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稀奇古怪”相聚重庆国博 亲,这里才是真正的“淘宝”!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5日14时16分讯(记者 余春兰)“这个周末真是大饱眼福、开了眼界。”昨(24)日晚,重庆大学城重庆师范大学的大四妹子张宇宸在朋友圈里忍不住赞叹,并配上色泽亮丽的唐卡挂画、憨态可掬的陶俑、以及民族特色浓厚的蜡染挂画、绚丽多姿的瓷器漆器等图片,引来许多同学追问:“在哪?”
原来,第54全国工艺品交易会开幕式于3月21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种类繁多的艺术展品让人目不暇接。仅开幕式当天便有135万余人通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观看了解工艺品交易会盛况。
市民:开眼界 在国博游览“大中华”
当天的国博中心分为仿真植物展区,婚庆美陈展区,工艺美术品展区。“学生阶段,对婚庆家居没需求,但一直就对工艺美术品很感兴趣。”打得知要举办交易会的消息时,张宇宸便决定把重头戏放在“N4馆的工艺品展区。”
在N4馆,玉石珠宝琳琅满目,木雕牙雕巧夺天工,陶瓷漆器绚丽多彩,刺绣手工精美绝伦,新疆的和田玉、云南的紫陶、四川的刺绣、山东的石砚、江西的景德镇陶瓷、河南的绞胎瓷、北京的景泰蓝、黑龙江的冰花瓷等,每一件作品都让张宇宸啧啧称奇。
当问及哪些工艺品让印象深刻时,张宇宸脱口而出:“唐卡。”
逛到“青海片区”,一幅幅悬挂的唐卡很是醒目。天然矿物质的色泽、富有宗教色彩的炫丽图案一下子就吸引了她。
“神秘平时见不到的东西最吸引我,平常也很难去到青海那些地方看到真正当地的特色工艺品。” 张宇宸说希望未来有机会可以去当地旅游,见识了解更多唐卡,“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市民夏澜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她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发绣。“展会现场两幅画现在都还记得,衣服一穿着红长袍的女子和一只黑色狗,袍子领子和帽子、狗的毛发都宛若真实;还有一幅则是论语内容秀出的孔子画像,每个字都如芝麻大小,太不可思议了。”
夏澜说,自己的经济水平有限,但并不妨碍对这些东西的喜欢。着重是看稀奇、开眼界。“也很佩服这些匠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这些技艺,才让我们看到了如此繁多的精美工艺品。”
据悉,本次交易会规模空前,超过了历届交易会。共分为工艺美术品、仿真植物、婚庆美陈三大展区。展出面积近8万平方米,展位约3500个,展品种类达到1000多种。
参会者:谈传承 受欢迎就是最大的鼓励
语速快、方言重,但优雅谈吐。语言上的差异,丝毫不影响山东省省级传统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刘振兰与重庆市民朋友的交流。
刘振兰说,周末到她展位打望、询问的市民朋友很多,她也乐意普及发绣知识。“我参加过很多的展会,今年来我们重庆我感觉办的特别成功。重庆市民对工艺品的喜爱,是对我们工艺人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穿着朴素、说话低调、不吹嘘,认真一聊,发现不少展位负责人都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此次展会真正汇聚了众多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知名工艺美术从业者。
76岁的熊承早坐在展位前平静地看着路人,在靛蓝色蜡染画围城的背景墙中,越发静谧。
遇市民“光顾”,他会立刻站起来认真介绍: “这幅画是我最喜欢的,虽不大,却操作难。尤其是画中母亲的眼神。在制作过程中,稍有不注意,这幅画便失败。”
当得知重庆也有蜡染,熊承早表示有机会一定要见一见。他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传统手工艺在这两年逐渐受欢迎起来,自己的女儿也加入一起开设技艺传承班,这是他作为老手艺人最欣慰的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此次参加工艺品交易会有不少大师级作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先生的《大国雄风-将军尊》《宫灯葫芦》等国礼级作品,国家首批大国工匠、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柴战柱先生的绞胎瓷作品等,都在现场有出展。
重庆作为此次“全国工艺品交易会”的主办地,当然也有传统技艺工匠到场。大足石刻第十六代传承人刘能风带着他雕刻的日月观音头像亮相展会;对制作船模痴迷的重庆周氏古船模型技艺传承人周东平,带着自己的“船舶-川江古船麻洋子”参展。蜀绣和夏布织造技艺、梁平竹帘制作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和折扇制作技艺等技艺传承人也驻守现场。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交易会让市民了解工艺品,也让自己了解其他“守艺人”的创作技术,对自己未来吸收知识,拓宽创作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