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从巴国古都到榨菜之都 一碟小菜书写的大文章
导航

​涪陵:从巴国古都到榨菜之都 一碟小菜书写的大文章

来源:华龙网2019-01-08

核心提示:

涪陵榨菜诞生距今已有1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推陈出新,与德国甜酸甘蓝、欧洲酸黄瓜同列为世界三大名腌菜。

今(8)日,首届中国重庆.涪陵榨菜产业博览会开幕。为此,本网从涪陵榨菜起源、文化底蕴、发展现状、未来远景等方面进行深度报道,以飨广大网友。

满山遍野的青菜头成为一道绿色的风景。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涪陵榨菜的起源:巴菹腌制木箱压榨

涪陵榨菜源于古代巴人的生产劳作。

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国先王陵墓多在枳”(今重庆涪陵)。巴国开国之君廪君率部落沿夷水(今湖北恩施清江)而上进入川东,最初的都城设在涪陵。涪陵因此成为巴国古都。

巴人先祖食翡翠头(现称青菜头)由来已久,据传远古时候有巴人名菹,善庖厨。他最先发现用制盐的卤罐盛鱼,能令鱼肉不腐。就大胆尝试将易腐烂的食物如野菜、兽肉等皆以盐涂抹,依然久放不腐。

巴菹将野生翡翠头依法渍盐,其味鲜美,嫩脆,妙于其他,一时间广为流传,成为巴人的主要食物,这便是腌菜的雏形。巴菹被视为腌菜的祖先,他创制的腌菜也被命名为“菹”。

周朝时,腌菜与珍稀奇味并列为上流社会的特贡食品。“菹”在原始商品交换中传入蜀、楚、秦等国,成为比盐价值更高的产品,这促使巴人开始了原始的腌菜产业化生产。巴菹腌制法也渐渐沿峡江流传开来。据传楚湘之地的泡椒即是在巴菹基础上再创。

村民们正在剥青菜头。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其后,巴人在“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明了以翡翠头为原料的泡菜、干咸菜等,巴人的饮食文化元素得以千年传承。

清朝光绪年间,涪陵的腌菜已经相当有名,精明的生意人大规模经营腌菜生意,远销中国各省,腌制之法也逐渐丰富多彩。

1898年,涪陵的青菜头获得大丰收,一家名为“荣昌园”的酱腌菜商行仓库内,翡翠头推积如山,人力、物力难以加工,大师傅尝试用巴菹腌制法,将翡翠头全部制成腌菜。

谁料众人一尝,竟别具风味。之后,大师傅尝试在初腌过后用压豆腐的木箱榨取盐水,使重量减轻便于运输。不料压榨后的翡翠头较之前更加脆口,遂把经过木箱压榨出盐水后的腌菜叫做“榨菜”,销往沿海各省,获利十分可观。不久,有生意人将其运往南洋各地,迅速形成产业化。

1898年被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年,涪陵榨菜诞生。

涪陵青菜头通过江风脱水。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涪陵榨菜的文化:入列国家非遗名录

涪陵榨菜因巴菹而生,因巴文化而繁荣。

历经千年演变,榨菜文化与巴枳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易理文化一道,构筑成涪陵四大传统文化。

唐代的“诗仙”李白曾游历至涪陵,留下“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的诗句。

李白对榨菜情有独钟,曾吟诗赞赏:“三峡神女巧作菜,鲜香脆嫩土中栽,饮酒无需鱼和虾,唯有榨菜斗酒来。”

相传,李白在涪陵期间,曾让船上的厨子用榨菜和香料创造了涪陵榨菜鱼。这道美食传承至今,成为涪陵人餐桌上的“最爱”。

如今,在涪陵李渡长江大桥北桥头快速干道与前往李渡老街的相连道路旁,还有李白石雕塑像,以此铭记李白曾在此地渡长江而得名。

涪陵榨菜的传统手工工艺----压榨过程。记者 李天春 摄

涪陵榨菜渊源流长,历经120年的岁月洗礼,普通的农业劳作衍生出的榨菜文化已经得到认可。

2008年,涪陵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2018年5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单,涪陵辣妹子集团“掌门人”万绍碧榜上有名。

涪陵榨菜集团在包装“乌江”榨菜品牌过程中,也非常注重榨菜文化的发掘,将“中国红”国粹精品形象作为榨菜产品包装的主色调,通过文化植入提升榨菜品质,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涪陵榨菜的传统手工工艺----伴料过程。记者 李天春 摄

涪陵榨菜的现状:带动六十万人增收

文化的浸润,为涪陵榨菜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江北街道李寺村是涪陵青菜头的核心生产地,漫山遍野的青菜头长势喜人,成为冬天里靓丽的绿色风景。

李寺村的村民们种植青菜头可谓世代相传。自从涪陵榨菜诞生之后,家家户户种植青菜头从无间断。

小小青菜头,给村民们带来可观的收入。

卢嘉庆是李寺村的种植大户。2018年,他种植的60亩青菜头,卖了20万元。除去人工费用和有机肥成本,有近15万元的纯利润。

类似卢嘉庆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

到目前为止,涪陵青菜头种植面积达72万亩,居全国第一,带动了60万人增收致富。除此之外,青菜头的种植还延伸到垫江、南川、长寿等区县,成为扶贫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二十年前,涪陵榨菜主要采取的是手工化小作坊生产。

2001年,涪陵榨菜集团通过国际招标,与德国设备制造商合作研制出国内第一条全自动充氮气保鲜榨菜生产线,正式走上传统产业的机械化改造之路。

如今,涪陵榨菜集团通过现代化的制作工艺,收购了涪陵25万亩的青菜头,保证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益。

涪陵榨菜集团的现代化的生产车间。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涪陵榨菜的未来:建成世界榨菜之乡

小菜一碟大文章,涪陵榨菜书写着腌菜的千年传奇。

2017年12月,在中国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公示名单上,涪陵青菜头榜上有名。

2018年7月,涪陵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涪陵榨菜的美味香漂万里,席卷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重庆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东南亚国家、欧美的华人喜欢吃榨菜,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涪陵榨菜集团看中这一点,2017年成立了国际贸易部,专门拓展海外市场,充满自信地要让涪陵榨菜走出国门。

涪陵是座用榨菜垒起来的城市。

目前,涪陵榨菜产业拥有“涪陵榨菜、Fuling zhacai、涪陵青菜头”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形成了涪陵青菜头、全形榨菜、方便榨菜、出口榨菜四大系列100余个产品品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县乡市场,并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涪陵榨菜办主任曹永刚说,区政府已把榨菜作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专门出台了《涪陵区榨菜产业提升行动方案(2018-2020年)》。计划到2020年,将建成全球最大的集“品种选育、种植加工、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世界榨菜之乡,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乡村振兴。

作为中国酱腌菜行业唯一一家上市企业,涪陵榨菜集团也雄心勃勃规划了未来发展目标,通过全智能化生产,用3至5年时间,打造100亿“乌江”榨菜品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涪陵区规划占地1000亩、投资50亿元打造的中国榨菜城也开始启动建设。

小小青菜头的进击之路,正面向全球悄然布局。

涪陵榨菜,未来已来。

文/记者 李天春 陈星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涪陵:从巴国古都到榨菜之都 一碟小菜书写的大文章

2019-01-08 08:00:00 来源:

核心提示:

涪陵榨菜诞生距今已有1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推陈出新,与德国甜酸甘蓝、欧洲酸黄瓜同列为世界三大名腌菜。

今(8)日,首届中国重庆.涪陵榨菜产业博览会开幕。为此,本网从涪陵榨菜起源、文化底蕴、发展现状、未来远景等方面进行深度报道,以飨广大网友。

满山遍野的青菜头成为一道绿色的风景。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涪陵榨菜的起源:巴菹腌制木箱压榨

涪陵榨菜源于古代巴人的生产劳作。

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国先王陵墓多在枳”(今重庆涪陵)。巴国开国之君廪君率部落沿夷水(今湖北恩施清江)而上进入川东,最初的都城设在涪陵。涪陵因此成为巴国古都。

巴人先祖食翡翠头(现称青菜头)由来已久,据传远古时候有巴人名菹,善庖厨。他最先发现用制盐的卤罐盛鱼,能令鱼肉不腐。就大胆尝试将易腐烂的食物如野菜、兽肉等皆以盐涂抹,依然久放不腐。

巴菹将野生翡翠头依法渍盐,其味鲜美,嫩脆,妙于其他,一时间广为流传,成为巴人的主要食物,这便是腌菜的雏形。巴菹被视为腌菜的祖先,他创制的腌菜也被命名为“菹”。

周朝时,腌菜与珍稀奇味并列为上流社会的特贡食品。“菹”在原始商品交换中传入蜀、楚、秦等国,成为比盐价值更高的产品,这促使巴人开始了原始的腌菜产业化生产。巴菹腌制法也渐渐沿峡江流传开来。据传楚湘之地的泡椒即是在巴菹基础上再创。

村民们正在剥青菜头。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其后,巴人在“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明了以翡翠头为原料的泡菜、干咸菜等,巴人的饮食文化元素得以千年传承。

清朝光绪年间,涪陵的腌菜已经相当有名,精明的生意人大规模经营腌菜生意,远销中国各省,腌制之法也逐渐丰富多彩。

1898年,涪陵的青菜头获得大丰收,一家名为“荣昌园”的酱腌菜商行仓库内,翡翠头推积如山,人力、物力难以加工,大师傅尝试用巴菹腌制法,将翡翠头全部制成腌菜。

谁料众人一尝,竟别具风味。之后,大师傅尝试在初腌过后用压豆腐的木箱榨取盐水,使重量减轻便于运输。不料压榨后的翡翠头较之前更加脆口,遂把经过木箱压榨出盐水后的腌菜叫做“榨菜”,销往沿海各省,获利十分可观。不久,有生意人将其运往南洋各地,迅速形成产业化。

1898年被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年,涪陵榨菜诞生。

涪陵青菜头通过江风脱水。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涪陵榨菜的文化:入列国家非遗名录

涪陵榨菜因巴菹而生,因巴文化而繁荣。

历经千年演变,榨菜文化与巴枳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易理文化一道,构筑成涪陵四大传统文化。

唐代的“诗仙”李白曾游历至涪陵,留下“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的诗句。

李白对榨菜情有独钟,曾吟诗赞赏:“三峡神女巧作菜,鲜香脆嫩土中栽,饮酒无需鱼和虾,唯有榨菜斗酒来。”

相传,李白在涪陵期间,曾让船上的厨子用榨菜和香料创造了涪陵榨菜鱼。这道美食传承至今,成为涪陵人餐桌上的“最爱”。

如今,在涪陵李渡长江大桥北桥头快速干道与前往李渡老街的相连道路旁,还有李白石雕塑像,以此铭记李白曾在此地渡长江而得名。

涪陵榨菜的传统手工工艺----压榨过程。记者 李天春 摄

涪陵榨菜渊源流长,历经120年的岁月洗礼,普通的农业劳作衍生出的榨菜文化已经得到认可。

2008年,涪陵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2018年5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单,涪陵辣妹子集团“掌门人”万绍碧榜上有名。

涪陵榨菜集团在包装“乌江”榨菜品牌过程中,也非常注重榨菜文化的发掘,将“中国红”国粹精品形象作为榨菜产品包装的主色调,通过文化植入提升榨菜品质,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涪陵榨菜的传统手工工艺----伴料过程。记者 李天春 摄

涪陵榨菜的现状:带动六十万人增收

文化的浸润,为涪陵榨菜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江北街道李寺村是涪陵青菜头的核心生产地,漫山遍野的青菜头长势喜人,成为冬天里靓丽的绿色风景。

李寺村的村民们种植青菜头可谓世代相传。自从涪陵榨菜诞生之后,家家户户种植青菜头从无间断。

小小青菜头,给村民们带来可观的收入。

卢嘉庆是李寺村的种植大户。2018年,他种植的60亩青菜头,卖了20万元。除去人工费用和有机肥成本,有近15万元的纯利润。

类似卢嘉庆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

到目前为止,涪陵青菜头种植面积达72万亩,居全国第一,带动了60万人增收致富。除此之外,青菜头的种植还延伸到垫江、南川、长寿等区县,成为扶贫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二十年前,涪陵榨菜主要采取的是手工化小作坊生产。

2001年,涪陵榨菜集团通过国际招标,与德国设备制造商合作研制出国内第一条全自动充氮气保鲜榨菜生产线,正式走上传统产业的机械化改造之路。

如今,涪陵榨菜集团通过现代化的制作工艺,收购了涪陵25万亩的青菜头,保证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益。

涪陵榨菜集团的现代化的生产车间。涪陵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涪陵榨菜的未来:建成世界榨菜之乡

小菜一碟大文章,涪陵榨菜书写着腌菜的千年传奇。

2017年12月,在中国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公示名单上,涪陵青菜头榜上有名。

2018年7月,涪陵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涪陵榨菜的美味香漂万里,席卷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重庆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东南亚国家、欧美的华人喜欢吃榨菜,这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涪陵榨菜集团看中这一点,2017年成立了国际贸易部,专门拓展海外市场,充满自信地要让涪陵榨菜走出国门。

涪陵是座用榨菜垒起来的城市。

目前,涪陵榨菜产业拥有“涪陵榨菜、Fuling zhacai、涪陵青菜头”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形成了涪陵青菜头、全形榨菜、方便榨菜、出口榨菜四大系列100余个产品品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县乡市场,并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涪陵榨菜办主任曹永刚说,区政府已把榨菜作为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专门出台了《涪陵区榨菜产业提升行动方案(2018-2020年)》。计划到2020年,将建成全球最大的集“品种选育、种植加工、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世界榨菜之乡,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乡村振兴。

作为中国酱腌菜行业唯一一家上市企业,涪陵榨菜集团也雄心勃勃规划了未来发展目标,通过全智能化生产,用3至5年时间,打造100亿“乌江”榨菜品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涪陵区规划占地1000亩、投资50亿元打造的中国榨菜城也开始启动建设。

小小青菜头的进击之路,正面向全球悄然布局。

涪陵榨菜,未来已来。

文/记者 李天春 陈星

[责任编辑: 何燕宏]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