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渝北】家家住“别墅”处处有花香 渝北大湾镇的这个村太美了!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1日8时59分讯(记者 王庆炼 闫仪)村民住上花园洋房,保洁员哼歌收垃圾,家家通公路,处处有景观,重庆渝北大湾镇太和村的宜居环境使人陶醉。今(21)日上午,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来到渝北区大湾镇太和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感受诗意栖居生活,从村民的衣食住行之间探访渝北乡村振兴之路。
村民住上“花园洋房” 城里亲戚好羡慕
高远的天空云雾缭绕,桃花梨花掩映山谷,沿着整洁的乡村公路蜿蜒向前,一栋栋白墙黛瓦的乡村民居渐渐显现。站在渝北区大湾镇太和村三组董庭宇家的院坝上远眺,青山的绿、桃花的粉、梨花的白倒映在池塘,一幅春的画卷尽收眼帘。
阳光明媚,春天好风景。
董庭宇家不缺人气。院坝中间,三五村民正坐着唠家常,你一嘴我一句谈着村庄的改变。院坝旁边,一辆货车正在卸货,一块块青砖整整齐齐的码在水池旁。
不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开口,董庭宇就先大方介绍起来:“村头拉来的青砖,过两天砌护栏用的,就像隔壁那种。”顺着董庭宇手指的方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看到,一排镂空围墙三面环房,与灰白的墙面相得益彰,配上房前屋后的梨花、李花,俨然一栋花园洋房的模样。
站在刷白的房子面前,董庭宇很满足,因为在此之前,他家就是一栋“灰头土脸”的小破房,而现在,盖上尖顶、披上“白纱”,土房子也“扬眉吐气”了,城里的亲戚都羡慕得很。
太和村村主任周春梅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太和村是近年来大湾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阵地之一,通过危改搬迁、院落绿化、清理垃圾、硬化公路等举措让居民生活环境不断向好。目前,太和村已改善住房400余户,硬化公路23公里。
“旁边的‘联排别墅’就是为3位五保老人危房改造后新修的住所。”周春梅说,人居环境整治,改善住房是第一要素,住得踏实了人就精神了。
68岁老太边唱歌边保洁 环境好了人高兴
这边正聊得闹热,不远处,一阵歌声传来。循声而去,只见一位老婆婆正在清掏垃圾桶,绿色的衣服尤其显眼。
她是廖贵英,今年68岁,是村上雇佣的保洁员,家就在附近。
“不累!我子女也支持我做保洁员,就当锻炼身体。”廖婆婆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比划说道,她的工作内容就是每天维护公路清洁,两天清掏一次垃圾箱,太和村3组就是她的工作范围。
“别个都说这个老婆婆怪得很,一边捡垃圾还要一边唱歌。”董庭宇迫不及待说廖婆婆是村里的“奇闻”。
对于这样的笑谈,廖婆婆不仅不生气,反而很淡定。
“我是个老实人,我高兴我就唱歌。”廖婆婆向众人解释,她的高兴全然来自于日益变美的居住环境,“路修好了,下雨不湿脚,花花草草种上了,每天捡垃圾就像逛公园,我咋不高兴呢?”
环顾四周,硬化水泥路干净平整;月季、紫荆、木芙蓉等花木已抽出新芽;波浪形的景观墙连绵到道路尽头;望向山谷的观景台正在加紧施工……这就是廖婆婆的工作环境!美好到让人羡慕。
除此之外,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垃圾桶,在休闲广场上还有体积稍大的垃圾箱。原来,廖婆婆清掏的垃圾都会按“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投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配备保洁员,清掏垃圾、分类回收等都是大湾镇全面推进农村垃圾分类治理的具体举措。目前已投放垃圾箱体128个,垃圾桶600个,建立起农村垃圾处理、清扫保洁常态化机制。
3年改造5万户住房 渝北将建5个示范镇
串串李花枝头攒动,鸟鸣犬吠空谷回响,馥郁花香沁人心脾……太和村的生态宜居令人流连忘返。这样的诗意栖居离不开渝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大”动作。
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级示范区,渝北区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大湾镇正是其中着力打造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
大湾镇采取“分段推进、以点带面、样板先行”的办法,将示范片划分为7个标段,在各标段同时设计同步推进样板房建设,同时统筹推进建设,加快工作进度。太和村3社16户民居就是作为示范片上的示范点进行打造,通过规模化建设,起到带动效应。
按照《渝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年—2020年)》,渝北将用3年时间,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约5万户农村旧房整治提升,基本消除农村危旧房,建成大湾镇等5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