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群英荟】从国企员工到企业老板 异乡人创业三十四年扎根重庆
导航

【民营经济群英荟】从国企员工到企业老板 异乡人创业三十四年扎根重庆

来源:华龙网2018-12-14

华龙网12月14日13时30分讯(见习记者 单小筑 实习生 张雪莹)“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一个外乡人,创业三十余载,从对重庆人生地不熟,到打造重庆市著名商标。今(14)日,重庆吉能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松枢与记者聊起了其中的门道。 

吉能集团董事长陈松枢。受访者供图

国企辞职 从零开始

1984年,24岁的陈松枢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去往重庆的火车。

“父母说我折腾,不切实际。”陈松枢说,那时候刚在国企干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告诉家里人想辞职,去重庆下海经商。

陈松枢是浙江人,在来重庆之前当过兵、做过老师,最后落脚在国企当员工的时候,连他自己都差点以为生活就会这样稳定下来了。

“家里人虽然都不支持,但还好有朋友赞同我的想法,一直在鼓励我。”就这样,陈松枢带着向同学借的三百元钱,只身一人来到了重庆。

陈松枢到重庆的时候天还没亮,雾也没散去,他就坐在两路口的路边上,等这个城市苏醒。

“等到差不多早上6点钟,街上人才慢慢多了起来。”陈松枢说,那时候我问人家“二路口”附近有没有工厂,人家也听不懂,很多就摆摆手走了。后来我就问重庆哪有工厂,人家说杨家坪、石坪桥、石桥铺,哪都有。

“那时候我是想来推销五金的,坐车又怕错过了工厂,这样就失去了一次机会。“所以陈松枢就开始一个区一个区的走,一家厂一家厂的找,从早上六点一直走到晚上7点多。

之所以不远千里到重庆,陈松枢说,只是因为一位朋友告诉他重庆市场的发展很好。 

吉能电气所获奖项。受访者供图

蛰伏待机 终有成绩

刚来重庆的陈松枢并没有一开始就着急办公司,依旧还是走街串巷的卖五金、卖电器、做销售,从贸易起家。

“起初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不管能挣多少,只要有一线机会都不放过。”陈松枢说,当时谈过最小的一笔生意是18元,虽然成本就6元多,但还是可以赚个差价。”

1991年,陈松枢的老乡南存辉创办正泰公司,陈松枢成为了正泰最早的代理商之一。

“做了七八年贸易代理后,发现该代理产品的市场潜力很大。”陈松枢说,我觉得这东西我也能做,所以就准备开始做公司了。

直到2002年,当陈松枢认为自己的经验、资金、技术、渠道都已经成熟后,才决定开始创办实体。

“那时我很多老乡都去投资房地产了,但我觉得我要做自己擅长的事。”2002年,陈松枢成立了重庆吉能电气有限公司,进入自己最熟悉的工业电气领域。

从1984年到2002年,十八年的沉淀,让陈松枢在重庆的工业电气领域越做越好。

如今,重庆吉能电气集团是一家集贸易、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电力安装、售电、代维护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30多项专利技术和多个高新技术产品,通过资产组合和生产复合经营为纽带,组成了以从事制造和销售高低压开关柜、箱式变电站、电缆桥架、母线槽和10kv干式和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等30多个品种的输配电设备的现代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钢铁、石化、港口、轨道交通、通讯及建筑地产行业,销往全国各地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量力而行 做自己能做的事

不论市场是否繁荣,不论各个行业的投资热潮如何轮番掀起,陈松枢都从容地做着自己能做的事。

“我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也知道自己能做多少事。”陈松枢说,我觉得做企业应该更加专注自己擅长的产业,量力而行,从创业到现在,一直稳扎稳打,如果各方面的资源都不匹配,我是不会冒然前进的。

如今,吉能电气集团在工业电气行业转型升级问题上也选择了一条看似要比别人慢很多的路。

“像我们这样的传统产品,属于基础工业,但我相信做的好也可以活下来。”陈松枢告诉记者,为了更好的实现转型升级,吉能电气集团和重庆大学成立了联合研究院,希望用新的技术平台支撑企业的转型。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民营经济群英荟】从国企员工到企业老板 异乡人创业三十四年扎根重庆

2018-12-14 13:39:48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12月14日13时30分讯(见习记者 单小筑 实习生 张雪莹)“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一个外乡人,创业三十余载,从对重庆人生地不熟,到打造重庆市著名商标。今(14)日,重庆吉能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松枢与记者聊起了其中的门道。 

吉能集团董事长陈松枢。受访者供图

国企辞职 从零开始

1984年,24岁的陈松枢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去往重庆的火车。

“父母说我折腾,不切实际。”陈松枢说,那时候刚在国企干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告诉家里人想辞职,去重庆下海经商。

陈松枢是浙江人,在来重庆之前当过兵、做过老师,最后落脚在国企当员工的时候,连他自己都差点以为生活就会这样稳定下来了。

“家里人虽然都不支持,但还好有朋友赞同我的想法,一直在鼓励我。”就这样,陈松枢带着向同学借的三百元钱,只身一人来到了重庆。

陈松枢到重庆的时候天还没亮,雾也没散去,他就坐在两路口的路边上,等这个城市苏醒。

“等到差不多早上6点钟,街上人才慢慢多了起来。”陈松枢说,那时候我问人家“二路口”附近有没有工厂,人家也听不懂,很多就摆摆手走了。后来我就问重庆哪有工厂,人家说杨家坪、石坪桥、石桥铺,哪都有。

“那时候我是想来推销五金的,坐车又怕错过了工厂,这样就失去了一次机会。“所以陈松枢就开始一个区一个区的走,一家厂一家厂的找,从早上六点一直走到晚上7点多。

之所以不远千里到重庆,陈松枢说,只是因为一位朋友告诉他重庆市场的发展很好。 

吉能电气所获奖项。受访者供图

蛰伏待机 终有成绩

刚来重庆的陈松枢并没有一开始就着急办公司,依旧还是走街串巷的卖五金、卖电器、做销售,从贸易起家。

“起初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不管能挣多少,只要有一线机会都不放过。”陈松枢说,当时谈过最小的一笔生意是18元,虽然成本就6元多,但还是可以赚个差价。”

1991年,陈松枢的老乡南存辉创办正泰公司,陈松枢成为了正泰最早的代理商之一。

“做了七八年贸易代理后,发现该代理产品的市场潜力很大。”陈松枢说,我觉得这东西我也能做,所以就准备开始做公司了。

直到2002年,当陈松枢认为自己的经验、资金、技术、渠道都已经成熟后,才决定开始创办实体。

“那时我很多老乡都去投资房地产了,但我觉得我要做自己擅长的事。”2002年,陈松枢成立了重庆吉能电气有限公司,进入自己最熟悉的工业电气领域。

从1984年到2002年,十八年的沉淀,让陈松枢在重庆的工业电气领域越做越好。

如今,重庆吉能电气集团是一家集贸易、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电力安装、售电、代维护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30多项专利技术和多个高新技术产品,通过资产组合和生产复合经营为纽带,组成了以从事制造和销售高低压开关柜、箱式变电站、电缆桥架、母线槽和10kv干式和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等30多个品种的输配电设备的现代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钢铁、石化、港口、轨道交通、通讯及建筑地产行业,销往全国各地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量力而行 做自己能做的事

不论市场是否繁荣,不论各个行业的投资热潮如何轮番掀起,陈松枢都从容地做着自己能做的事。

“我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也知道自己能做多少事。”陈松枢说,我觉得做企业应该更加专注自己擅长的产业,量力而行,从创业到现在,一直稳扎稳打,如果各方面的资源都不匹配,我是不会冒然前进的。

如今,吉能电气集团在工业电气行业转型升级问题上也选择了一条看似要比别人慢很多的路。

“像我们这样的传统产品,属于基础工业,但我相信做的好也可以活下来。”陈松枢告诉记者,为了更好的实现转型升级,吉能电气集团和重庆大学成立了联合研究院,希望用新的技术平台支撑企业的转型。

[责任编辑: 石月]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