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聚焦“富、美、绿、活”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今(28)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重庆市渝北区获悉,今年以来,该区以加快建成全市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为总抓手,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改革,以实干促振兴,助推全区经济发展。

渝北:聚焦“富、美、绿、活”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5-2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8日14时讯(记者 闫仪 通讯员 欧云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今(28)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重庆市渝北区获悉,今年以来,该区以加快建成全市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为总抓手,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改革,以实干促振兴,助推全区经济发展。

产业振兴

深挖特色产业撬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位于大湾镇西部的凤龙村不断增强产业扶贫“造血”功能,让脱贫户入股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我们村土质肥沃,很适合种植蔬菜,因此,全村主导产业以种植蔬菜为主。萝ト、笋売菜,糯玉米、辣椒是我们的特色产业。”大湾镇凤龙村党支部书记龚应文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为壮大集体经济,我们与毛哥泡菜厂按照‘统一供苗、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价格’模式开展产业合作,并建设蔬菜种植基地,让当地的农民吃下‘定心丸’,让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更有动力。”

产业发展起来了,基础设施也要跟上。近年来,凤龙村在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道路交通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昔日破败的村落华丽变了身。龚应文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按照“产业新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凤龙村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整治,让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将辖区8个社级公路全部硬化畅通,着力解决出行难、会车难问题;解决村民对天然气、移动网络和电信网络需求的问题,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这样的“造血”模式很快收到了成效。2018年,大湾镇凤龙村人均增收额达到15000余元。乘着产业振兴的东风,凤龙村的发展思路愈发清晰。龚应文表示,下一步,凤龙村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村集体经济的管理模式,有效利用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我们凤龙村彭家坝子水源较好,我们还想利用这个优势,办个酒厂,增加集体效益。”对于未来,龚应文充满期待。

凤龙村的成功是渝北区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该区立足标准化、宜机化、智能化,实现点面结合发展。

据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在“点”的建设上,渝北区聚焦御临河十万亩橘园、兴隆镇牛皇片区产业示范基地、大湾镇金凤桃缘农业公园等重点基地建设,通过串“点”成“线”,打造南北大道沿线、兴古路沿线、统大路沿线等5条特色产业示范带,新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笋竹等产业基地1.5万亩。同时,利用村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譬如,支持阿兴记加快种兔繁育体系建设,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着力将大盛镇鱼塘村建成“特色兔村”。进一步推进渔业绿色发展,出台生态渔业养殖技术规范,试点推广微孔增氧技术,改善水体水质,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全年新引进松浦镜鲤、长丰鲢等特色新品种10万尾以上。

文化振兴

礼仪传承家训文化浸润乡愁

近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兴隆镇牛皇村采访时听村民讲述了一个传说——一天,有个和尚在破亭里躲雨,路过的牧童立即将斗笠给他,和尚却推辞不要。“客前礼先,家训流传。”牧童话毕,将斗笠给他后就消失在雨中。雨停后,和尚在木桥上碰见一个挑着两个女孩的汉子,汉子放下担子跳到溪水里给他让道。和尚不解,汉子说:“手礼相让,家训久长。”和尚进村后,一老人将其引入院子,并为他沏茶。随后,老人拿出一把竹椅,将一位老奶奶扶到椅子上。老人说:“孝礼高堂,家训不忘。”

牧童、汉子、老人是祖孙三代人,姓李。和尚取笔写道:“礼家李氏,姓李更知礼,逢君不识君,破亭残桥后,布衣慰吾心。”某日,和尚坐在村旁一寺庙,忽然一粒银杏掉到他头上,他惊恐离去。不久,有官兵进村搜寻,老人方知和尚是削发避难的建文帝朱允炆。此后,朱允炆流落的村落更名为礼朝屋基,有朝觐之意。汉子担二女避让之桥取名为双凤桥,建文帝曾待过的庙更名为牛(留)皇庙,那棵掉落银杏的银杏树至今还在,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石磨、碾子、犁耙、坛子、土碗……这些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农具和用品嵌在墙上、摆在房前,生态长廊上有古井、草亭、水车、秋千、单杠等,已成为是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如今,礼朝屋基的人居环境变靓,正在打造一个具有上世纪中叶乡村田园风格、彰显“礼”学农耕文化的乡村振兴文化示范点,让其成为融生态观光、文化传播、时尚体验为一体的礼文化主题村落。将展示与礼相关的文化产品、仪式,以一家一训或一家一联突出礼朝屋基22个家庭崇尚礼文化的传统,开展一系列的亲子、怀旧、教育、观光、体验活动,并将在居民聚集的院坝开设“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以提升村民素养。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诗人王维在《积雨辋川庄作》中描绘的田园牧歌将在礼朝屋基成为现实生活图景。据兴隆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礼朝屋基与杨梅主题公园毗邻,处于南北大道景观产业水果带上,正着力将其打造为“礼朝屋基·重庆院子”乡城融合美丽乡村示范点,使其成为体验传统乡土文化之所。同时,将创新开展品乡土美食、体验农耕文化、住乡村民宿等特色活动,与巴渝乡愁相呼应,带动全域文创文旅发展。

“来的游客都说,这里勾起了儿时的乡愁。”村民李华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礼朝屋基主要有四大板块:核心区、花田区、稻田养殖区、森林栖息区。其中,核心区有文化长廊、生态长廊、休闲长廊,稻田养殖区有休闲观景平台,可观赏礼朝屋基田园牧歌生活全景。

乡村要变美,不仅美在颜值,更要美在内涵。“礼朝屋基将打造为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精品和乡村文化振兴的亮点。”据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渝北区正在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行动,推动建成全国文明村镇3个、市级文明村镇31个、农村精神文明示范点11个,提档升级22个镇街文化服务中心;获评全国道德模范1名、市道德模范5名、中国好人1名、重庆好人3名。同时,大力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城乡文化双送”“送流动文化服务进村”“我们的节日”等移风易俗活动2000余场次。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的建设,将提升村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也将闯出一条乡村振兴、文化繁盛、村民致富的好路子。

人才振兴

打造人才“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5月23日早上6点,兴隆镇发扬村海川草莓基地,覃昌辉和妻子正忙着为客户打包土鸡、土鸭、竹笋、蜂蜜等农产品。他要为微信群里前一天下单的客户准备好配送的食材,再过一会儿,快递公司的人会来取货。几小时内,这些新鲜食材就能送到客户手中。

“不少客人来基地采摘草莓后,加了我的微信,要我们配送农产品。”覃昌辉说,眼下,草莓刚下市,草莓基地进入了休整期,但他的生意四季不歇。除了冬季经营草莓采摘之外,覃昌辉还利用微信等线上渠道,销售周围农户散养的家禽、时令水果以及绿色蔬菜,深受客户欢迎。最近,他还从外地引进了车厘子进行销售。“保持经营的多样化,才能吸引更多客户。”覃昌辉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因素。“谁去农村?”“谁来种地?”“农村到底缺什么人?”“如何留住农村人才?”一直是渝北推进农村人才工作思考的重要问题。

针对乡村振兴人才短缺问题,渝北区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严格标准,动态管理,政策扶持”的要求,加快培育适应和引领临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018年3月,渝北区出台了《重庆市渝北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及扶持办法》,鼓励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覃昌辉等10人获评“渝北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荣誉称号。

此外,2018年以来,渝北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区委关于人才工作的相关要求,紧扣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出台了《渝北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办法(试行)》。立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临空现代农业建设中,吸纳返乡创业农民工、回乡大中专毕业生等有志从事农业的人员,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其他社会各界人才等四类人才,着力打造“临空经济人才高地”。

区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区委人才办还将联合区农委积极推进《渝北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办法(试行)》,充分发挥人才穿针引线作用,共同为渝北乡村振兴的人才问题“诊脉”,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组织振兴

强化党建引领做强特色农业

近年来,龙兴镇下坝村着力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充分依托各项惠民政策,积极探索“党建+特色现代农业”的新路子,与村民共同奋斗,以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我们村以种养殖为主导产业。”该村党支部书记夏则莉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下坝村红线外几个社海拔较高,适合种植枇杷、沃柑、蜂糖李、水蜜桃、葡萄、苹果、西瓜等水果。围绕这一特色,该村重点打造“三十里花果长廊”,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建水果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宽水果市场销路。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我们要当好群众的经理人,为他们出点子、找路子、开方子,扶贫工作要更着重从扶‘志’和扶‘智’上着手。”夏则莉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困难户脱贫,不能全靠干部拖着走,得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何去做呢?下坝村给出了答案:必须聚焦“产业发展”这个关键。2019年初,该村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实行问题导向、种养循环、利益联结“三大聚焦”,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结合辖区特色,下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该村16社生态园成立“胭脂桃合作社”,在17社成立“蜂糖李合作社”。合作社秉持民主、自愿加入的原则,协同农户签订入股协议,让村民个个都成了股东,并逐步规范合作社运营,通过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降低经营成本、增加群众收入。该村还积极发挥党员“排头兵”作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帮助贫困户理清脱贫致富思路、夯实脱贫措施,传授脱贫致富经验,力促精准施策、精准帮扶。

龙兴镇下坝村的例子是渝北区组织振兴的一个缩影。接下来,该区将以更硬的措施,做实做强村级集体经济。针对农村党支部建设情况,渝北区对标开展排查,着力加强基础工作、基本制度、基本能力建设,提高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向软弱涣散村(社区)、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派出第一书记。

此外,渝北区还将构建“区镇领导+职能部门+督导组+发展服务中心”的指导体系,围绕资金、项目、金融、税费、用地等方面,制定出台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配套制度和操作办法,常态化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督导指导,确保年内全面消除“空壳村”。

生态振兴

厚植生态优势加速绿色崛起

茅岭坡上,一棵棵李树吐露新白,花瓣随风摇曳宛若春雪;李花树下,前来赏花拍照的游人来来往往,处处可闻欢笑声;村道路旁,座座白色的农家小楼坐卧于花海里,排列错落有致;游园广场四周,遍植各种各样的林果苗木,修葺一新……每年春季,人们来到统景镇印盒村,都会看到这样的靓丽场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旅发展的前提,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保护生态涵养,靓化生态环境,让印盒村在保留原有的乡风乡情的风貌上,良好地整合了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自然资源。”印盒村党支部书记周恒举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如今,印盒生态旅游区覆盖了印盒、裕华、龙安三个村,形成了“春赏花、夏摘李”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

兴花李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印盒村紧密结合自身生态优势发展农旅产业,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2018年,印盒片区李子核心产区人均收入达2.2万元。

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如今变成了令人艳羡的富饶美丽之地,这是统景镇印盒村依托生态优势,激发乡村活力,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更是渝北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战略,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在生态振兴的道路上,渝北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结合临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产业转型需求,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为区域探索出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段成海表示。

目前,渝北区现代生态农业初具规模,生态美丽宜居乡村已显成效,已建成市级生态镇9个、市级生态村57个、区级生态村138个。

自2018年成功通过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验收以来,渝北坚持以生态优先为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扎实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各项工作。“我们在创建过程中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工作,解决渝北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为乡村振兴创造更优美的条件。”段成海说道。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效诠释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互动双赢,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结合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渝北大地上铺展开来。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渝北:聚焦“富、美、绿、活”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2019-05-28 14:24:58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8日14时讯(记者 闫仪 通讯员 欧云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今(28)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重庆市渝北区获悉,今年以来,该区以加快建成全市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为总抓手,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改革,以实干促振兴,助推全区经济发展。

产业振兴

深挖特色产业撬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位于大湾镇西部的凤龙村不断增强产业扶贫“造血”功能,让脱贫户入股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我们村土质肥沃,很适合种植蔬菜,因此,全村主导产业以种植蔬菜为主。萝ト、笋売菜,糯玉米、辣椒是我们的特色产业。”大湾镇凤龙村党支部书记龚应文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为壮大集体经济,我们与毛哥泡菜厂按照‘统一供苗、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价格’模式开展产业合作,并建设蔬菜种植基地,让当地的农民吃下‘定心丸’,让农民在种植的过程中更有动力。”

产业发展起来了,基础设施也要跟上。近年来,凤龙村在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道路交通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昔日破败的村落华丽变了身。龚应文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按照“产业新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凤龙村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整治,让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将辖区8个社级公路全部硬化畅通,着力解决出行难、会车难问题;解决村民对天然气、移动网络和电信网络需求的问题,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这样的“造血”模式很快收到了成效。2018年,大湾镇凤龙村人均增收额达到15000余元。乘着产业振兴的东风,凤龙村的发展思路愈发清晰。龚应文表示,下一步,凤龙村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村集体经济的管理模式,有效利用生态资源和土地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我们凤龙村彭家坝子水源较好,我们还想利用这个优势,办个酒厂,增加集体效益。”对于未来,龚应文充满期待。

凤龙村的成功是渝北区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该区立足标准化、宜机化、智能化,实现点面结合发展。

据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了解,在“点”的建设上,渝北区聚焦御临河十万亩橘园、兴隆镇牛皇片区产业示范基地、大湾镇金凤桃缘农业公园等重点基地建设,通过串“点”成“线”,打造南北大道沿线、兴古路沿线、统大路沿线等5条特色产业示范带,新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笋竹等产业基地1.5万亩。同时,利用村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譬如,支持阿兴记加快种兔繁育体系建设,积极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着力将大盛镇鱼塘村建成“特色兔村”。进一步推进渔业绿色发展,出台生态渔业养殖技术规范,试点推广微孔增氧技术,改善水体水质,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全年新引进松浦镜鲤、长丰鲢等特色新品种10万尾以上。

文化振兴

礼仪传承家训文化浸润乡愁

近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兴隆镇牛皇村采访时听村民讲述了一个传说——一天,有个和尚在破亭里躲雨,路过的牧童立即将斗笠给他,和尚却推辞不要。“客前礼先,家训流传。”牧童话毕,将斗笠给他后就消失在雨中。雨停后,和尚在木桥上碰见一个挑着两个女孩的汉子,汉子放下担子跳到溪水里给他让道。和尚不解,汉子说:“手礼相让,家训久长。”和尚进村后,一老人将其引入院子,并为他沏茶。随后,老人拿出一把竹椅,将一位老奶奶扶到椅子上。老人说:“孝礼高堂,家训不忘。”

牧童、汉子、老人是祖孙三代人,姓李。和尚取笔写道:“礼家李氏,姓李更知礼,逢君不识君,破亭残桥后,布衣慰吾心。”某日,和尚坐在村旁一寺庙,忽然一粒银杏掉到他头上,他惊恐离去。不久,有官兵进村搜寻,老人方知和尚是削发避难的建文帝朱允炆。此后,朱允炆流落的村落更名为礼朝屋基,有朝觐之意。汉子担二女避让之桥取名为双凤桥,建文帝曾待过的庙更名为牛(留)皇庙,那棵掉落银杏的银杏树至今还在,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石磨、碾子、犁耙、坛子、土碗……这些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农具和用品嵌在墙上、摆在房前,生态长廊上有古井、草亭、水车、秋千、单杠等,已成为是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如今,礼朝屋基的人居环境变靓,正在打造一个具有上世纪中叶乡村田园风格、彰显“礼”学农耕文化的乡村振兴文化示范点,让其成为融生态观光、文化传播、时尚体验为一体的礼文化主题村落。将展示与礼相关的文化产品、仪式,以一家一训或一家一联突出礼朝屋基22个家庭崇尚礼文化的传统,开展一系列的亲子、怀旧、教育、观光、体验活动,并将在居民聚集的院坝开设“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以提升村民素养。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诗人王维在《积雨辋川庄作》中描绘的田园牧歌将在礼朝屋基成为现实生活图景。据兴隆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礼朝屋基与杨梅主题公园毗邻,处于南北大道景观产业水果带上,正着力将其打造为“礼朝屋基·重庆院子”乡城融合美丽乡村示范点,使其成为体验传统乡土文化之所。同时,将创新开展品乡土美食、体验农耕文化、住乡村民宿等特色活动,与巴渝乡愁相呼应,带动全域文创文旅发展。

“来的游客都说,这里勾起了儿时的乡愁。”村民李华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礼朝屋基主要有四大板块:核心区、花田区、稻田养殖区、森林栖息区。其中,核心区有文化长廊、生态长廊、休闲长廊,稻田养殖区有休闲观景平台,可观赏礼朝屋基田园牧歌生活全景。

乡村要变美,不仅美在颜值,更要美在内涵。“礼朝屋基将打造为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精品和乡村文化振兴的亮点。”据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渝北区正在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行动,推动建成全国文明村镇3个、市级文明村镇31个、农村精神文明示范点11个,提档升级22个镇街文化服务中心;获评全国道德模范1名、市道德模范5名、中国好人1名、重庆好人3名。同时,大力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城乡文化双送”“送流动文化服务进村”“我们的节日”等移风易俗活动2000余场次。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的建设,将提升村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也将闯出一条乡村振兴、文化繁盛、村民致富的好路子。

人才振兴

打造人才“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5月23日早上6点,兴隆镇发扬村海川草莓基地,覃昌辉和妻子正忙着为客户打包土鸡、土鸭、竹笋、蜂蜜等农产品。他要为微信群里前一天下单的客户准备好配送的食材,再过一会儿,快递公司的人会来取货。几小时内,这些新鲜食材就能送到客户手中。

“不少客人来基地采摘草莓后,加了我的微信,要我们配送农产品。”覃昌辉说,眼下,草莓刚下市,草莓基地进入了休整期,但他的生意四季不歇。除了冬季经营草莓采摘之外,覃昌辉还利用微信等线上渠道,销售周围农户散养的家禽、时令水果以及绿色蔬菜,深受客户欢迎。最近,他还从外地引进了车厘子进行销售。“保持经营的多样化,才能吸引更多客户。”覃昌辉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因素。“谁去农村?”“谁来种地?”“农村到底缺什么人?”“如何留住农村人才?”一直是渝北推进农村人才工作思考的重要问题。

针对乡村振兴人才短缺问题,渝北区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严格标准,动态管理,政策扶持”的要求,加快培育适应和引领临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018年3月,渝北区出台了《重庆市渝北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及扶持办法》,鼓励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技能鉴定,覃昌辉等10人获评“渝北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荣誉称号。

此外,2018年以来,渝北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区委关于人才工作的相关要求,紧扣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目标,出台了《渝北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办法(试行)》。立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临空现代农业建设中,吸纳返乡创业农民工、回乡大中专毕业生等有志从事农业的人员,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专业人才、农业科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其他社会各界人才等四类人才,着力打造“临空经济人才高地”。

区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区委人才办还将联合区农委积极推进《渝北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办法(试行)》,充分发挥人才穿针引线作用,共同为渝北乡村振兴的人才问题“诊脉”,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组织振兴

强化党建引领做强特色农业

近年来,龙兴镇下坝村着力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充分依托各项惠民政策,积极探索“党建+特色现代农业”的新路子,与村民共同奋斗,以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我们村以种养殖为主导产业。”该村党支部书记夏则莉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下坝村红线外几个社海拔较高,适合种植枇杷、沃柑、蜂糖李、水蜜桃、葡萄、苹果、西瓜等水果。围绕这一特色,该村重点打造“三十里花果长廊”,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建水果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宽水果市场销路。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我们要当好群众的经理人,为他们出点子、找路子、开方子,扶贫工作要更着重从扶‘志’和扶‘智’上着手。”夏则莉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困难户脱贫,不能全靠干部拖着走,得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何去做呢?下坝村给出了答案:必须聚焦“产业发展”这个关键。2019年初,该村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实行问题导向、种养循环、利益联结“三大聚焦”,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结合辖区特色,下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该村16社生态园成立“胭脂桃合作社”,在17社成立“蜂糖李合作社”。合作社秉持民主、自愿加入的原则,协同农户签订入股协议,让村民个个都成了股东,并逐步规范合作社运营,通过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降低经营成本、增加群众收入。该村还积极发挥党员“排头兵”作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帮助贫困户理清脱贫致富思路、夯实脱贫措施,传授脱贫致富经验,力促精准施策、精准帮扶。

龙兴镇下坝村的例子是渝北区组织振兴的一个缩影。接下来,该区将以更硬的措施,做实做强村级集体经济。针对农村党支部建设情况,渝北区对标开展排查,着力加强基础工作、基本制度、基本能力建设,提高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向软弱涣散村(社区)、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派出第一书记。

此外,渝北区还将构建“区镇领导+职能部门+督导组+发展服务中心”的指导体系,围绕资金、项目、金融、税费、用地等方面,制定出台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配套制度和操作办法,常态化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督导指导,确保年内全面消除“空壳村”。

生态振兴

厚植生态优势加速绿色崛起

茅岭坡上,一棵棵李树吐露新白,花瓣随风摇曳宛若春雪;李花树下,前来赏花拍照的游人来来往往,处处可闻欢笑声;村道路旁,座座白色的农家小楼坐卧于花海里,排列错落有致;游园广场四周,遍植各种各样的林果苗木,修葺一新……每年春季,人们来到统景镇印盒村,都会看到这样的靓丽场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旅发展的前提,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保护生态涵养,靓化生态环境,让印盒村在保留原有的乡风乡情的风貌上,良好地整合了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自然资源。”印盒村党支部书记周恒举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如今,印盒生态旅游区覆盖了印盒、裕华、龙安三个村,形成了“春赏花、夏摘李”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

兴花李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印盒村紧密结合自身生态优势发展农旅产业,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2018年,印盒片区李子核心产区人均收入达2.2万元。

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如今变成了令人艳羡的富饶美丽之地,这是统景镇印盒村依托生态优势,激发乡村活力,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更是渝北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战略,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在生态振兴的道路上,渝北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结合临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产业转型需求,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为区域探索出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段成海表示。

目前,渝北区现代生态农业初具规模,生态美丽宜居乡村已显成效,已建成市级生态镇9个、市级生态村57个、区级生态村138个。

自2018年成功通过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验收以来,渝北坚持以生态优先为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扎实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各项工作。“我们在创建过程中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工作,解决渝北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为乡村振兴创造更优美的条件。”段成海说道。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效诠释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互动双赢,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结合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渝北大地上铺展开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