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互联网+”晒事,让“炫技”更潮范儿
导航

记者手记:“互联网+”晒事,让“炫技”更潮范儿

来源:华龙网2019-01-01

近日,由市总工会举办的2018年重庆市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落下帷幕,持续半年、40多万人次参与的竞赛活动,从“诞生”开始便备受关注;有媒体报道提到,活动开展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100亿元,效果显著。但,活动留给笔者最深刻的却是赛事引入互联网,将“赛事”通过网上展示、网上练兵、网上互动等平台“晒”出来,增添了“潮范儿”,为技能竞赛活动注入了新内涵。

首先,“互联网+”的概念与传统的劳动和技能竞赛相结合,是展示单位文化的一个新平台。例如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不仅将活动通过市总工会的平台“赛出来”,还“晒”文物修复、田野勘探、考古的过程图,既展示了活动本身,也展示了活动背后的故事。

又以机械、化工行业为例,因行业特殊性,平常对外的企业战略报道比较少,但借助工会活动平台,平日里只会注重埋头苦干的职工会,将对企业更加了解,进而增添归属感与自豪感,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份巨大的收获。

其次,“互联网+”的概念与传统的劳动和技能竞赛相结合,是鼓励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一种新形式。因赛事活动层层选拔,每一个人、每一次比赛都会记录在“网”。无形之中,“走走过场”“形式形式”的想法将无处遁形。大家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将“劲头”汇集成强大的合力,助力发展。

这不是笔者的意象,而是实实在在的案例。如“渭沱电厂提前完22天成发电任务” “三江公司: “最美女工”推动创造千万产值”等等。

再次,“互联网+”的概念与传统的劳动和技能竞赛相结合,是展示劳模精神,发挥劳模示范带动的有效“吸铁石”。通过网上展示,身边的榜样被发现、推广,进而带动更多的劳动者。重庆市环卫集团杨菊平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酯交换工序工艺优化”,节约增效900万元;恩力吉公司借劳模工作室,齐心协力技术革新,变废为宝,每年省下500万元,将企业这首船更好更健康的向前行驶。

借助网络手段,举行劳动技能竞赛,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新工作室的先进团队和优秀个人,动员更多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引导广大职工增强主动性、发挥创造性,以“当好主人翁”心态,积极 “建功新时代”,此次市总工会作了探索,70多万的点赞量,企业职工的学习劲,及各项数值,都是最好的肯定方式。

但今年是第一次借用“网络”,若要真正做成有影响力的大品牌,仍有一些可以改善。比如,网络再进一步“缩小”到“指尖”客户端,让互动更为方便;精彩赛事是否可以邀请市民朋友参观欣赏,让“非专业人”了解感受“专业事”的激情;挖掘更多平凡人爱岗敬业的故事……期待今年的“互联网+”,像春天撒下的种子,假以时日,灿烂丰收! 

(文/余春兰)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记者手记:“互联网+”晒事,让“炫技”更潮范儿

2019-01-01 16:21:04 来源:

近日,由市总工会举办的2018年重庆市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落下帷幕,持续半年、40多万人次参与的竞赛活动,从“诞生”开始便备受关注;有媒体报道提到,活动开展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100亿元,效果显著。但,活动留给笔者最深刻的却是赛事引入互联网,将“赛事”通过网上展示、网上练兵、网上互动等平台“晒”出来,增添了“潮范儿”,为技能竞赛活动注入了新内涵。

首先,“互联网+”的概念与传统的劳动和技能竞赛相结合,是展示单位文化的一个新平台。例如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不仅将活动通过市总工会的平台“赛出来”,还“晒”文物修复、田野勘探、考古的过程图,既展示了活动本身,也展示了活动背后的故事。

又以机械、化工行业为例,因行业特殊性,平常对外的企业战略报道比较少,但借助工会活动平台,平日里只会注重埋头苦干的职工会,将对企业更加了解,进而增添归属感与自豪感,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份巨大的收获。

其次,“互联网+”的概念与传统的劳动和技能竞赛相结合,是鼓励广大职工爱岗敬业的一种新形式。因赛事活动层层选拔,每一个人、每一次比赛都会记录在“网”。无形之中,“走走过场”“形式形式”的想法将无处遁形。大家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将“劲头”汇集成强大的合力,助力发展。

这不是笔者的意象,而是实实在在的案例。如“渭沱电厂提前完22天成发电任务” “三江公司: “最美女工”推动创造千万产值”等等。

再次,“互联网+”的概念与传统的劳动和技能竞赛相结合,是展示劳模精神,发挥劳模示范带动的有效“吸铁石”。通过网上展示,身边的榜样被发现、推广,进而带动更多的劳动者。重庆市环卫集团杨菊平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酯交换工序工艺优化”,节约增效900万元;恩力吉公司借劳模工作室,齐心协力技术革新,变废为宝,每年省下500万元,将企业这首船更好更健康的向前行驶。

借助网络手段,举行劳动技能竞赛,大张旗鼓地宣传创新工作室的先进团队和优秀个人,动员更多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引导广大职工增强主动性、发挥创造性,以“当好主人翁”心态,积极 “建功新时代”,此次市总工会作了探索,70多万的点赞量,企业职工的学习劲,及各项数值,都是最好的肯定方式。

但今年是第一次借用“网络”,若要真正做成有影响力的大品牌,仍有一些可以改善。比如,网络再进一步“缩小”到“指尖”客户端,让互动更为方便;精彩赛事是否可以邀请市民朋友参观欣赏,让“非专业人”了解感受“专业事”的激情;挖掘更多平凡人爱岗敬业的故事……期待今年的“互联网+”,像春天撒下的种子,假以时日,灿烂丰收! 

(文/余春兰)

[责任编辑: 邓胜男]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