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民主村有一个粽子家族 四代传承手工粽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6日10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张玉兰 通讯员 陈雨)“王妈,那我就拿起走了哦,端午节快乐!”5月31日上午,53岁的社区退休职工付萍提着60个蛋黄肉粽、20个肉粽从王婆婆家中走出。付萍是王婆婆的常客,每年端午节,她都要来王婆婆这里买粽子,今天已经是第十个年头。
王婆婆本名叫周克珍,由于她丈夫姓王,大家都亲切地叫她王婆婆,熟一点的人,还会叫她王妈。王婆婆在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一带卖了30多年的手工粽子,如今,这门手艺还传给了她的儿子和孙子。
母亲粽子包得好,常常有婚嫁的人请她帮忙
王婆婆1938年生,今年已经有81岁高龄了。回忆起小时候看母亲包粽子的场景,王婆婆还历历在目:“我从五六岁开始,就经常看我的母亲包粽子。但那时我还太小了,母亲并不让我们去碰这些东西,怕我们包不好。”
据王婆婆介绍,她的母亲是包粽子的好手。母亲包的粽子棱角分明,个头匀称,还要用精致的丝线缠绕起来,装进抬盒里用作聘礼。“抬盒就是以前婚嫁时用的礼盒,很多人会包粽子放在礼盒里,我母亲因为粽子包得好,常常有要婚嫁的人来请我母亲包粽子。”从那时起,粽子便在王婆婆的心中埋下种子。
力推粮站生产粽子,退休后王婆婆摆摊卖粽
1960年在粮站参加工作以后,王婆婆先后干过伙食团团长、仓库管理等工作。一天,王婆婆得知消息,单位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丰富食品产业多样性。她一拍大腿,心想自己会包粽子呀!心中一合计,便有些按捺不住了。“我赶紧找到领导,跟他说我会包粽子。领导一听,乐呵呵的,当即就表示同意。”王婆婆谈起这段经历,还颇有几分自豪,“那时候单位好多同事还不会包粽子,我就把大家组织起来,教他们包粽子。”在王婆婆的带领之下,单位的粽子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粽子的销量一路彪高,给粮站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1989年退休后,王婆婆就在劳动村摆起了粽子摊。“我是2月25日退的,3月1日我就出来摆摊了,那个时候我还要卖醪糟、汤圆。”王婆婆说,“每到端午节我就卖粽子,那时候基本上只有白粽子。”王婆婆包的粽子软糯飘香,一到端午节就供不应求。忙不过来的时候,王婆婆还会叫上家中的姐妹一起来帮忙。
召开家庭会议,祖传手艺代代传
王婆婆的二儿子王春华,从小也跟着母亲包粽子。虽耳濡目染,但他最初并未接过王婆婆的棒子,而是从事了摩托车技术类的工作。但随着王婆婆年岁升高,体力已不如年轻时充沛,不能每天在市场摆摊卖粽,而她又不希望自己的手艺失传。一天,她把家中的三个孩子叫到一起,开了一场家庭会议,一家人认真地商量了粽子手艺传承的问题。
王婆婆说:“我这门手艺是自己独创的,我对它是有特殊感情的,我可舍不得把它扔掉。”老二听闻母亲的话,沉思许久,觉得母亲说得十分有道理。粽子承载着他儿时的记忆,母亲想传承的不仅仅是手艺,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家庭精神。加上自己也有一些包粽子的基础,于是,老二像母亲当年自告奋勇包粽子那样,主动接过担子。五年前退休后,也开始卖起了粽子。
现在,王婆婆的孙子王星也开始帮忙打理家里的粽子生意。作为粽子家族最年轻一代的传人,王星在粽子的售卖方式上更具创新力。他通过微信进行售卖,拓宽了粽子的销售渠道。王星说:“婆婆包的粽子我是从小吃到大的,我想把祖传手艺延续下去。”
从白粽到蜜枣粽,王婆婆大胆尝试、匠心独运
一把粽叶,两根筷子,三四根凳子,还有一些提前腌制好的食材。准备就绪后,王婆婆便开始包起了粽子。
“老叶在最外层,新叶在最里层,这样粽子会更香,形状也会更好。”王婆婆将三片粽子叶摊在手上,熟练地裹成一个锥形,然后抓起一把米放进椎体中,铺一层腌制好的肉,再撒上一层米,最后将粽子裹起来用绳子系好。不到两分钟时间,便包好了一个粽子。
包粽子看似简单,要想它口感和味道都好,从选材到制作都是大有讲究的。王婆婆拿起一把粽叶让记者看其中的纹路:“你看,这个粽叶的纹路比较细,包出来的粽子就会更好。一个粽子需要用三张粽叶,要新叶和老叶搭配起来才行,这样粽子才会更香,定型也更好。”另外,包粽子的线和糯米也是需要精挑细选的。“线要用棉线,这样包起来不滑,煮起来也不容易散;米要选颗粒大的,这样吃起来才糯。”王婆婆大方地道出了她包粽子的秘方,其实这些都源于她一次一次不断地尝试。
王婆婆介绍,她最初卖的是白米粽子,后来通过不断地改良,才有了现在这些品种不同的粽子:“我那时候觉得需要做些不同口味的粽子,我就自己在家调配酱料来腌制肉和米,做完之后免费拿给街坊邻居尝,听他们评价、提建议。”如今,王婆婆的手工粽子有了多个品种:肉粽、蛋黄肉粽、腊肉粽、蜜枣粽……
“王婆婆,下周一我要50个蛋黄肉粽。”采访时,不断有熟客给王婆婆打来电话。接单后,王婆婆细心地在本上写出订单者信息和取货时间,“除了粽子包得好,还要学会安排时间,才能保证每一个粽子都是新鲜美味的。”端午临近,王婆婆的订单已近三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