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让贫困户对“坐等扶贫”说“不” 江津四屏镇精准扶贫对症开方
华龙网12月11日18时讯(记者 岳芷亦 通讯员 冉秋蓉)今年以来,重庆江津四屏镇的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镇扶贫办通过与贫困户签订大米订购协议、开展各类种植培训、解决贫困对象工作问题、落实资金救助等实实在在的措施,找准致贫“病因”,开出精准扶贫“良方”。目前全镇又有34户137人摘下贫困户的帽子,扶贫攻坚战见成效。
“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我们只有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调查,才能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找准病因,对症下药。”重庆江津四屏镇人大负责人讲到。
据了解,四屏镇于2014年12月1日获批成立, 地处渝黔交界,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曾经的四面村被评为市级贫困村。目前,四屏镇贫困对象239户918名,已完成177户708名贫困对象脱贫,未脱贫62户210人。 虽然贫困人数逐渐减少,但为了让全镇人民真正早日实现脱贫,四屏镇人大办组织区镇人大代表利用院坝会、入户走访、微信群、QQ群等方式,实地察看贫困户家居状况,弄清贫困户致贫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将“病因”反馈到镇扶贫办,扶贫办对症下药开方子。
“今年收获不错啊,李大哥,瞧把你高兴得。”镇代表李梅走访到青堰村大月组的李红家,只见家里的石坝子上晒满了金灿灿的稻谷,李红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追赶着准备偷吃谷子的鸡群。“你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吗,李大哥,和你打招呼都不理人,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吧嗒吧嗒地抽着烟。”
“妹子,去年我那是愁的啊,虽然丰收了,但是愁销路啊,这不,多亏你们的建议,今年年初我就与街上岳凤伟自己经营的‘四屏亲戚’签订了合同,不管多少谷子我都不愁卖不出去了……”
电商平台给贫困户们带来了新希望。据悉,镇扶贫办在今年年初成功牵线农业公司、本地电商等平台,让他们与贫困户签定订购协议,贫困户只要将稻谷加工成大米,这些平台就会上门去收取,然后经过自己的包装再出售,这彻底解决了贫困户销售不出去的担忧。据了解,今年一共与100余户贫困户签订协议,共发展富硒水稻3000余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让贫困户真正实现脱贫,我们不是给他多少钱就能实现脱贫的,必须通过深入走访调查,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方可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镇人大代表、农服中心负责人在扶贫工作会上讲到。
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切断群众争当贫困户、不愿脱贫、坐等上门扶贫等消极源头,2018年镇扶贫办除了与贫困户签订发展富硒水稻的协议,还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为13名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对象就地开展农家乐经营、高山茶叶、富硒水稻、优质黑花生等种殖培训;依托镇内现有的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电商平台等,为256名有就业意愿和工作能力的贫困对象成功介绍工作;实现239户918名贫困对象城乡医疗保险和精准脱贫参保全覆盖,落实62户210名未脱贫对象临时救助3.1万元;成功为26名在校大学生申请学费减免15.6万元,积极争取扶贫集团帮扶资金,对274名贫困在校生进行资助;全面摸排四类对象现存危房户135户,其中67户纳入提前拆迁,57户实施危房改造,4户实施四屏敬老院集中安置,7户纳入还房安置,实现了四类人员住有所居;已纳入低保兜底贫困对象75户151人,主动通过动态管理为符合低保标准的贫困对象办理低保手续。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措施,让34户137人摘下贫困户的帽子,拟于2019年脱贫25户69人,2020年脱贫3户4人,最终实现全部脱贫,共同奔向美好生活。
“扶贫不会一蹴而就,我们在扶贫过程中一定根治他们的思想懒惰症,切断他们‘等靠要’、‘坐等上门扶贫’消极现象的源头。2019年我们还应加大力度,利用各种帮扶措施,让贫困户增长谋生技能,拓宽谋生渠道,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和信心,帮他们自觉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以精神脱贫带动物质脱贫,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镇人大负责人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