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学论述抓整改促落实】大巴山里的扶贫足迹:驻村第一书记当起了“卖货郎”
导航

【脱贫攻坚进行时——学论述抓整改促落实】大巴山里的扶贫足迹:驻村第一书记当起了“卖货郎”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2-2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4日10时讯(记者 陈星)2月20日晚上10点,在城口县沿河乡联坪村,两辆载满花菇的货车,在村民们的见证下,从村子出发了。

经过400多公里的跋涉,21日凌晨5点,货车顺利抵达重庆渝北新世纪冻库。这批从大巴山深处走出来的“土货”,即将进入超市,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沿河乡的花菇首次进入超市,这注定是一趟不平凡的行程:不仅打通了花菇批量销售的通道,更是燃起了村民发展产业的希望。

从农户散卖到成批量进入商超,转变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北坡村第一书记张策澜。

第一书记当起了“卖货郎”  

张策澜与秦巴大山结缘,源于扶贫工作。

2018年11月,在商社集团做经营管理的他接到了任务——到城口沿河乡北坡村担任第一书记。

“有点期待,又有点迷茫。”张策澜笑言,离开了农村20年,完全不了解农村工作,仅仅是带着热情来的。

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是沿河乡的“外貌”。作为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沿河乡共6个行政村,全是集体经济空壳村。

张策澜在地里查看白芨的长势情况。记者 陈星 摄

如何攻坚克难,撕掉“贫穷”“落后”的标签?两年前,沿河乡政府做了决定:在联坪村发展花菇种植。

如今产业发展起来,稳定的销售渠道却一直没有解决。

今年2月份,花菇迎来采摘期,源源不断的花菇进入冻库,城口市场需求有限,打通花菇销路成为当务之急。

了解情况后,张策澜立马行动,和自己的“娘家”商社集团联系。

2月18日一大早,张策澜带着花菇样品,和联坪村第一书记一起从城口出发赶往重庆,与商社集团一同商量花菇的销路问题。

几天时间的商讨,实地考察,在商社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张策澜的牵线搭桥下,沿河乡得到了商社集团的最高“待遇”:不用交高额保证金,花菇可免费快速进入超市!

消息一出,沿河乡上下炸开了锅!

即将运往重庆主城的花菇。记者 刘雪琴 摄

“太好了!”村民陈中发感叹道。作为村里的花菇种植大户,陈中发表示,花菇销售渠道解决了,现在种植花菇的信心更足了!

“这种先例,对于商社集团而言,是首例。”张策澜坦言,这对沿河乡发展花菇产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机遇,为了达成可持续发展,商社集团会采取三步走策略,第一步,采取市场价统购,保证农户收益;第二步,用一年时间进行产业培育,对花菇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并分级收购;第三步,实现市场接轨,花菇质量、包装、价格全面按照商社集团商品采购要求进行,双方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村民为驻村干部铲完路上泥

花菇销路得到解决,悬挂在张策澜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

2月21日一大早,闲不下来的他又马不停蹄地下乡走访。张策澜负责的帮扶对象苟显武的就业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次走访就是要告诉他一个好消息:荣昌一家竹笋加工企业将落户北坡村,届时,他可在家门口务工。

今年38岁的苟显武手部患有残疾,两个孩子一个12岁,一个刚满2岁,70几岁母亲也身患残疾,出去务工,老人和小孩没人照顾;在家种地,又不够养活一家人。在家门口就业是最好的选择。

通往贫困户苟显武家只有一条半米宽的小路,这条路上的泥巴已被铲干净。记者 刘雪琴 摄

苟显武家的房子在半山腰上,位于北坡村三社,车辆不能直达。

上午10点,天空飘起了大雪,湿漉漉的路面露出寒气,公路两边的大山笔直如削,行车至山脚下,只见一条仅半米宽的石梯路“悬挂”在山壁上,这条路是通往苟显武家唯一的路。

平时石梯上全是泥,下雨或下雪天,淤泥覆盖在石梯上,如果不是“老手”,定会打滑摔倒,甚至还可能摔至山下。

“今天的路‘扫’过啊,怎么这么干净?”同行干部发出疑问。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注意到,石梯有用铲子铲过的明显痕迹,泥巴被铲到阶梯两边,石梯中间只留下了少量泥。

“苟显武又铲过路了。”张策澜解开了大家的疑问,“前几次来走访,路面也有被铲过的痕迹,后来听他家人说,才知道他是专门为我们铲的,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

北坡村很多村民家车子不能直达,张策澜需要翻山越岭步行看望贫困户。记者 刘雪琴 摄

踏在“干净”的石梯上,尽管空中飘着雪,山里寒风呼啸,扶贫干部们的心里却格外的暖。

数次“辜负”村民心意

“爸爸,张叔叔来啦!张叔叔来啦!”听到张策澜的说话声,苟显武的大儿子苟云保高兴地从堂屋跑出来,脸上挂满笑容又略带羞涩。

“天冷,快进屋烤火,听说你要来,我专门把大女儿、小女儿叫回来给你们煮饭呢。”苟显武的母亲邓良成闻声从厨房走出来,把张策澜一行人拉进里屋,“上次怎么都留不住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吃饭!”

苟显武家的房子去年10月份刚修完,院坝前还堆放着一些未用完的建筑材料。有了新房作对比,原本的老房子显得越发破旧,屋内被熏得漆黑的墙壁像是经历了一场浩劫,如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似乎风一吹,就会倒下。

“多亏了政府,我们才有了这个房。”邓良成从没想过,年到古稀,还能搬进新房。去年过年,邓良成一家人在新房里过了一个舒心年。

贫困户苟显武家的孩子正在试穿张策澜为其买的衣服。记者 刘雪琴 摄

“给小孩带了几件衣服,试试合身不?”“院坝得赶紧修起来,没有护栏孩子玩多危险。”“竹笋加工厂就要动工,到时候你们夫妻都可以去那打工。”

……

几条长板凳,一堆柴火,扶贫干部们和邓良成一家围炉而坐,家长里短,打开了话匣子。

坐在一旁的邓良成起身,翻箱倒柜找出了瓜子、花生,往扶贫干部们的手里揣,分完“干货”,邓良成又从柜子里找出了她一直没舍得吃的苹果,扯掉上面的白色塑料袋,用衣袖使劲地抹了几下。

“来,一人一个,山里没啥好招待的。” 在扶贫干部的百般拒绝下,邓良成还是将苹果揣到了干部们的手上。

“要是……要是……你们早几年来就好了。”邓良成粗糙的手紧握着张策澜,眼眶掬满了泪。

自从担任北坡村第一书记以来,张策澜的微信朋友圈步数经常名列前位。记者 陈星 摄

上午11点,张策澜一行依然“辜负”了老人家让其留下来吃饭的美意,挥手告别后,又匆忙赶往了贫困户家苟显清家,查看他家种植的药材白芨的长势情况。

直到下午1点多钟,张策澜才从山上下来,吃上了一口热乎饭。

扶贫干部和贫困户一起围炉而坐,其乐融融。记者 刘雪琴 摄

2月份的大巴山,依然寒气逼人。高山上的荒坡,栽种的雷竹发出嫩芽,顽强地将根扎进石缝,在贫瘠的大地上倔强地生长着,撑起了满眼绿意,给贫瘠的大山带来生机。

在沿河乡,像张策澜一样的扶贫干部们,就像这漫山遍野的竹子,看似平凡,却扎根大山、坚韧有力……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脱贫攻坚进行时——学论述抓整改促落实】大巴山里的扶贫足迹:驻村第一书记当起了“卖货郎”

2019-02-24 10:46:07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4日10时讯(记者 陈星)2月20日晚上10点,在城口县沿河乡联坪村,两辆载满花菇的货车,在村民们的见证下,从村子出发了。

经过400多公里的跋涉,21日凌晨5点,货车顺利抵达重庆渝北新世纪冻库。这批从大巴山深处走出来的“土货”,即将进入超市,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沿河乡的花菇首次进入超市,这注定是一趟不平凡的行程:不仅打通了花菇批量销售的通道,更是燃起了村民发展产业的希望。

从农户散卖到成批量进入商超,转变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北坡村第一书记张策澜。

第一书记当起了“卖货郎”  

张策澜与秦巴大山结缘,源于扶贫工作。

2018年11月,在商社集团做经营管理的他接到了任务——到城口沿河乡北坡村担任第一书记。

“有点期待,又有点迷茫。”张策澜笑言,离开了农村20年,完全不了解农村工作,仅仅是带着热情来的。

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是沿河乡的“外貌”。作为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沿河乡共6个行政村,全是集体经济空壳村。

张策澜在地里查看白芨的长势情况。记者 陈星 摄

如何攻坚克难,撕掉“贫穷”“落后”的标签?两年前,沿河乡政府做了决定:在联坪村发展花菇种植。

如今产业发展起来,稳定的销售渠道却一直没有解决。

今年2月份,花菇迎来采摘期,源源不断的花菇进入冻库,城口市场需求有限,打通花菇销路成为当务之急。

了解情况后,张策澜立马行动,和自己的“娘家”商社集团联系。

2月18日一大早,张策澜带着花菇样品,和联坪村第一书记一起从城口出发赶往重庆,与商社集团一同商量花菇的销路问题。

几天时间的商讨,实地考察,在商社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张策澜的牵线搭桥下,沿河乡得到了商社集团的最高“待遇”:不用交高额保证金,花菇可免费快速进入超市!

消息一出,沿河乡上下炸开了锅!

即将运往重庆主城的花菇。记者 刘雪琴 摄

“太好了!”村民陈中发感叹道。作为村里的花菇种植大户,陈中发表示,花菇销售渠道解决了,现在种植花菇的信心更足了!

“这种先例,对于商社集团而言,是首例。”张策澜坦言,这对沿河乡发展花菇产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机遇,为了达成可持续发展,商社集团会采取三步走策略,第一步,采取市场价统购,保证农户收益;第二步,用一年时间进行产业培育,对花菇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并分级收购;第三步,实现市场接轨,花菇质量、包装、价格全面按照商社集团商品采购要求进行,双方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村民为驻村干部铲完路上泥

花菇销路得到解决,悬挂在张策澜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

2月21日一大早,闲不下来的他又马不停蹄地下乡走访。张策澜负责的帮扶对象苟显武的就业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次走访就是要告诉他一个好消息:荣昌一家竹笋加工企业将落户北坡村,届时,他可在家门口务工。

今年38岁的苟显武手部患有残疾,两个孩子一个12岁,一个刚满2岁,70几岁母亲也身患残疾,出去务工,老人和小孩没人照顾;在家种地,又不够养活一家人。在家门口就业是最好的选择。

通往贫困户苟显武家只有一条半米宽的小路,这条路上的泥巴已被铲干净。记者 刘雪琴 摄

苟显武家的房子在半山腰上,位于北坡村三社,车辆不能直达。

上午10点,天空飘起了大雪,湿漉漉的路面露出寒气,公路两边的大山笔直如削,行车至山脚下,只见一条仅半米宽的石梯路“悬挂”在山壁上,这条路是通往苟显武家唯一的路。

平时石梯上全是泥,下雨或下雪天,淤泥覆盖在石梯上,如果不是“老手”,定会打滑摔倒,甚至还可能摔至山下。

“今天的路‘扫’过啊,怎么这么干净?”同行干部发出疑问。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注意到,石梯有用铲子铲过的明显痕迹,泥巴被铲到阶梯两边,石梯中间只留下了少量泥。

“苟显武又铲过路了。”张策澜解开了大家的疑问,“前几次来走访,路面也有被铲过的痕迹,后来听他家人说,才知道他是专门为我们铲的,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

北坡村很多村民家车子不能直达,张策澜需要翻山越岭步行看望贫困户。记者 刘雪琴 摄

踏在“干净”的石梯上,尽管空中飘着雪,山里寒风呼啸,扶贫干部们的心里却格外的暖。

数次“辜负”村民心意

“爸爸,张叔叔来啦!张叔叔来啦!”听到张策澜的说话声,苟显武的大儿子苟云保高兴地从堂屋跑出来,脸上挂满笑容又略带羞涩。

“天冷,快进屋烤火,听说你要来,我专门把大女儿、小女儿叫回来给你们煮饭呢。”苟显武的母亲邓良成闻声从厨房走出来,把张策澜一行人拉进里屋,“上次怎么都留不住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吃饭!”

苟显武家的房子去年10月份刚修完,院坝前还堆放着一些未用完的建筑材料。有了新房作对比,原本的老房子显得越发破旧,屋内被熏得漆黑的墙壁像是经历了一场浩劫,如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似乎风一吹,就会倒下。

“多亏了政府,我们才有了这个房。”邓良成从没想过,年到古稀,还能搬进新房。去年过年,邓良成一家人在新房里过了一个舒心年。

贫困户苟显武家的孩子正在试穿张策澜为其买的衣服。记者 刘雪琴 摄

“给小孩带了几件衣服,试试合身不?”“院坝得赶紧修起来,没有护栏孩子玩多危险。”“竹笋加工厂就要动工,到时候你们夫妻都可以去那打工。”

……

几条长板凳,一堆柴火,扶贫干部们和邓良成一家围炉而坐,家长里短,打开了话匣子。

坐在一旁的邓良成起身,翻箱倒柜找出了瓜子、花生,往扶贫干部们的手里揣,分完“干货”,邓良成又从柜子里找出了她一直没舍得吃的苹果,扯掉上面的白色塑料袋,用衣袖使劲地抹了几下。

“来,一人一个,山里没啥好招待的。” 在扶贫干部的百般拒绝下,邓良成还是将苹果揣到了干部们的手上。

“要是……要是……你们早几年来就好了。”邓良成粗糙的手紧握着张策澜,眼眶掬满了泪。

自从担任北坡村第一书记以来,张策澜的微信朋友圈步数经常名列前位。记者 陈星 摄

上午11点,张策澜一行依然“辜负”了老人家让其留下来吃饭的美意,挥手告别后,又匆忙赶往了贫困户家苟显清家,查看他家种植的药材白芨的长势情况。

直到下午1点多钟,张策澜才从山上下来,吃上了一口热乎饭。

扶贫干部和贫困户一起围炉而坐,其乐融融。记者 刘雪琴 摄

2月份的大巴山,依然寒气逼人。高山上的荒坡,栽种的雷竹发出嫩芽,顽强地将根扎进石缝,在贫瘠的大地上倔强地生长着,撑起了满眼绿意,给贫瘠的大山带来生机。

在沿河乡,像张策澜一样的扶贫干部们,就像这漫山遍野的竹子,看似平凡,却扎根大山、坚韧有力……

[责任编辑: 李淼]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