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兴和村:老百姓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彭水兴和村:老百姓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5-1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14日15时55分讯(通讯员 刘蕊)4月17日,趁着阳光正好,彭水自治县兴和村村民们三三俩俩围坐一起,谈笑风生:院坝硬化了、公路通畅了、村里的篮球场也有了……兴和村一天天的变化,村民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搬离贫困迁来幸福

“感谢你帮我们安置新家。正是有了这个新家,我们才开启了幸福生活。”兴和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洪学在问候3组村民张维菊时,张维菊紧紧握住张洪学双手,不由感慨。

张维菊因病致贫,常年居住在祖辈留下来的老旧水泥房中。“虽是水泥房,但经久年衰。”张维菊坦言,曾经过的是风来避不住,雨来遮不了的穷苦生活。

2017年,张维菊依托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住进了两室一厨一厕的新房。宽敞的客厅,舒适的卧室,干净整洁的厨房厕所,让张维菊有了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避风港湾”。

“你看,现在院坝硬化了,院坝前的公路也通了,这日子过起舒服着呢!”张维菊一边介绍全新的生活环境,一边夸赞如今的美好生活。

搬离贫困,迁来幸福。在兴和村,像张维菊一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挪出穷窝窝,搬来新生活的贫困户有10户。张洪学说,今年,将对7组地处滑坡地段的5户农户进行搬迁,保障他们的生活安全。

向小玲在为陈福见测量血压。通讯员 刘蕊 摄

家庭医生服务“到家”

“老陈,在屋头没得?”贫困户陈福见患有脑肿瘤,手术之后需要倍加关注。因此,作为他的“家庭医生”向小玲十分留意他的血压和心率。

“老陈,上次测量的时候,你的血压有点高,今天我再来测一下。”向小玲一边嘘寒问暖,一边从包里拿出血压测量计。

“收缩压是142,舒张压是82,心率是63。”几分钟的时间,血压测量完毕。“老陈,你血压还是高哦,平时要多注意饮食,吃清淡点。”向小玲语重心长地叮嘱注意事项。“我身患重病,行动不方便。‘家庭医生’每周都会来家里给我做检查,特别有耐心,让我心里特别踏实。”陈福见连连夸赞向小玲。

在兴和村,陈福见只是向小玲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其中一个。近年来,兴和村不断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优化签约服务内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获得群众点赞。

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张洪学表示,今年兴和村将持续推进医疗扶贫,确保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力求让村民享受到更为便捷、贴心、连续、专业的健康服务,增强签约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村民栽种油茶。通讯员 刘蕊 摄

绿色产业带动增收

4月17日,在兴和村6组的山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20多位村民有的挖坑、有的放油茶苗、有的填土……

张洪学介绍,这是村里以“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的油茶产业,基地规模大约3000亩,目前已经栽种800亩。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为“股民”,见效益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红。

村民庹大奎就是其中的“股民”。他的6亩土地全部入股,如今,又在油茶基地做工,每天有着80元的劳务费。背苗、拉线、挖坑、填土……每个环节,庹大奎动作麻利。“村里引进产业,不仅有务工费,以后还有分红,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庹大奎说。

壮大“小产业”,鼓起“钱袋子”。近年来,兴和村依托青山,引进公司发展脆红李、蔬菜等绿色产业。以“公司+农户”模式,发展脆红李100亩,以“大户+散户”模式种植南瓜1000亩,调动村民积极性,带动村民持续增收。“今年,兴和村将立足大基地、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做到产业上规模、规模创品牌、品牌出市场、市场促效益、效益助增收。”张洪学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彭水兴和村:老百姓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2019-05-14 15:57:22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14日15时55分讯(通讯员 刘蕊)4月17日,趁着阳光正好,彭水自治县兴和村村民们三三俩俩围坐一起,谈笑风生:院坝硬化了、公路通畅了、村里的篮球场也有了……兴和村一天天的变化,村民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搬离贫困迁来幸福

“感谢你帮我们安置新家。正是有了这个新家,我们才开启了幸福生活。”兴和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洪学在问候3组村民张维菊时,张维菊紧紧握住张洪学双手,不由感慨。

张维菊因病致贫,常年居住在祖辈留下来的老旧水泥房中。“虽是水泥房,但经久年衰。”张维菊坦言,曾经过的是风来避不住,雨来遮不了的穷苦生活。

2017年,张维菊依托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住进了两室一厨一厕的新房。宽敞的客厅,舒适的卧室,干净整洁的厨房厕所,让张维菊有了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避风港湾”。

“你看,现在院坝硬化了,院坝前的公路也通了,这日子过起舒服着呢!”张维菊一边介绍全新的生活环境,一边夸赞如今的美好生活。

搬离贫困,迁来幸福。在兴和村,像张维菊一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挪出穷窝窝,搬来新生活的贫困户有10户。张洪学说,今年,将对7组地处滑坡地段的5户农户进行搬迁,保障他们的生活安全。

向小玲在为陈福见测量血压。通讯员 刘蕊 摄

家庭医生服务“到家”

“老陈,在屋头没得?”贫困户陈福见患有脑肿瘤,手术之后需要倍加关注。因此,作为他的“家庭医生”向小玲十分留意他的血压和心率。

“老陈,上次测量的时候,你的血压有点高,今天我再来测一下。”向小玲一边嘘寒问暖,一边从包里拿出血压测量计。

“收缩压是142,舒张压是82,心率是63。”几分钟的时间,血压测量完毕。“老陈,你血压还是高哦,平时要多注意饮食,吃清淡点。”向小玲语重心长地叮嘱注意事项。“我身患重病,行动不方便。‘家庭医生’每周都会来家里给我做检查,特别有耐心,让我心里特别踏实。”陈福见连连夸赞向小玲。

在兴和村,陈福见只是向小玲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其中一个。近年来,兴和村不断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优化签约服务内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获得群众点赞。

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张洪学表示,今年兴和村将持续推进医疗扶贫,确保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力求让村民享受到更为便捷、贴心、连续、专业的健康服务,增强签约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村民栽种油茶。通讯员 刘蕊 摄

绿色产业带动增收

4月17日,在兴和村6组的山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20多位村民有的挖坑、有的放油茶苗、有的填土……

张洪学介绍,这是村里以“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的油茶产业,基地规模大约3000亩,目前已经栽种800亩。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为“股民”,见效益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红。

村民庹大奎就是其中的“股民”。他的6亩土地全部入股,如今,又在油茶基地做工,每天有着80元的劳务费。背苗、拉线、挖坑、填土……每个环节,庹大奎动作麻利。“村里引进产业,不仅有务工费,以后还有分红,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庹大奎说。

壮大“小产业”,鼓起“钱袋子”。近年来,兴和村依托青山,引进公司发展脆红李、蔬菜等绿色产业。以“公司+农户”模式,发展脆红李100亩,以“大户+散户”模式种植南瓜1000亩,调动村民积极性,带动村民持续增收。“今年,兴和村将立足大基地、大市场的发展思路,做到产业上规模、规模创品牌、品牌出市场、市场促效益、效益助增收。”张洪学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