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江津方言 溯移民文化

听江津方言 溯移民文化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19-04-17

鸟瞰支坪镇真武场
真武场赑屃群
马家洋房
南华宫(广东客家移民会馆)

江津方言“土”,江津方言“怪”。

“每次有人听说我是江津人,都要让我表演说‘六’,说‘不’。”“他们都说我的江津口音土,土到掉渣渣。”……对于在其他地区生活工作的江津人来说,一口流利的江津方言或者带有江津口音的普通话都让他们受尽“委屈”。

江津方言的“土”究竟有何来源?现代江津方言究竟如何形成?此刻,让我们以书为筏,以笔为篙,沿着江津的历史长河,从五千年前的“先巴文明”向今而溯,寻一寻江津话的“根”,溯一溯江津人的“源”。

事实上,江津方言不是“土”,而是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古入声”。《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篇出现时间比《诗经》还要早的上古歌谣,描写了古代先民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歌谣中的“宍”同“肉”,用普通话读并不押韵,而江津方言中的“肉”音同“如”,一个读音改变,整首歌谣瞬间押韵。而今,这样特殊的发音还大量存在于江津人的生产生活中,骨头、吃饭、桌子、特别、没得、日月、杀熟、热烈、激动、日气、十恶不赦等词句,读起来依旧古声古韵。若你还觉得不过瘾,大可用江津方言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每句最后一字“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用江津方言一读,不仅合仄押韵,还更平添了一份遒劲苍凉的磅礴气势。

现代江津方言的形成还与江津的移民历史有关。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至元代,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四声。如今,通过现代汉语声调早已无法轻易分辨出古入声字。但江津方言特立独行,大部分保留了古入声。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江津有入声是因为四川方言入声区方言由中原汉语直接发展而来,无入声方言由明清时迁入四川的移民带来的明清官话发展而来。

能够对方言、文化等产生影响的大规模移民,在江津历史上就有三次之多。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商武丁年间,巴人驱逐僰(bó)人建立了周的属国巴国,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巴文化由此诞生;第二次大移民史称“湖广填四川”,元末明初、清顺治年间出现了两次移民高潮,来自两湖两广、福建、江西、中原等客家移民大量涌入,形成了江津土著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大交融;第三次大移民发生在近现代,包括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三峡库区建设等多次内迁移民。

而要论影响最深刻的移民,自然要数“湖广填四川”,现代四川话就是在这次大移民中形成的,江津方言也深受其影响。元末明初,红巾军大起义,明玉珍率军入川(今重庆地区)建立大夏国,带来了20万农民军和随之而来的大批缺地少田的农民,拉开了“湖广填四川”的序幕。至明朱元璋打下天下后,“两湖两广”大量移民入川开荒种地,为当时的江津大地带来了生机。明末清初,前后经历了80年战乱、灾荒和瘟疫,四川、重庆、江津域内,出现了“有可耕之地,而无可耕之民”的境况。清顺治十年,为恢复和发展生产,清政府用强行与奖励相结合的手段,让两湖两广、福建、江西数百万移民来到重庆、江津等地插笘为业。

众多移民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更带来了绚丽缤纷的各地文化,在生产生活中,这些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相互碰撞、交融,最终形成了江津特有的丰富文化内涵。漫步在真武场客家会馆群,你可以尽览江津本土建筑与客家建筑的和谐交融,福建会馆天上宫妈祖庙、广东会馆南华宫、江西会馆万寿宫、湖广会馆禹王宫、陕西会馆三元庙,这些建筑或多或少保留了移民发源地的特色,又十分“接地气”地融入当时江津本地的建筑风格,成为了亮丽的移民景观。除了建筑文化,信仰文化与民俗文化也随着移民的迁入而有所丰益和改变。塘河廷重祠、慈云刁家祠、白沙邓家祠、川主庙、五显庙、桓侯宫等信仰遗迹,闹元宵、石蟆百戏、白沙杂耍等民俗活动,都是发源于全国各地,融合于江津地域,是多元文化汇聚的结果。

言有古韵,行有遗风,数千年的迁徙融合,成就了江津多元璀璨的文化,也培育了江津数不尽的风流人物。2003年,重庆市评选的100名文化名人中,江津入选的就有共和国开国元勋聂荣臻、天下第一长联作者钟云舫、著名白屋诗人吴芳吉等10人。除此之外,人杰地灵、开放包容的江津,更吸引了不少名人志士前来求学寓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周光召等就曾在江津求学,而伟大的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陈独秀更是将晚年生活寄情于江津的山水之间。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听江津方言 溯移民文化

2019-04-17 15:40:24 来源: 0 条评论

鸟瞰支坪镇真武场
真武场赑屃群
马家洋房
南华宫(广东客家移民会馆)

江津方言“土”,江津方言“怪”。

“每次有人听说我是江津人,都要让我表演说‘六’,说‘不’。”“他们都说我的江津口音土,土到掉渣渣。”……对于在其他地区生活工作的江津人来说,一口流利的江津方言或者带有江津口音的普通话都让他们受尽“委屈”。

江津方言的“土”究竟有何来源?现代江津方言究竟如何形成?此刻,让我们以书为筏,以笔为篙,沿着江津的历史长河,从五千年前的“先巴文明”向今而溯,寻一寻江津话的“根”,溯一溯江津人的“源”。

事实上,江津方言不是“土”,而是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古入声”。《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篇出现时间比《诗经》还要早的上古歌谣,描写了古代先民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歌谣中的“宍”同“肉”,用普通话读并不押韵,而江津方言中的“肉”音同“如”,一个读音改变,整首歌谣瞬间押韵。而今,这样特殊的发音还大量存在于江津人的生产生活中,骨头、吃饭、桌子、特别、没得、日月、杀熟、热烈、激动、日气、十恶不赦等词句,读起来依旧古声古韵。若你还觉得不过瘾,大可用江津方言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每句最后一字“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用江津方言一读,不仅合仄押韵,还更平添了一份遒劲苍凉的磅礴气势。

现代江津方言的形成还与江津的移民历史有关。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至元代,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入派四声。如今,通过现代汉语声调早已无法轻易分辨出古入声字。但江津方言特立独行,大部分保留了古入声。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江津有入声是因为四川方言入声区方言由中原汉语直接发展而来,无入声方言由明清时迁入四川的移民带来的明清官话发展而来。

能够对方言、文化等产生影响的大规模移民,在江津历史上就有三次之多。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商武丁年间,巴人驱逐僰(bó)人建立了周的属国巴国,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巴文化由此诞生;第二次大移民史称“湖广填四川”,元末明初、清顺治年间出现了两次移民高潮,来自两湖两广、福建、江西、中原等客家移民大量涌入,形成了江津土著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大交融;第三次大移民发生在近现代,包括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三峡库区建设等多次内迁移民。

而要论影响最深刻的移民,自然要数“湖广填四川”,现代四川话就是在这次大移民中形成的,江津方言也深受其影响。元末明初,红巾军大起义,明玉珍率军入川(今重庆地区)建立大夏国,带来了20万农民军和随之而来的大批缺地少田的农民,拉开了“湖广填四川”的序幕。至明朱元璋打下天下后,“两湖两广”大量移民入川开荒种地,为当时的江津大地带来了生机。明末清初,前后经历了80年战乱、灾荒和瘟疫,四川、重庆、江津域内,出现了“有可耕之地,而无可耕之民”的境况。清顺治十年,为恢复和发展生产,清政府用强行与奖励相结合的手段,让两湖两广、福建、江西数百万移民来到重庆、江津等地插笘为业。

众多移民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更带来了绚丽缤纷的各地文化,在生产生活中,这些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相互碰撞、交融,最终形成了江津特有的丰富文化内涵。漫步在真武场客家会馆群,你可以尽览江津本土建筑与客家建筑的和谐交融,福建会馆天上宫妈祖庙、广东会馆南华宫、江西会馆万寿宫、湖广会馆禹王宫、陕西会馆三元庙,这些建筑或多或少保留了移民发源地的特色,又十分“接地气”地融入当时江津本地的建筑风格,成为了亮丽的移民景观。除了建筑文化,信仰文化与民俗文化也随着移民的迁入而有所丰益和改变。塘河廷重祠、慈云刁家祠、白沙邓家祠、川主庙、五显庙、桓侯宫等信仰遗迹,闹元宵、石蟆百戏、白沙杂耍等民俗活动,都是发源于全国各地,融合于江津地域,是多元文化汇聚的结果。

言有古韵,行有遗风,数千年的迁徙融合,成就了江津多元璀璨的文化,也培育了江津数不尽的风流人物。2003年,重庆市评选的100名文化名人中,江津入选的就有共和国开国元勋聂荣臻、天下第一长联作者钟云舫、著名白屋诗人吴芳吉等10人。除此之外,人杰地灵、开放包容的江津,更吸引了不少名人志士前来求学寓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周光召等就曾在江津求学,而伟大的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陈独秀更是将晚年生活寄情于江津的山水之间。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