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学论述抓整改促落实】璧山“点子”书记郭宏章把工厂“请”进村 贫困户家门口挣钱养家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6日15时讯(记者 王庆炼)人心不齐,用党建凝聚人心;村貌萎靡,从清洁卫生入手改变风貌;劳动力剩余,把电子厂“请”到村里建车间。
璧山区丁家街道三五村第一书记郭宏章点子多。他到底出了哪些主意?“搁平”了哪些事?今(6)日,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一起来摆龙门阵。
故事一:深入群众,就在贫困户周围搞党建
郭宏章是璧山区水利局干部,2018年7月16日,到三五村担任第一书记。他到村上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望闻问切”,走访辖区群众。随即,他就遇到了第一个困难:开会不积极,人心还涣散。
此前,三五村存在一条陋习,党员参加会议要求奖励。“文件上写得明明白白,党员为人民服务。”郭宏章拿出文件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展示,嘴里喃喃道“要福利肯定不得行”。
一番调查后,郭宏章发现许多人认为到村里来开会要坐车,需要交通费,干部和群众之间还缺乏信任,关系微妙。
人心齐泰山移,只有把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才好开展工作。
这个事情怎么“搁平”?郭宏章想出一条妙计:就把主题党日活动战场设在党员身边的困难群体周围。
“搞党建,一是学习政策,二是统一思想。”郭宏章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展示党建活动照片,他认为党员就是要“走出去”,让政策、法规深入群众,群众也要“走进来”,大大方方发表意见。
逐渐地,三五村的党内生活健全起来,村民和干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三五村的人心逐渐向齐。
故事二:扶贫先扶志,卫生入手振奋精气神
“判断一个人的精神气,你看他家的清洁卫生就晓得了。”郭宏章说,一个村居住环境也体现了该村的精神面貌。起初的三五村,杂草丛生,随处都有垃圾堆,一副“蓬头垢面”的面貌。
谈起三五村的旧容,郭宏章直摆手,“扶贫扶志,要从卫生入手振奋精神”。
郭宏章回忆起第一次到贫困户欧文仲家的情景。农具乱堆,垃圾随处可见,地面铺满灰尘,卫生状况堪忧。
他当即就向欧文仲说笑“该做清洁得了。”
郭宏章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卫生状况不好就是因为思想惰性。有惰性,就没有志气。”
但欧文仲已是“老油条”,才不把这些“大道理”放在眼里。
三番五次,郭宏章来到欧文仲家里总是提醒,但欧文仲家庭的卫生状况一如既往的糟糕。
“言传不如身教”,郭宏章索性拿起扫把,弯下腰开始扫地。这下欧文仲可不好意思了,一把抢过郭宏章手里的扫帚,直念叨“我自己来,我自己来。”
从那之后,欧文仲家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这次事情,郭宏章更加坚定整治村容村貌的决心,提出要在村里进行绿化。
“绿化不仅能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更重要的是振奋村民精神面貌。”心动不如行动,郭宏章当即联系市政等帮扶部门免费在村里主干道上建设绿化带,目前已经建成1公里。
春天,走在三五村的乡间小路上,五颜六色的花草,令人赏心悦目,又一件事被郭宏章“搁平”了。
故事三:村民找上门,因人施策精准帮扶
眼见郭书记的法子越来越多,村民也都找上了郭宏章。
贫困户林华模,今年62岁,其家庭因老伴患病致贫,治病期间总花费40万元。生活困难,林华模找上门来。
郭宏章在了解情况后发现,璧山区城市管理局是其对口帮扶单位,林华模又是一个吃苦耐劳的老实人,并且脱贫意愿强烈。
于是,他联动村支两委和城市管理局帮扶责任人韩君,让林华模为城管局种植花木苗子。
“种小苗,卖大树,他赚的是时间的差价。”林华模的第一批树苗由城管局免费提供,他从中赚到了第一桶金。在熟练掌握种植养护技术后,几块地每隔半年就能出售一批花木。
2018年,林华模靠种植花木增收了3万多元。
“去年杀了年猪还喊我去吃刨猪汤。”郭宏章暖在心里,笑在脸上。
在因人施策的思路下,58岁的贫困户王华木也发展起了花椒产业。
发展花椒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村支两委调研讨论后的结果。
原因有三:一是王华木有2亩闲置土地,人也踏实肯干;二是在他家附近有花椒种植大户,能起连带作用;三是本村有花椒种植历史,水土适宜。
通过一番联系,150棵免费的花椒苗就静静立在王华木家的土地里。除虫、施肥、剪枝,王华木从这些苗子上看到希望。
故事四:建立扶贫车间,“搁平”村民就业问题
留在三五村的村民大部分都是“38、61、99”——妇女、儿童和老人,劳动力剩余,但就业困难。
一些妇女想赚钱,可是去城里太麻烦,影响照顾家庭。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虽然还能劳动,但劳动法不允许。
“光是脱贫还不行,还得想办法持续增收。”像医生治病讲究巩固疗效一样,郭宏章思考着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帮助村民稳定增收。
他找来村干部商议,大家提出在村里建立扶贫车间,让村民在村里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创造收入。
“帮扶来说,就业最关键。”在郭宏章的努力下,德润电子公司参与合作。
三五村规划了600平方米地给德润电子建厂房,今年3月初就将动工。厂房建成后能容纳100余名员工,村民每月能收入2000-3000不等。
由于国家政策支持,一旦该厂房被认定为扶贫车间,该车间资产则归村集体所有。对公司而言,村里提供场地和劳动力,比在城里建立生产线成本更低,实现双赢。
谈到壮大集体经济,郭宏章又有了想法。经过讨论,村支两委还计划实施“水土保持项目”。在原本空置的荒地上种植经济农作物,充分发挥土地价值。目前,规划花椒450亩,蜂糖李150亩,计划于今年6月栽种。
“今后该项目利润的20%将用于三五村扶贫建设”。郭宏章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有地租收,有工资领,村民的收入问题基本‘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