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中的云安】昔日雁南飞 今朝燕归巢 云阳“候鸟”回家了

【嬗变中的云安】昔日雁南飞 今朝燕归巢 云阳“候鸟”回家了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4-1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7日12时讯(记者 陈星 赵铁琥)重庆云阳云安镇,这个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工业古镇,因盐而兴,也因盐而衰。

在经历了长时间沉寂之后,这座千年古镇又重新“活”过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这片热土。

2016年,在缅甸发展西瓜产业的李玉军回来,守着一片撂荒地,开辟出了一片世外“桃源”。

同年,在外打工的魏朝龙也回到镇上,运用大学所学专业做起了电商,山里土货 “触网”,开始流向全国各地。

昔日雁南飞,今朝燕归巢。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候鸟”带着新理念、技术、人脉等资源陆续回家。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激发群众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为乡村发展带来活力。

三湾村电商综合服务点。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白水社区的梨园。通讯员 刘英 摄

镇村电商“热”

“导航栏要分类列出商品的种类,水果、干货、蔬菜要分类……”

夜幕降临,云安镇三湾村电商综合服务点还是一片繁忙景象,服务点负责人黄蒂正在指导村里的年轻人做网店设计。

2016年,听说家乡电商发展有奔头,加上政府扶持,原本在苏州一家电子厂打工的她辞去工作回乡做起了电商。

回乡不久,黄蒂即被村里聘为网店培训“本土人才”,想要发展电商的年轻人都可在她那免费学习。黄蒂说,截至目前,经她培训的创业青年接近200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自己开了网店。

“以前村里年轻人很少。”最近两年,黄蒂发现,很多在外地打工的朋友都回来了,他们有的做电商,有的回农村发展农业产业,以前冷清的村子渐渐热闹起来。

跟黄蒂一样,也是瞄准了家乡发展的势头,同年,在外打工的魏朝龙回乡在云安镇上开了一家电商店。

“有时件太多,要从早忙到晚。”每年年底是销售旺季,魏朝龙也没想到,家乡的特色水果、黑绿豆、红薯粉等农产品在网上竟格外走俏。

魏朝龙回到家乡开起了电商店,让农产品“触网“。记者 陈星 摄

在云安,像黄蒂、魏朝龙一样返乡发展电商的有很多。无一例外,都是得益于云阳县优化电商发展环境,以及家乡产业发展得良好势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云阳相继出台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此背景下,云安迅速掀起了一场电商发展热潮,有条件的村相继建起了电商综合服务点。

这些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点,吸引回来的不只是人才,也给村民带来了福音。他们将柑橘、黄桃、苕粉等农产品搬到网上销售,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者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有效对接,将山里的土货卖得更远、价格卖得更好。

据统计,2018年,云安通过网店直销、平台预订等电商方式,销售早熟梨15万斤,年猪120多头,土鸡3000多只。通过9.28电商节,全镇共销售3100单农特产品,其中帮助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1100件左右。

白水社区的梨园。通讯员 刘英 摄

田间产业兴

最近这几天,李玉军格外忙。

1690亩黄桃,刚锄完草,现在又要喷洒农药。

在云安镇铜鼓村黄桃产业园,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见到他时,他头戴草帽,正忙着配兑农药。忙不过来,还另外请了10几个村民帮忙。

站在田垄上,看着这片葱郁的黄桃林,想到几年前这还是一片荒地,李玉军感慨万千。

201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李玉军从老挝回到家乡,经多次考察,决定在铜鼓村发展黄桃产业,并从农民手里流转了这一千多亩土地,

李玉军在黄桃园忙着配兑农药。记者 陈星 摄

“黄桃林覆盖了铜鼓村5、6组,流转土地涉及228户农户,其中贫困户41户。”云安镇相关负责人说,黄桃产业发展起来,让村民实现了多途径增收。村民不仅有土地流转费、务工费,还可土地入股,参与分红。

产业发展给铜鼓村带来的变化,村民彭乡玉深有体会。从2016年开始,彭乡玉就一直在黄桃园务工,从黄桃管护到成熟采摘,基本每个环节她都要参与。

“放在几年前,这样的事想都不敢想。”这几年,彭乡玉见证了村里的泥路变水泥路,荒坡变成果园。随着回乡发展产业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她基本不愁没地干活。

铜鼓村发生的变化,在云安镇其他村也在悄然发生。

产业发展起来,美了乡村富了农民。记者 陈星 摄

前几年,毛坝村本土人才张发清流转1000亩土地,因地制宜发展起了柚子园;新建村返乡人才朱后安先后投入产业发展资金50万,发展花椒产业;今年,离村多年的吴宇天回到家乡,对云安镇滴翠园(合原150亩柑橘园)实行升级改造……

产业发展有奔头,让更多村民看到了希望。

曲炳国是毛坝村的建卡贫困户,今年53岁,看到村里沃柑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他也打起了发展产业的主意。去年腊月,在专家的指导下,曲炳国种了10亩沃柑。

毛坝村柚子园。通讯员 刘英 摄

“丰产期,一亩沃柑至少可卖一万块钱,10亩地一年就是10万块。”曲炳国说,等沃柑投产,不愁摘不掉“穷帽”。

人才兴百业兴。这些人才的回来,为云安沉寂的山村带来活力。据统计,目前,云安镇土地流转规模达到12800亩,全镇土地流转率达60%以上。

群雁归巢已成为云安的一道新风景。

农货分捡忙。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 发

新闻纵深——

“潜力股”变中坚力量 云安多举措留住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关键是人才。在“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人才队伍,应该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

如何把握市场规律留住人才?云安镇给出的答案是:转变本土人才评价机制、拓展人才吸聚渠道、优化人才兴业通道。

云安镇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了留住人才,云安镇下了大功夫。对于回乡就职,返乡创业的人才,不再实行“学历”“简历”一杆打死,而是综合考虑村集体发展及基层党支部意见,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此外,云安镇还多次召开优秀企业家及返乡人才座谈会,宣传回乡创业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财政支持、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等方面给予回乡创业、回乡就职的人才一定的支持措施。

近年来,云安镇一直在积极申请各类政府对企业扶助资金,如“贫困村主导产业拨改股项目”“进出口银行对口帮扶项目”“创业贷款”等,从政府端为产业发展助力。

“我们利用各村(社区)党支部对外出流动党员的定期联络的机会,不断推出举措大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目前已回引12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1名优秀人才回乡就职。”上述负责人说,让更多的乡村人才由“潜力股”成长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是云安镇回引人才的目标和方向。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嬗变中的云安】昔日雁南飞 今朝燕归巢 云阳“候鸟”回家了

2019-04-17 15:26:56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7日12时讯(记者 陈星 赵铁琥)重庆云阳云安镇,这个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工业古镇,因盐而兴,也因盐而衰。

在经历了长时间沉寂之后,这座千年古镇又重新“活”过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这片热土。

2016年,在缅甸发展西瓜产业的李玉军回来,守着一片撂荒地,开辟出了一片世外“桃源”。

同年,在外打工的魏朝龙也回到镇上,运用大学所学专业做起了电商,山里土货 “触网”,开始流向全国各地。

昔日雁南飞,今朝燕归巢。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候鸟”带着新理念、技术、人脉等资源陆续回家。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激发群众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为乡村发展带来活力。

三湾村电商综合服务点。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白水社区的梨园。通讯员 刘英 摄

镇村电商“热”

“导航栏要分类列出商品的种类,水果、干货、蔬菜要分类……”

夜幕降临,云安镇三湾村电商综合服务点还是一片繁忙景象,服务点负责人黄蒂正在指导村里的年轻人做网店设计。

2016年,听说家乡电商发展有奔头,加上政府扶持,原本在苏州一家电子厂打工的她辞去工作回乡做起了电商。

回乡不久,黄蒂即被村里聘为网店培训“本土人才”,想要发展电商的年轻人都可在她那免费学习。黄蒂说,截至目前,经她培训的创业青年接近200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自己开了网店。

“以前村里年轻人很少。”最近两年,黄蒂发现,很多在外地打工的朋友都回来了,他们有的做电商,有的回农村发展农业产业,以前冷清的村子渐渐热闹起来。

跟黄蒂一样,也是瞄准了家乡发展的势头,同年,在外打工的魏朝龙回乡在云安镇上开了一家电商店。

“有时件太多,要从早忙到晚。”每年年底是销售旺季,魏朝龙也没想到,家乡的特色水果、黑绿豆、红薯粉等农产品在网上竟格外走俏。

魏朝龙回到家乡开起了电商店,让农产品“触网“。记者 陈星 摄

在云安,像黄蒂、魏朝龙一样返乡发展电商的有很多。无一例外,都是得益于云阳县优化电商发展环境,以及家乡产业发展得良好势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云阳相继出台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此背景下,云安迅速掀起了一场电商发展热潮,有条件的村相继建起了电商综合服务点。

这些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点,吸引回来的不只是人才,也给村民带来了福音。他们将柑橘、黄桃、苕粉等农产品搬到网上销售,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者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有效对接,将山里的土货卖得更远、价格卖得更好。

据统计,2018年,云安通过网店直销、平台预订等电商方式,销售早熟梨15万斤,年猪120多头,土鸡3000多只。通过9.28电商节,全镇共销售3100单农特产品,其中帮助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1100件左右。

白水社区的梨园。通讯员 刘英 摄

田间产业兴

最近这几天,李玉军格外忙。

1690亩黄桃,刚锄完草,现在又要喷洒农药。

在云安镇铜鼓村黄桃产业园,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见到他时,他头戴草帽,正忙着配兑农药。忙不过来,还另外请了10几个村民帮忙。

站在田垄上,看着这片葱郁的黄桃林,想到几年前这还是一片荒地,李玉军感慨万千。

201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李玉军从老挝回到家乡,经多次考察,决定在铜鼓村发展黄桃产业,并从农民手里流转了这一千多亩土地,

李玉军在黄桃园忙着配兑农药。记者 陈星 摄

“黄桃林覆盖了铜鼓村5、6组,流转土地涉及228户农户,其中贫困户41户。”云安镇相关负责人说,黄桃产业发展起来,让村民实现了多途径增收。村民不仅有土地流转费、务工费,还可土地入股,参与分红。

产业发展给铜鼓村带来的变化,村民彭乡玉深有体会。从2016年开始,彭乡玉就一直在黄桃园务工,从黄桃管护到成熟采摘,基本每个环节她都要参与。

“放在几年前,这样的事想都不敢想。”这几年,彭乡玉见证了村里的泥路变水泥路,荒坡变成果园。随着回乡发展产业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她基本不愁没地干活。

铜鼓村发生的变化,在云安镇其他村也在悄然发生。

产业发展起来,美了乡村富了农民。记者 陈星 摄

前几年,毛坝村本土人才张发清流转1000亩土地,因地制宜发展起了柚子园;新建村返乡人才朱后安先后投入产业发展资金50万,发展花椒产业;今年,离村多年的吴宇天回到家乡,对云安镇滴翠园(合原150亩柑橘园)实行升级改造……

产业发展有奔头,让更多村民看到了希望。

曲炳国是毛坝村的建卡贫困户,今年53岁,看到村里沃柑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他也打起了发展产业的主意。去年腊月,在专家的指导下,曲炳国种了10亩沃柑。

毛坝村柚子园。通讯员 刘英 摄

“丰产期,一亩沃柑至少可卖一万块钱,10亩地一年就是10万块。”曲炳国说,等沃柑投产,不愁摘不掉“穷帽”。

人才兴百业兴。这些人才的回来,为云安沉寂的山村带来活力。据统计,目前,云安镇土地流转规模达到12800亩,全镇土地流转率达60%以上。

群雁归巢已成为云安的一道新风景。

农货分捡忙。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 发

新闻纵深——

“潜力股”变中坚力量 云安多举措留住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关键是人才。在“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人才队伍,应该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

如何把握市场规律留住人才?云安镇给出的答案是:转变本土人才评价机制、拓展人才吸聚渠道、优化人才兴业通道。

云安镇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了留住人才,云安镇下了大功夫。对于回乡就职,返乡创业的人才,不再实行“学历”“简历”一杆打死,而是综合考虑村集体发展及基层党支部意见,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此外,云安镇还多次召开优秀企业家及返乡人才座谈会,宣传回乡创业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财政支持、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等方面给予回乡创业、回乡就职的人才一定的支持措施。

近年来,云安镇一直在积极申请各类政府对企业扶助资金,如“贫困村主导产业拨改股项目”“进出口银行对口帮扶项目”“创业贷款”等,从政府端为产业发展助力。

“我们利用各村(社区)党支部对外出流动党员的定期联络的机会,不断推出举措大量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目前已回引12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1名优秀人才回乡就职。”上述负责人说,让更多的乡村人才由“潜力股”成长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是云安镇回引人才的目标和方向。

[责任编辑: 董霞]
精彩视频
网络民意桥,有事请吐槽热线:023-63080011
网民:现需要穿过路口步行至映湖十里公交站台才能坐车,希望延长终点站。

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核实,花石公园一期预计2024年10月完工。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