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巫溪清泉村2018年“摘帽”了 村民脱贫秘诀就是勤快
导航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巫溪清泉村2018年“摘帽”了 村民脱贫秘诀就是勤快

来源:华龙网2019-01-01

华龙网1月1日11时讯(记者 冉长军)杨元富有想法,为了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他种起了中药材、清脆李。他脱贫有秘诀,勤快二字常挂嘴边。

元旦前的一场大雪,让重庆市巫溪县披上了银装,气温骤降,当不少人都依赖在火炉边取暖时,居住在巫溪县通城镇清泉村的杨元富却闲不住;

每当雪停他就跑到田地里瞧瞧他种植的李子树,再他看来做好冬季管护才能为来年的收成打好基础;

回到家又时不时看看刚收回来的中药材前胡,而他家的前胡却比邻居们种植的好很多,前胡长势好他自己总结的一个秘诀就是勤快;

这两年,在家种地也有不错的收入,杨元富也早早地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也正是他的勤快还成了通城镇清泉村脱贫的示范户;

在过去的2018年,清泉村全力以赴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实现整村脱贫销号目标。

脱贫示范户牌匾挂在杨元富家的最显眼的位置。记者 冉长军 摄

他种的前胡个头大邻居都羡慕

从巫溪县城驱车30分钟,沿着前往兰英大峡谷景区的柏油路,刚步入通城镇便是清泉村。

车在半山腰上行走,窗外便是另一番风景,阡陌纵横的农村公路,依山而建的房屋看上去就好似一幅美丽乡村图。

在清泉村“第一书记”梅荣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该村脱贫示范户杨元富的家里。

气温只有2度,邻居们都在家里围着炉火不愿出门,就更别说下地干活了,但杨元富一大早安顿好86岁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后,便出门干活了。

大门敞开着,堂屋里还有刚收回的前胡晾晒着,家里生着煤火却无人问津,家门口还有近一亩长势正好的中药材前胡未收回家。

梅荣在村子里寻找了一圈才找到杨元富,得知在地里干活记者也随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找到了他。

“修剪一下树枝,顺便分一下枝,过几天再管护,树枝都朝上会影响来年挂果。”杨元富边给李子树剪枝边跟记者聊了起来。

杨元富正在修剪清脆李树枝。记者 冉长军 摄

杨元富说,3年前在村里的帮扶下开始尝试种植清脆李,目前已经种植了9.5亩地,“刚种第一年就挂果了,由于技术没跟上前两年没有管护好所有挂果量不大。”

站在杨元富的李子园里,杨元富家的李子树已有近2米多高,相比邻居家的李子树他家的李子树长势算最好的了。李子树长势好,还要从杨元富平时的养护说起。

“我经常挑粪水一颗一颗浇,再在李子树地里种前胡,这样一块地就可以种两样,又可以增加收入,中药材的种植面积也扩大了。”杨元富说。

而说到他家的前胡,周边邻居都很是羡慕,因为杨元富种的前胡个头大,一块边角地就可以收一大背篓,“今年前胡收成还可以,地里还可以收几百斤。如果每斤能卖到20元,还可以赚几千元。”杨元富说。

峡谷深处寻找致富的苗子

杨元富种中药材技术好,周围邻居都知道,但对于杨元富来说,前胡还只是种植中药材的一小部分,在他家还藏着另一种昂贵的中药材海螺七(又名:七叶一枝花)。

杨元富告诉记者,两年前一次偶然机会从网上得知,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的名贵的海螺七,又从当地老中医口中得知兰英大峡谷就生长的这种药材。“行情好的话干的可以卖到800多元1公斤,这就是个发家致富的好法子。”

这样看来,杨元富又有了一个商机种植海螺七,他找到镇上的老中医,再根据网上照片对比,开始深入到兰英大峡谷内去寻找海螺七。

长势正好的前胡。记者 冉长军 摄

半个月的时间,杨元富每天背着绳索和镰刀钻进峡谷深处,面对百米悬崖杨元富也不畏惧,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就找到了10几颗海螺七回家。

杨元富说,海螺七这种中药材属于稀少,所以卖的价格就高。同时海螺七对生长环境还有很高的要求。

“最开始弄回来就种在田地里,一直不见长。再网上查,也向相关专家请教,最后才知道这种植物怕光。”杨元富又立即将地里的“宝贝”搬回家,并且用专门的培植土种植,弄到家里养以后没想到海螺七的长势特别快,没过多久就开花了并且还培育出新的种苗。“卖种苗都卖了几千块,看来有搞头。”杨元富说。

看着杨元富在致富方面如此有想法,镇里村里都鼓励他,让他能带动周边邻居一起发家致富。“只要政府有需要,乡亲们想学,这些技术我都毫不保留的教给大家。”杨元富笑着说。

采访中,杨元富不善言辞,而每每说到在脱贫上的有何秘诀,再他看来只有人勤快就不会富不起来。杨元富47岁,三个孩子,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女儿和妻子在外务工,作为家里的顶梁柱选择留在家里照看86岁的老母亲和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小儿子。

刚收回家的前胡个头比邻居家的都要大。记者 冉长军 摄

一年下来,杨元富凭着种植中药材能收入1万多元,加上养的肥猪又卖了1万多元,妻子和女儿务工也能存个1万多,家里不再贫困,同时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现在政策这么好了,一切都在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如果还不勤快就只好穷一辈子了。”杨元富说。

百姓想不到的政府都提前做了

杨元富只是通城镇清泉村近年来在脱贫攻坚上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那么在过去的2018年,清泉村在脱贫攻坚上又下了那些功夫呢?这一份答卷就是一个完美的回答。

清泉村位于通城镇西北部,分别距巫溪县城1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7.5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074.5亩,林地面积6712亩,辖6个村民小组,702户1892 人,建卡贫困户150户443人(脱贫户133户396人、贫困户17户47人)。贫困发生率2.56%。

每个季节走在清泉村的田间地头都是不一样的景象,处处可见种植成片的前胡、清脆李和烤烟,村民忙碌的身影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目前清泉村栽植清脆李3000亩,中药材300亩,烟叶300亩,蔬菜400亩,拥有专业合作社1个、烤烟种植场5个。“现在日子好过了,只有我们老百姓想不到的,政府都会提前帮忙想到好办法。”刚脱贫的村民刘中波说。

其实,在抓产业发展的同时,“百姓要脱贫致富,基础配套设施是关键,所以在狠抓项目落地的同时,首先就抓民生项目落地,推进水、电、路、讯、网等基础工程建设,让百姓切切实实享受到便利。”梅荣对记者说。

同时,清泉村还着力“一村一品”发展扶贫产业。结合“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脱贫思路, 68KW(集体35 KW、贫困户33 KW)光伏发电站两年产生效益43678.6元、11个贫困户享受分红1195.7元。

通城镇党委书记王兵告诉记者,下一步清泉村将重点围绕“3+N”长短产业、志智双扶等工作,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提升文明程度。“不仅是清泉村要在2020年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也是整个通城镇的目标,这也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基础。”王兵对记者说。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巫溪清泉村2018年“摘帽”了 村民脱贫秘诀就是勤快

2019-01-01 11:19:21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1月1日11时讯(记者 冉长军)杨元富有想法,为了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他种起了中药材、清脆李。他脱贫有秘诀,勤快二字常挂嘴边。

元旦前的一场大雪,让重庆市巫溪县披上了银装,气温骤降,当不少人都依赖在火炉边取暖时,居住在巫溪县通城镇清泉村的杨元富却闲不住;

每当雪停他就跑到田地里瞧瞧他种植的李子树,再他看来做好冬季管护才能为来年的收成打好基础;

回到家又时不时看看刚收回来的中药材前胡,而他家的前胡却比邻居们种植的好很多,前胡长势好他自己总结的一个秘诀就是勤快;

这两年,在家种地也有不错的收入,杨元富也早早地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也正是他的勤快还成了通城镇清泉村脱贫的示范户;

在过去的2018年,清泉村全力以赴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实现整村脱贫销号目标。

脱贫示范户牌匾挂在杨元富家的最显眼的位置。记者 冉长军 摄

他种的前胡个头大邻居都羡慕

从巫溪县城驱车30分钟,沿着前往兰英大峡谷景区的柏油路,刚步入通城镇便是清泉村。

车在半山腰上行走,窗外便是另一番风景,阡陌纵横的农村公路,依山而建的房屋看上去就好似一幅美丽乡村图。

在清泉村“第一书记”梅荣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该村脱贫示范户杨元富的家里。

气温只有2度,邻居们都在家里围着炉火不愿出门,就更别说下地干活了,但杨元富一大早安顿好86岁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后,便出门干活了。

大门敞开着,堂屋里还有刚收回的前胡晾晒着,家里生着煤火却无人问津,家门口还有近一亩长势正好的中药材前胡未收回家。

梅荣在村子里寻找了一圈才找到杨元富,得知在地里干活记者也随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找到了他。

“修剪一下树枝,顺便分一下枝,过几天再管护,树枝都朝上会影响来年挂果。”杨元富边给李子树剪枝边跟记者聊了起来。

杨元富正在修剪清脆李树枝。记者 冉长军 摄

杨元富说,3年前在村里的帮扶下开始尝试种植清脆李,目前已经种植了9.5亩地,“刚种第一年就挂果了,由于技术没跟上前两年没有管护好所有挂果量不大。”

站在杨元富的李子园里,杨元富家的李子树已有近2米多高,相比邻居家的李子树他家的李子树长势算最好的了。李子树长势好,还要从杨元富平时的养护说起。

“我经常挑粪水一颗一颗浇,再在李子树地里种前胡,这样一块地就可以种两样,又可以增加收入,中药材的种植面积也扩大了。”杨元富说。

而说到他家的前胡,周边邻居都很是羡慕,因为杨元富种的前胡个头大,一块边角地就可以收一大背篓,“今年前胡收成还可以,地里还可以收几百斤。如果每斤能卖到20元,还可以赚几千元。”杨元富说。

峡谷深处寻找致富的苗子

杨元富种中药材技术好,周围邻居都知道,但对于杨元富来说,前胡还只是种植中药材的一小部分,在他家还藏着另一种昂贵的中药材海螺七(又名:七叶一枝花)。

杨元富告诉记者,两年前一次偶然机会从网上得知,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的名贵的海螺七,又从当地老中医口中得知兰英大峡谷就生长的这种药材。“行情好的话干的可以卖到800多元1公斤,这就是个发家致富的好法子。”

这样看来,杨元富又有了一个商机种植海螺七,他找到镇上的老中医,再根据网上照片对比,开始深入到兰英大峡谷内去寻找海螺七。

长势正好的前胡。记者 冉长军 摄

半个月的时间,杨元富每天背着绳索和镰刀钻进峡谷深处,面对百米悬崖杨元富也不畏惧,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就找到了10几颗海螺七回家。

杨元富说,海螺七这种中药材属于稀少,所以卖的价格就高。同时海螺七对生长环境还有很高的要求。

“最开始弄回来就种在田地里,一直不见长。再网上查,也向相关专家请教,最后才知道这种植物怕光。”杨元富又立即将地里的“宝贝”搬回家,并且用专门的培植土种植,弄到家里养以后没想到海螺七的长势特别快,没过多久就开花了并且还培育出新的种苗。“卖种苗都卖了几千块,看来有搞头。”杨元富说。

看着杨元富在致富方面如此有想法,镇里村里都鼓励他,让他能带动周边邻居一起发家致富。“只要政府有需要,乡亲们想学,这些技术我都毫不保留的教给大家。”杨元富笑着说。

采访中,杨元富不善言辞,而每每说到在脱贫上的有何秘诀,再他看来只有人勤快就不会富不起来。杨元富47岁,三个孩子,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女儿和妻子在外务工,作为家里的顶梁柱选择留在家里照看86岁的老母亲和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小儿子。

刚收回家的前胡个头比邻居家的都要大。记者 冉长军 摄

一年下来,杨元富凭着种植中药材能收入1万多元,加上养的肥猪又卖了1万多元,妻子和女儿务工也能存个1万多,家里不再贫困,同时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现在政策这么好了,一切都在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如果还不勤快就只好穷一辈子了。”杨元富说。

百姓想不到的政府都提前做了

杨元富只是通城镇清泉村近年来在脱贫攻坚上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那么在过去的2018年,清泉村在脱贫攻坚上又下了那些功夫呢?这一份答卷就是一个完美的回答。

清泉村位于通城镇西北部,分别距巫溪县城1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7.5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074.5亩,林地面积6712亩,辖6个村民小组,702户1892 人,建卡贫困户150户443人(脱贫户133户396人、贫困户17户47人)。贫困发生率2.56%。

每个季节走在清泉村的田间地头都是不一样的景象,处处可见种植成片的前胡、清脆李和烤烟,村民忙碌的身影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目前清泉村栽植清脆李3000亩,中药材300亩,烟叶300亩,蔬菜400亩,拥有专业合作社1个、烤烟种植场5个。“现在日子好过了,只有我们老百姓想不到的,政府都会提前帮忙想到好办法。”刚脱贫的村民刘中波说。

其实,在抓产业发展的同时,“百姓要脱贫致富,基础配套设施是关键,所以在狠抓项目落地的同时,首先就抓民生项目落地,推进水、电、路、讯、网等基础工程建设,让百姓切切实实享受到便利。”梅荣对记者说。

同时,清泉村还着力“一村一品”发展扶贫产业。结合“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脱贫思路, 68KW(集体35 KW、贫困户33 KW)光伏发电站两年产生效益43678.6元、11个贫困户享受分红1195.7元。

通城镇党委书记王兵告诉记者,下一步清泉村将重点围绕“3+N”长短产业、志智双扶等工作,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提升文明程度。“不仅是清泉村要在2020年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也是整个通城镇的目标,这也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基础。”王兵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 邓胜男]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