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生态大保护 科研在行动】
长江消落带治理又添“黑科技”用上它可减少92%以上岸坡土壤侵蚀
开篇语: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依托。围绕“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重庆全面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坚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
如何更好地解决“生态修复”问题,重庆相关部门积极通过科技创新,为长江生态大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4月1日起,华龙网推出“长江生态大保护 科研在行动”系列报道,聚焦重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助推长江生态大保护。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0日10时讯(记者 舒婷)在重庆交通大学港航楼下,有一个30米长、2米宽、1.2米高的大型水槽,水槽上面挂着“长江流域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创新技术适用性研究”,水槽里铺满了泥沙,有一大半的泥沙上面还铺着好似绿色的“草垫”。听着这样的描述,你或许会有疑问,这个水槽修建来干嘛?今(10)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为你解密,这个水槽与研究治理消落带生态修复难题息息相关。
“水槽里的泥沙来自长江边”
港航楼位于交通大学河海学院,这个拥有几十年历史的学院,在现在的大楼正门,抬头一眼就能看到“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几个大字。这是由长江航道局与重庆交通大学联合设立,专注于研究山区河流、平原河流航道整治,智能航道与生态环保等方向,目前吸纳了160余研究人才。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原始办法解决航道问题已远远不够,所以我们的研究除了要解决航道的各种问题,也早已把生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据交通大学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江教授介绍,4月2日,重庆交通大学与中交第三航务局有限公司、重庆诺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为生态)联合成立生态修复研究院,在推进“原始治理+生态”工作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胡江教授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目前研究中心正在对治理重庆消落带和江河湖库渗透问题的适应性研究,即性能测试和技术优化。
文章一开头提到的大型水槽就是与研究治理消落带生态问题有关。
“我们研究的这项技术名叫‘特拉锚垫’消落带生态治理关键技术,如同一张绿色的草垫一样,铺在消落带岸坡区域能防止水土流失。”据该项目主要负责人,河海学院副教授付旭辉博士介绍,该套技术由诺为生态研发,研究团队便在学校的实验地建了一个大型水槽,分析该技术在长江消落带适用性。
“这里的泥沙都是从长江边拉回来的。”付旭辉副教授表示,长江消落带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提高实验的代表性,他们通过在三峡库区数十个采样点现场考察和土壤取样,在长江消落带地区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泥沙,拉回来铺设在水槽里。
“连续70个小时记录数据”
为了得出相关数据和结果,在水槽里,部分试验段模拟土质岸坡上覆盖着“特拉锚垫”消落带治理关键技术,另一部份则未做防护。而在水槽旁还设有大型的水泵,提供水源。
据付旭辉副教授回忆,研究团队最长连续3天,近70个小时不停放水冲刷试验,团队成员连续轮流观测,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数据。
付旭辉说:“我们要反复试验在不同防护结构在多种典型水流条件下的结果。”而在测试该技术性能的同时,研究团队也寻找更适合生长在消落带地区的植被,配合优化性能。
在团队另一主要成员、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梁越教授的记忆里,从去年5月启动该项目以来,他们团队七八个人,包括教授、副教授、研究生在内,大家一起努力试验了无数次,在试验过程中,还经常遇到断电、设备故障等问题,实验又得重新再来。
就这样,在实验、分析,分析再实验,经过无数次反反复复的“折腾”,该项目目前取得初步成功。
“该项目获中国航海科技奖”
据付旭辉副教授介绍,经过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用上“特拉锚垫”消落带治理关键技术可至少减少92%以上土壤侵蚀,植被存活率提高了50%。
简单来说,将该技术铺在消落带区,即使在长江水流大量冲刷下,能保持水土不被严重侵蚀,泥沙不被带进长江里,植被也能穿过“草垫”生长。而即使在不长草的地方,“草垫”能带来泥沙淤积,给植物带来新的生长环境。这样消落带的水土流失问题不仅可以得到有效治理,长江两岸还能披上绿装,变得更加美丽。
的确,记者此前在采访时看到,在巨型水槽里仍留下“成功”印迹。未覆盖“特拉锚垫”的地方水土侵蚀严重,而覆盖后的几乎看不出有水土流失,且还能看到生长出的绿植。
梁越教授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该项目去年还获得了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肯定。目前该项目“搬”出实验室,在主城御临河段接受大自然的考验。实验成功后,将逐步向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延伸。
除了该项目外,梁越作为牵头人,还对诺为生态研发的防渗铺盖系统做性能测试和优化。通过他们无数次的研究实验发现,这些表面看起来犹如一个个普通的小石子,却能防治江河湖库水渗透、渗流,这将为长江生态大保护提供又一项重要技术支撑。
胡江教授表示,生态修复研究院成立后,他们将继续发挥研究中心的优势,继续做好长江内河航道技术研究、长江消落带治理研究、长江航运智能监控建设等,为长江生态大保护,重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