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筑梦 榜样同行】33年扎根科研事业 他让油菜变出更多新花样

【劳动筑梦 榜样同行】33年扎根科研事业 他让油菜变出更多新花样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4-25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5日9时讯(记者 舒婷)每年春季,在重庆潼南、永川、秀山、万州等地都会举办油菜花节,吸引游客“打卡”观光。作为传统产业,油菜主要收获油菜籽用来制作菜籽油和菜籽饼,如今已形成油菜苔、油菜芽、功能型菜籽油等新产品以及油菜花节等新业态。1986年就扎根油料科研工作的徐洪志就是带来这些“变化”的贡献者之一。

睡过马路、跑过大江南北

数千次试验提升产量

徐洪志,现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室主任、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三峡综合试验站站长,也是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86年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33年来他一直扎根在三峡农业科学院从事油料科研工作。

“满足人民对油菜产品日益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需求。”这是徐洪志对自己工作的概括,所以探索提高油菜生产效益、保障油菜产品供给和改良油菜产品品质是他不断追求的目标。

重庆菜籽油自给率低,进口依赖度高,徐洪志便在培育油菜品种和优化种植技术上“下功夫”。

为了找到合适的品种资源,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深入湖北、青海、陕西等地,收集数万份油菜育种资源,经过数千次试验终于找到了1个不育株,并找到了保持不育性的一套有效方法,这种方法被一直沿用至今。育成的一系列杂交油菜品种大幅度提高了油菜的单产水平。

在品种研制过程中,为了加快育种进程,需要进行夏繁加代。为了寻找合适的夏繁基地,他跑遍了云南、青海、湖北及本地高山区相关区域,最终选择在巫溪红池坝地区试验。

“那个时候交通不便,从万州到巫溪一天只有一班车,要坐10多个小时,到了乡镇已是凌晨一两点钟了。”由于太晚加之又在镇上,找不到歇脚的地方,徐洪志只好在马路上将就一晚,第二天一早又坐车往红池坝赶。

徐洪志已记不清这样这样反反复复跑了多少趟,好在经过他和团队的努力培育出了符合不同时代要求的新品种。 33年来,徐洪志主持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12项。育成油菜新品种10个,这些新品种及配套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累计推广面积1000余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过20亿元。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植物新品种权1项。

24小时“蜗居”实验室

改良油菜品质

产量提升了,品质也得改良。而改良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双低”。

“双低”,即油菜籽中的芥酸含量和硫代葡萄糖甙的含量要低。 而 “双低”检测需要仪器设备,那时的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却没有这样的条件。

“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条件。”徐洪志不甘落后,经过努力获得西南农业大学支持,可以借用他们的检测设备。

从1998年到2003年,他带领团队人员往返于万州和重庆主城之间,每次携带着数千份材料去检测。

那时从重庆到万州来回要10多个小时,徐洪志和同事每去一次就在实验室里呆一周左右。由于是借用别人实验室,时间又紧,在检测的那一周里,他和团队24小时不休息,“蜗居”在实验室里,饿了就吃方便面充饥。

“有时候上千份的检测材料,只有一份合格。”反反复复的“折腾”检测了数万份材料,虽然苦累,但徐洪志从未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第一个“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通过重庆市和国家双重审定,并很快实现了成果转化,被推广到重庆市和长江中游广阔油菜产区。

科技助农

让贫困户增收

在全国上下开展脱贫攻坚战中,徐洪志也依托油菜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摘帽。

万州区龙驹镇灯台村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2018年9月,村里一村民流转了土地,建起了大棚,可奈何却找不到项目。徐洪志以市级科技特派员身份来到这里,指导其开展油菜苔生产,并为他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现已初见成效,平均每亩增收400元左右。

丰都三建乡是深度贫困乡,生态环境好,一开始也是愁没有合适的产业。在徐洪志的指导下,乡里种起了油菜,吸引周边游客赏花。游客的纷至沓来,也大大带动了三建乡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徐洪志还在贫困山区推广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免耕种植技术、油菜轻简生产技术等,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邦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这些年来,徐洪志坚持开展秦巴山区、五陵山区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油菜产业扶贫,长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促进了当地油菜产业提档升级和提质增效。据统计,通过他的努力已惠及贫困人口50余万人。

不断探索

让油菜产品“多功能”

市面上我们常看到高钙低脂等多种功能性牛奶,而未来菜籽油同样也可以这样,因为这是徐洪志和团队目前正在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国产的优质菜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单不饱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最适宜人体需要,且是非转基因的,可以说是最好的食用油。”为了让这种“最好的食用油”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徐洪志正在探索对油菜籽脂肪酸成分进行改良,探索功能型菜籽油。

“通过我们的改良,以后菜籽油、油菜苔及油脂深加工产品也会有不同的功能,包括可以补钙、补硒、补充维生素、改善视力、改善生育能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等。”谈到未来的前景,徐洪志充满了信心。

除此之外,在早熟观花稳产型油菜新品种研制方面,徐洪志也一直在努力,育成的万油28已进入中试阶段。

“坚持是根本,创新是生命。”徐洪志说:“科研工作虽然很辛苦,但看到大家用上我研究的产品,我就觉得很满足了,人生也很有价值。”

人们对油菜的需求在日益增长,而徐洪志也将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下去。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劳动筑梦 榜样同行】33年扎根科研事业 他让油菜变出更多新花样

2019-04-25 09:0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5日9时讯(记者 舒婷)每年春季,在重庆潼南、永川、秀山、万州等地都会举办油菜花节,吸引游客“打卡”观光。作为传统产业,油菜主要收获油菜籽用来制作菜籽油和菜籽饼,如今已形成油菜苔、油菜芽、功能型菜籽油等新产品以及油菜花节等新业态。1986年就扎根油料科研工作的徐洪志就是带来这些“变化”的贡献者之一。

睡过马路、跑过大江南北

数千次试验提升产量

徐洪志,现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室主任、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三峡综合试验站站长,也是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86年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33年来他一直扎根在三峡农业科学院从事油料科研工作。

“满足人民对油菜产品日益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需求。”这是徐洪志对自己工作的概括,所以探索提高油菜生产效益、保障油菜产品供给和改良油菜产品品质是他不断追求的目标。

重庆菜籽油自给率低,进口依赖度高,徐洪志便在培育油菜品种和优化种植技术上“下功夫”。

为了找到合适的品种资源,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深入湖北、青海、陕西等地,收集数万份油菜育种资源,经过数千次试验终于找到了1个不育株,并找到了保持不育性的一套有效方法,这种方法被一直沿用至今。育成的一系列杂交油菜品种大幅度提高了油菜的单产水平。

在品种研制过程中,为了加快育种进程,需要进行夏繁加代。为了寻找合适的夏繁基地,他跑遍了云南、青海、湖北及本地高山区相关区域,最终选择在巫溪红池坝地区试验。

“那个时候交通不便,从万州到巫溪一天只有一班车,要坐10多个小时,到了乡镇已是凌晨一两点钟了。”由于太晚加之又在镇上,找不到歇脚的地方,徐洪志只好在马路上将就一晚,第二天一早又坐车往红池坝赶。

徐洪志已记不清这样这样反反复复跑了多少趟,好在经过他和团队的努力培育出了符合不同时代要求的新品种。 33年来,徐洪志主持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12项。育成油菜新品种10个,这些新品种及配套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累计推广面积1000余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过20亿元。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植物新品种权1项。

24小时“蜗居”实验室

改良油菜品质

产量提升了,品质也得改良。而改良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双低”。

“双低”,即油菜籽中的芥酸含量和硫代葡萄糖甙的含量要低。 而 “双低”检测需要仪器设备,那时的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却没有这样的条件。

“没有条件,就自己创造条件。”徐洪志不甘落后,经过努力获得西南农业大学支持,可以借用他们的检测设备。

从1998年到2003年,他带领团队人员往返于万州和重庆主城之间,每次携带着数千份材料去检测。

那时从重庆到万州来回要10多个小时,徐洪志和同事每去一次就在实验室里呆一周左右。由于是借用别人实验室,时间又紧,在检测的那一周里,他和团队24小时不休息,“蜗居”在实验室里,饿了就吃方便面充饥。

“有时候上千份的检测材料,只有一份合格。”反反复复的“折腾”检测了数万份材料,虽然苦累,但徐洪志从未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第一个“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通过重庆市和国家双重审定,并很快实现了成果转化,被推广到重庆市和长江中游广阔油菜产区。

科技助农

让贫困户增收

在全国上下开展脱贫攻坚战中,徐洪志也依托油菜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摘帽。

万州区龙驹镇灯台村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2018年9月,村里一村民流转了土地,建起了大棚,可奈何却找不到项目。徐洪志以市级科技特派员身份来到这里,指导其开展油菜苔生产,并为他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现已初见成效,平均每亩增收400元左右。

丰都三建乡是深度贫困乡,生态环境好,一开始也是愁没有合适的产业。在徐洪志的指导下,乡里种起了油菜,吸引周边游客赏花。游客的纷至沓来,也大大带动了三建乡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徐洪志还在贫困山区推广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免耕种植技术、油菜轻简生产技术等,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邦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这些年来,徐洪志坚持开展秦巴山区、五陵山区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油菜产业扶贫,长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促进了当地油菜产业提档升级和提质增效。据统计,通过他的努力已惠及贫困人口50余万人。

不断探索

让油菜产品“多功能”

市面上我们常看到高钙低脂等多种功能性牛奶,而未来菜籽油同样也可以这样,因为这是徐洪志和团队目前正在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国产的优质菜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单不饱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最适宜人体需要,且是非转基因的,可以说是最好的食用油。”为了让这种“最好的食用油”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徐洪志正在探索对油菜籽脂肪酸成分进行改良,探索功能型菜籽油。

“通过我们的改良,以后菜籽油、油菜苔及油脂深加工产品也会有不同的功能,包括可以补钙、补硒、补充维生素、改善视力、改善生育能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等。”谈到未来的前景,徐洪志充满了信心。

除此之外,在早熟观花稳产型油菜新品种研制方面,徐洪志也一直在努力,育成的万油28已进入中试阶段。

“坚持是根本,创新是生命。”徐洪志说:“科研工作虽然很辛苦,但看到大家用上我研究的产品,我就觉得很满足了,人生也很有价值。”

人们对油菜的需求在日益增长,而徐洪志也将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下去。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胜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