共同参与。

“我们的工作方式跟着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走,才能把工作做到大伙儿心坎上。”天星寺镇党委书记李昀说,生活在变化,老百姓的需求更多元了,对服务的要求也更高了,而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因时而变,就会被淘汰。

为了使农村环境整改措施更加科学合理,天星寺镇将整治前后以图片形式进行整理后,交由部门提出“1+N”项初步意见,最后把PPT带进村社院坝放映,让村民共同点评,并积极提意见进行再修改。

“为做细、做实环境整治方案,我们以花房村为例,在整治前的图片资料上标注整改意见,做成PPT,展示给大家提建议。”李昀说,之前走村入社时对“脏乱差”的地方现场提出的整改意见难免有片面性,就停留在了口头上,因此“返工率”比较高。如今以院坝会的形式开展工作更能体现基层工作的“包容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得到群众的积极认可。

村民唐寿明正在用楠竹编制栅栏 通讯员 伍凤秋 摄

院子漂亮了

村民参与成主力军

在花房村唐寿明家的院落里,今年72 岁的他正和邻居忙着用楠竹编织栅栏,院坝前的小菜园已经用楠竹栅栏围了一半。而这个如今充满“文艺气息”的小院子曾经堆放着凌乱的柴草。

现如今,柴草整齐的堆放在屋后,堂屋里新添了垃圾桶,门前的农具也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屋里。唐寿明指着新建的花台补充说到:“花台里已经种下了栀子,过段时间还可以种点别的花。”

村里鼓励大家先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整改,比如建花台,做栅栏,完了再根据实际情况给为大家补助材料钱。唐寿明告诉笔者,他家院落已被评为镇级示范点。

据悉,为充分调动百姓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该镇实行了“先整改,后补助”的奖补机制,对有模范作用的院落给予补助,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并向前一步当“引导员”,鼓励农户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垃圾、美化绿化院坝路口。

村民幸福了

交叉检查有干劲

“我们每月定期从各村抽选‘评委’,在实地考核并互相打分后进行排名。”李昀笑着谈到,为了凝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正能量,该镇积极探索新形式,通过交叉检查的形式,营造你追我赶的整治氛围,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由点到线到面。

“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排名,而是让大家更有动力。”李昀说,有的村因为得过“倒数第一”,反而更加努力地推进工作,排名让大家更有工作干劲了。交叉检查为各村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借鉴、分享的平台,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村两委的引领作用。

笔者了解到,天星寺镇自今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来,全镇垃圾清理、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得到了显著提升。新建和改造了216座农村卫生厕所,设立了2个镇级示范点、3个村级示范点,公路沿线110余户家禽散养问题得到了改善,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有了显著增强。

[责任编辑: 董霞]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