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志愿者印茂成:让万州文物古迹代代相传

​文物保护志愿者印茂成:让万州文物古迹代代相传

来源:2019-04-2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时22分讯(通讯员  应艳丽)这几天,65岁的退休老人印茂成很忙。他要筹备建一个“万州文物保护志愿者群”。别人建群动手指,他要做很多功课:物色人选、宣传发动、制定计划、分配任务……

文物保护,普通人也可以参与吗?印茂成以自己的实践和努力告诉大家——文物保护人人有责,人人都能贡献力量。

徒步探寻万州古驿道

印茂成今年65岁,是一位普通退休工人,一直对古寨、古道情有独钟。十余年前,他加入万州穿行户外运动协会,成为一名驴友,经常徒步在万州的山水园林中,自然也看了不少古道、古遗址,激发了他浓厚的兴趣。

一次偶然闲逛旧书摊,印茂成买到一套旧书《踏古觅迹》,这是万州区博物馆编纂的文物普查成果集,万州有资料记载的不可移动文物都在上面了!

印茂成如获至宝,看得如痴如醉——原来万州有这么多文物!厚厚七八百页的书竟然只能简要介绍一番。

退休后,印茂成有了充沛时间,他开始实地探访这些文物古迹。身为驴友,他最先寻访的当然是那些便于徒步,风景与文化共存的古道。

他第一次系统考察的是万梁古道。可以说,万州、梁平沿途镇乡在漫长的历史里都得益于这条古道的滋养。印茂成顺着古籍记载的万梁古驿道主要地名,万县驿——沙河铺——西溪铺——高梁铺——石马山铺——佛寺铺——高升铺——三正铺——分水驿——孙家槽——亭子垭一路考察,花了好几天时间走通了整个古道。

由于318国道基本都是按万梁古驿道的走向向西延伸,公路与古驿道时而交错,时而重叠,有的道路被新建农村人行便道和公路覆盖,有的生长了荒草,昔日繁华古道今天已经渐渐荒废。为了寻找到正确的古道路径及沿途遗存,印茂成常常走回头路、冤枉路。比如李河镇的篦子桥,他问了很多当地人才找到。还有李河镇上的一对明代石狮,保存太完好,他也心存疑虑,后来才了解到这对石狮子原是万梁古驿道旁的出土文物。

随后,印茂成又踏访了万梁古道南线、万达古道、万开古道、巴盐古道、太龙观音塘古道、驸马万步梯古道等。

力争访遍全部古迹

走古道的同时,印茂成还着力探寻那些重要的文物遗址。

为了便于安排行程,他通常一次走访一个乡镇,每个乡镇走访数日。按照书上的介绍,力争每个点都去。

其中,他花费最多心血的是恒合。

恒合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或许因为这个原因,这里的遗迹留存非常丰富,竟然有50多处,古桥、字库塔、古墓,其中古民居几乎每个村都有。为了走遍这些点,他在恒合住了整整8天。每天早上揣几个馒头出门,挨个村寻访,找不到就和当地人打听。找到地方后,就和当地人摆摆龙门阵,听人讲讲文物古迹的传说。看到他挎着相机来寻访文物古迹,当地老百姓都非常欢迎,给他讲了很多故事。

回来后,他将此行写成帖子《老茂带你走恒合》发在平湖论坛上,引起跟帖无数,最终达到4万多的点击量。

长岭、驸马、太龙、高梁、分水,一个个乡镇走下来,印茂成对古寨堡和古民居的状况有些痛心。

以高梁镇马鞍寨为例,多年前第一次去这个与葵花寨相连的寨子时,印茂成发现了8个寨门,寨上还有两户人家。如今,这里的寨门只剩下四道,寨子上的人搬空了,里面全是荒草杂树。

第一次去恒合,印茂成看到不少古院落还有人居住,充满生活气息和民俗风情。再去时,已经陋室空堂、衰草枯杨。

如果没有人去发现、记录、保护它们,这些流传百年以上的古迹就要一个个消失了。印茂成觉得,有一种责任催动他必须做些事情。

保护文物古迹人人可参与

保护文物,普通百姓能做啥?印茂成觉得,首先是致力于宣传。

考察万梁古道时,印茂成将经历、图片、文史资料发在平湖论坛上,引起许多万州人的关注。渐渐的,这条古道在重庆范围开始小有名气,常有驴友来探访分水——亭子垭段。这是古道最宽阔保存最完好风景也最美的一段,宽2米多的石板路在半山上蜿蜒前伸,美丽壮观。建于清代的石拱桥德心桥与高速、铁路桥梁交相辉映,仿佛历史与现代的隔空对话。

当地政府对古道的保护也更加重视,经常有人除草、维修、加固道路。如今,这条路与十年前几无变化。

其次是发掘历史资料,查漏补缺。

这几年,印茂成也发现了很多未被记载的文物古迹,了解到不少鲜为人知的信息。比如万梁古道佛寺铺有座单孔石拱桥,万梁古道望月垭有一处摩崖石刻,在万州博物馆、万州文物管理所编撰的诸多文献中,均没有收录。

在万梁驿道南线,有一段古道是由当地居民出资修复的。居民告诉印茂成,他从小生长在此,很有感情,事业有成后,看到古道破败非常痛心,就自己花钱请石匠进行修补。古道缺石梯了,他就到处搜罗古旧的零散石梯,力争修旧如旧,最终修缮了一公里多道路。

这让他意识到,在民间还有很多人在爱护文物,想要做点事情。

于是,他成立了“万州文物保护志愿者群”,希望更多人能和他一起,探访巡查不可移动文物,做好记录,保留好图文资料,提交文管部门,呼吁全社会来保护文物,让万州的历史文化代代相传。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文物保护志愿者印茂成:让万州文物古迹代代相传

2019-04-28 11:22:58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时22分讯(通讯员  应艳丽)这几天,65岁的退休老人印茂成很忙。他要筹备建一个“万州文物保护志愿者群”。别人建群动手指,他要做很多功课:物色人选、宣传发动、制定计划、分配任务……

文物保护,普通人也可以参与吗?印茂成以自己的实践和努力告诉大家——文物保护人人有责,人人都能贡献力量。

徒步探寻万州古驿道

印茂成今年65岁,是一位普通退休工人,一直对古寨、古道情有独钟。十余年前,他加入万州穿行户外运动协会,成为一名驴友,经常徒步在万州的山水园林中,自然也看了不少古道、古遗址,激发了他浓厚的兴趣。

一次偶然闲逛旧书摊,印茂成买到一套旧书《踏古觅迹》,这是万州区博物馆编纂的文物普查成果集,万州有资料记载的不可移动文物都在上面了!

印茂成如获至宝,看得如痴如醉——原来万州有这么多文物!厚厚七八百页的书竟然只能简要介绍一番。

退休后,印茂成有了充沛时间,他开始实地探访这些文物古迹。身为驴友,他最先寻访的当然是那些便于徒步,风景与文化共存的古道。

他第一次系统考察的是万梁古道。可以说,万州、梁平沿途镇乡在漫长的历史里都得益于这条古道的滋养。印茂成顺着古籍记载的万梁古驿道主要地名,万县驿——沙河铺——西溪铺——高梁铺——石马山铺——佛寺铺——高升铺——三正铺——分水驿——孙家槽——亭子垭一路考察,花了好几天时间走通了整个古道。

由于318国道基本都是按万梁古驿道的走向向西延伸,公路与古驿道时而交错,时而重叠,有的道路被新建农村人行便道和公路覆盖,有的生长了荒草,昔日繁华古道今天已经渐渐荒废。为了寻找到正确的古道路径及沿途遗存,印茂成常常走回头路、冤枉路。比如李河镇的篦子桥,他问了很多当地人才找到。还有李河镇上的一对明代石狮,保存太完好,他也心存疑虑,后来才了解到这对石狮子原是万梁古驿道旁的出土文物。

随后,印茂成又踏访了万梁古道南线、万达古道、万开古道、巴盐古道、太龙观音塘古道、驸马万步梯古道等。

力争访遍全部古迹

走古道的同时,印茂成还着力探寻那些重要的文物遗址。

为了便于安排行程,他通常一次走访一个乡镇,每个乡镇走访数日。按照书上的介绍,力争每个点都去。

其中,他花费最多心血的是恒合。

恒合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或许因为这个原因,这里的遗迹留存非常丰富,竟然有50多处,古桥、字库塔、古墓,其中古民居几乎每个村都有。为了走遍这些点,他在恒合住了整整8天。每天早上揣几个馒头出门,挨个村寻访,找不到就和当地人打听。找到地方后,就和当地人摆摆龙门阵,听人讲讲文物古迹的传说。看到他挎着相机来寻访文物古迹,当地老百姓都非常欢迎,给他讲了很多故事。

回来后,他将此行写成帖子《老茂带你走恒合》发在平湖论坛上,引起跟帖无数,最终达到4万多的点击量。

长岭、驸马、太龙、高梁、分水,一个个乡镇走下来,印茂成对古寨堡和古民居的状况有些痛心。

以高梁镇马鞍寨为例,多年前第一次去这个与葵花寨相连的寨子时,印茂成发现了8个寨门,寨上还有两户人家。如今,这里的寨门只剩下四道,寨子上的人搬空了,里面全是荒草杂树。

第一次去恒合,印茂成看到不少古院落还有人居住,充满生活气息和民俗风情。再去时,已经陋室空堂、衰草枯杨。

如果没有人去发现、记录、保护它们,这些流传百年以上的古迹就要一个个消失了。印茂成觉得,有一种责任催动他必须做些事情。

保护文物古迹人人可参与

保护文物,普通百姓能做啥?印茂成觉得,首先是致力于宣传。

考察万梁古道时,印茂成将经历、图片、文史资料发在平湖论坛上,引起许多万州人的关注。渐渐的,这条古道在重庆范围开始小有名气,常有驴友来探访分水——亭子垭段。这是古道最宽阔保存最完好风景也最美的一段,宽2米多的石板路在半山上蜿蜒前伸,美丽壮观。建于清代的石拱桥德心桥与高速、铁路桥梁交相辉映,仿佛历史与现代的隔空对话。

当地政府对古道的保护也更加重视,经常有人除草、维修、加固道路。如今,这条路与十年前几无变化。

其次是发掘历史资料,查漏补缺。

这几年,印茂成也发现了很多未被记载的文物古迹,了解到不少鲜为人知的信息。比如万梁古道佛寺铺有座单孔石拱桥,万梁古道望月垭有一处摩崖石刻,在万州博物馆、万州文物管理所编撰的诸多文献中,均没有收录。

在万梁驿道南线,有一段古道是由当地居民出资修复的。居民告诉印茂成,他从小生长在此,很有感情,事业有成后,看到古道破败非常痛心,就自己花钱请石匠进行修补。古道缺石梯了,他就到处搜罗古旧的零散石梯,力争修旧如旧,最终修缮了一公里多道路。

这让他意识到,在民间还有很多人在爱护文物,想要做点事情。

于是,他成立了“万州文物保护志愿者群”,希望更多人能和他一起,探访巡查不可移动文物,做好记录,保留好图文资料,提交文管部门,呼吁全社会来保护文物,让万州的历史文化代代相传。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羊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