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学论述抓整改促落实】汤涵:90后“辣妹”的新事心事和幸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4日18时05分讯(记者 王庆炼 欧武夷)齐肩短发,如沐春风的笑容,正值26岁芳华,这样的美女放哪都让人眼前一亮。但在扶贫路上,她束起头发,撸起袖子就和村民打成一片。她就是重庆市璧山区扶贫工作者汤涵。今(4)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璧山区“榜样面对面”脱贫攻坚宣讲活动中,听汤涵讲述了她在扶贫路上发生的“村中故事”。
新事 第一次看到土坯房吓坏她了
2017年11月,汤涵作为扶贫工作者,来到璧山区青杠街道沙坡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与沙坡村的第一次见面,汤涵记忆深刻。田间地头里,有人打着赤脚在劳作;房前院坝上,老年人正在晒太阳。
这个村庄带给她两种极端的体验:一面是山好水好空气好,另一面却是村民的房屋烂衣服烂。尤其是走访到贫困户家里,她的心更是一紧:土泥巴糊的墙,似乎随时会被风吹倒。
“怎么会这样?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变现状。”在真切感受到贫困后,汤涵心中涌上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要从贫困户的衣食住行入手开展扶贫工作”。
在随后的走访中,她摸清了这个村的基本状况:特困人员19人,建卡贫困户11户23人,低保户10户15人。
心事 受非议靠“村姑装”化解怀疑
汤涵不期而至,打破了沙坡村的宁静,引发村民的“评头论足”。
“20几岁的女娃娃,细皮嫩肉的能做啥子事?”
“还是城头来的,穿得又光鲜,不是做事的人。”
这些评价无疑给汤涵泼了一盆冷水。
好在她脑筋转得快,以改变穿着为契机,迅速拉近与村民的距离。运动裤、运动鞋、大棉袄,一定要戴花花绿绿的袖套。这样的装扮,和村里的嬢嬢无异。
“每次下乡都是一副‘土’味装扮。”汤涵自嘲,私底下和小姐妹在一起也是精致的“猪猪女孩”,一到村里就秒变“翠花”,“但这样穿真的接地气,能迅速融入村民生活”。
幸事 引导贫困户走出自闭去打工
在频繁的走访中,汤涵逐渐和村民打成一片。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贫困户黄某“等、靠、要”思想严重。
村民黄某今年40岁,不幸患上肺结核,其父患癫痫,基本丧失沟通能力。
正值壮劳力年纪,黄某却天天闭门不出,完全丧失生活激情。“难道是因为肺结核?”汤涵意识到这个病应是症结所在。
于是,她决定和黄某深入聊聊。
为了保证“话聊”效果,汤涵特意上网查资料、咨询村卫生室肺结核病的知识。她发现,只要坚持治疗,该病有几率治愈,悬着的心就放下了一半。
再一次来到黄某家中,汤涵并没有直入主题,而是从穿衣吃饭等家常谈起。等到聊到健康状况时,她就对黄某进行了一系列关于肺结核的科普,打消其顾虑。
第二步就是重新点燃黄某的生活斗志。
“我就一步步跟他分析,自食其力会为家庭带来哪些变化,还举了其它街道类似的例子。”回忆起当时的“游说”,汤涵忍俊不禁,“感觉像‘说’了一篇议论文,论点、论据结构完整。”
除此之外,汤涵还带去了再就业的希望。“一旦青杠街道有招聘会信息我都通知他。”让汤涵欣慰的是,现在黄某也在外面打工了。
新闻纵深
贫困户不花钱住上了新房
让黄某重燃生活信心费尽了口舌,改造村民何孔军的危房更是让汤涵费尽心血。
何孔军是贫困户,“我也想修呀,但是真的没钱。” 每次汤涵去做工作,他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但房顶已经透光,土墙也坍塌了一半,D级危房安全隐患非常大。汤涵连忙向村支两委说明情况,并思考着先修房子,再将合格验收后的补贴款付给施工队,以此破解死局。
“这事向陌生人求助肯定不行,所以只能从亲戚朋友或者是村上信得过的人下手。”汤涵知道其中的道理。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沙坡村五组从事装修工作的陈世忠。有人就有希望,汤涵主动请缨,三番五次找到陈世忠沟通情况,甚至提出如果钱不够,她愿意垫支一部分。
所幸陈世忠了解何孔军家的情况,答应帮忙,但也提出了要求:工程进度和质量需要村上监督,以便顺利通过验收获得补贴。
危房改造动工后,汤涵不仅要做日常工作,也当上了工地监工。“说实话压力很大,担心通不过验收辜负施工队信任。”汤涵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一砖一瓦往上砌,何孔军的新房子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40平方米的砖房干净整洁,厕所、厨房、客厅各有分区,一扫从前危房的脏乱差。
“没花一分钱也住上了新房子。”何孔军笑开了花儿,对汤涵坦言“高兴得很!感谢政府,感谢村委会。”
看着何孔军洋溢的笑意,汤涵也感到由衷的开心。
记者手记
修炼青春 “百合花” 乡间绽放
对汤涵来说,在沙坡村的扶贫工作是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练。曾经是娇滴滴的“小公举”,现在是撸起裤管就能下田的女汉子;曾经以为“我开心就好”,现在更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在26岁风华正茂的年纪,她将青春的朝气洒向沙坡村的田间地里,也在这片土地的浸润下自我修炼,吐纳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