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盘活“人地钱”合奏乡村振兴曲
华龙网11月27日21时讯(记者 余春兰)日前,《梁平区强化“人”“地”“钱”统筹,破解乡村发展瓶颈》被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通报表扬!
梁平是如何做好通盘统筹的?今(27)日,华龙网记者带着问题去寻找梁平的“厉害”之处。透过竹山镇猎神村等村庄的蝶变故事,仿佛看到人、地、钱宛如跳动的音符,经不同的排列方式,奏响出华丽的乡村振兴曲。
“三百”人才 进村献力
茫茫青山,悠悠竹海,数栋石墙屹立,中国风跃然眼前。但这并不是画,而是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的梦溪湉园民宿。昨日,民宿正式开业迎客。
当天,民宿负责人陈宗明忙碌并快乐着。这个在外打拼近30年的男子,早在江苏苏州有了一席之地。可这一年来,他把公司相关业务委托给亲信管理,自己则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梦溪湉园。
“我是梁平人,就是这个地方(猎神村)的人,想回来带着村民一起干。”说起“这个地方”,陈宗明加重了语气。
既然选择,就要努力做好。由此,近段时间,陈宗明基本都住在了梁平。
在梁平,如陈宗明一样,成功不忘反哺家乡的故事还有很多。
梁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为解决基层的“人才之渴”,梁平实施了“三百”人才行动,选派100名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选派100名规划师、教师、律师、医生等专业人才服务农村,回引100名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致力脱贫攻坚、历练年轻干部。”
该区乡村振兴办数据显示,今年一年,梁平便选派75名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选派148名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服务农村,回引167名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投身乡村振兴。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170家,解决农业产业“谁来做”的问题。
同时,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开展“乡村振兴·党员在行动”“护绿水青山·做合格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坚持夯实基层基础,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创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319所,全面开展好家风·孝雅善活动,以文“化”人助推乡村振兴。
多方式流转 土地增效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项目作为载体。这毋庸置疑。可如何利用土地吸引产业?梁平有着自己的实验。
“村民将土地扭转给村上,村上再扭转给企业,没有中间差价。”猎神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宗寿坦言,“没有中间差”,是为了更好的吸引企业前来投资。
以竹为媒,对外招商。目前该村流转土地的500余亩,已引进梦溪湉园、大梨坝民俗村、猎神居等项目。
“猎神村的做法为直接流转。”梁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有的地方会从村民手中流转出来,再进一步打造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溢价招商。溢出部分可壮大集体经济。
溢价与否,是不同地方之间的流转方式不同。而一个村社的一小片土地,也会有两种流转方式。
以梦溪湉园项目为例,220亩的土地涉及猎神村第四村民小组的150户村民。其中约100户村民选择了直接现金补偿,约50户村民选择将补偿金作为股金参与分红。
陈宗寿告诉记者,在外打工的,会选择前者;而在家的会选择后者,因为能参与务工、管理等,更能看见效益。“偶尔有几个特例,但普遍上是存在这样一个规律的。”
村民的补偿款,则由陈宗明方负责,村委会参与监督发放。
与此同时,梁平区还推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林地、荒山、山坪塘等农村集体可经营性资产估价,并按人头确定平均股份,然后将这些资源打包出租,对外招商。
目前,梁平区完成了318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些农村集体可经营性资产估价总值达17.5亿元,78万余人有了农民股民身份,人均股份2000多元。
梁平区还在继续试点承包地有偿退出探索,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和制度。
直补变贴息 撬动资金
临近年关,星桥镇河井村九组的村民金贤斌比以前更忙,也更有干劲了。
曾是建卡贫困户的他,前两年,在政府的帮扶下经营了一小鱼塘。今年上半年,想扩大规模,可“缺钱”,犯了愁。而后,相关部门为他申请了5万元贴息贷款。
“钱到位后,我把鱼塘的基础设施改善了,多投了鱼苗,剩余的钱种了果树,并养林下土鸡,未来生活会更好的。”金贤斌说他只需在三年内还清5万元即可,不需要任何利息。
金贤斌的贷款属扶贫小额信贷,着重解决贫困户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等问题。今年该区约有2000户贫困户与金贤斌一样受益。
但农村发展,远不能只注重帮扶贫困户,还得帮助更多的市场主体。
记者了解到,为避免资金投入不足制约农村发展,梁平区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改直接补贴为贴息、担保等方式,缓解农业发展的资金压力。
“同样是20万元资金,过去直接作为补贴,能发挥作用的就是20万元,甚至还要缩水。现在,作为贴息,支持农业发展,撬动金融资金500万元以上,作用远远大于20万元。”据介绍,梁平区一年贴息500万元,撬动了7500万元的金融资金服务农村发展。
同时,梁平区还创新推出两个金融产品:一是项目贷,只要农业项目施工单位持有项目补助文件或中标合同,就能在一周内贷出现金,为项目实施提高资金保障;二是一二三产业融合贷款,支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鼓励企业向二三产业拓展。
近年来,梁平区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2亿元投入乡村建设,改直接补贴为贴息、担保、保险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12亿元;创新农业EPC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4.45亿元;创新经营权抵押、项目贷等金融产品,撬动金融机构投入6.4亿元;参加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0.65亿元。
全域统筹 效果连连看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最直观的表现方式之一。
猎神村以竹兴村,以竹富民,盘活了闲置土地,鼓起了村民腰包,焕发了蓬勃生机。
可以说,猎神村是独一无二的,地处旅游景区,村内竹资源丰富,深耕“竹文化”,找到了兴村致富“钥匙”。
但也可说,猎神村是不足为奇的,因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统筹资源要素,越来越多的村庄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图”。
合兴镇龙潭村,“柚”见乡愁,智汇田园。通过深加工等产业链发展,制造出一起起非凡“柚惑”,柚农亩均纯收入稳定在5000-10000元。
礼让镇的“川西渔村”,园区面积达11000余亩,年孵化各类鱼苗10亿尾,生产水产品1.5万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超过6亿元,是全市唯一以渔业为主的农业科技园。
……
柚、竹、渔三大产业,是梁平发展产业的“牛鼻子”,但并不是全部。
相关负责人介绍,梁平区布局了“一带三园三镇五村”(即龙溪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龙溪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竹产业园、绿色食品加工园,三个市级示范镇,五个市级示范村)试点示范的产业“棋盘”,既谋长远又看近期,既推进整体又抓点带面。
“农村发展需要经济支撑,还需要人文素质和精神面貌提升。”梁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梁平把绿水青山的高颜值转化为乡村振兴“核心竞争力”,百里竹海就是美丽资源“变现”最好的例子。
同时,梁平还实施龙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鱼米飘香”美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农村焕然一新。
通盘统筹的结果,还有“数据果”:今年上半年,梁平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6:1,分别低于全国2.77:I和全市2.66:1的水平,城乡融合发展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