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政府拉一把,我们自己更要往上冲”
——巫溪县“最落后”贫困村和一条路的故事

“党和政府拉一把,我们自己更要往上冲”
——巫溪县“最落后”贫困村和一条路的故事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06-12
2019年6月,通往石柱村的道路蜿蜒盘旋在大山中。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谢智强 摄

重庆日报记者六年五进巫溪县石柱村,见证了这个小山村脱贫攻坚路上的生动实践

自然条件恶劣、不通路、没有产业、通讯不畅、电力不足、6年前村里还全是土坯房、全村83户331人中有62户265人都是贫困户,正因为如此,位于大山深处的巫溪县土城镇石柱村被当地人称为巫溪“最落后”贫困村。

自2013年第一次踏进石柱村以来,重庆日报记者六年来五进石柱村采访,直观感受到了新一轮脱贫攻坚给石柱村带来的巨变,感受到了村民们向恶劣自然环境、向贫困宣战的不屈不挠的斗志。

不放弃——每次到石柱村,记者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地党委政府不放弃任何一个贫困群众,村民们也从没放弃自力更生脱贫的信念。

从最初连“猫儿都抓不稳”的崖壁路到骡马道,再到硬化一新的公路;从清一色的土坯房到敞亮的楼房;从零产业到以中药材、魔芋等为主的多元化产业;从轮流在村民家开会到有了自己的村办公室……不放弃,让希望一次次变成现实。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今年5月30日,记者第五次走进石柱村时,村民说,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只要自己不放弃,有斗志,家就在,村子就在,石柱村终会振兴。

2013年初进石柱村

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修路 

骡马道修好之前,村民进出石柱村要在这样的崖壁路上攀爬。土城镇政府供图

石柱村原有428人,易地扶贫搬迁后还剩83户331人,多是家境困难和不愿搬迁的,他们分散居住在方圆17.68平方公里、海拔700—2400米的石柱山上。

2013年12月30日,重庆日报记者第一次来到石柱村时,车在山脚下便停了下来。村干部说,进村有两条路,都只能步行。

一条是崖壁路,当地人形容连“猫儿都爬不稳”,人要上下,得手把着岩石缝、老树藤在悬崖上攀缘,曾有村民摔下悬崖丢了命;另一条是骡马道,本是村民集资修来通车用的,但路太陡通不过县里的验收,无法硬化,就闲置成了骡马道。

2006年底,村干部打听到县里搞农村通达工程,村级公路每公里补助8万元,但要争取到项目指标,必须先自己修条毛坯路。村里便开了社员大会,大伙儿一致决定,由一组直接受益的176名村民每人集资1000元修路。

对于当时的石柱村村民来说,这不是个小数目。

刘勋玉一家4口就要出4000元,当时他刚因治病花光了所有打工积蓄,便咬牙借了4000元高利贷,每年仅利息就要还4800元,足足3年才连本带利还清。刘勋玉小时家里付不起学费,上学路又艰难,他8岁入学,分3次花6年才读完小学四年级,之后就外出打工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路修好,不能让两个娃娃走我的老路。”

刘恰成一家卖了3头肥猪,才凑足了一家6口的6000元集资款。山上的主要作物是魔芋,鲜魔芋因为不通路下不了山,村民们只能在家将魔芋烘干后背下山卖钱。刘恰成的老婆就常年在家烘魔芋,双手被冬天的冰水和魔芋的黏液腐蚀得到处是裂口。刘恰成心疼老婆,一听说要集资修路,便下了决心:“哪怕把家里7头猪都卖了,这钱也得交。” 

短短一个多月,17.6万元的集资款便凑齐了。大家扛着锄头铁锨投工投劳上阵修路,足足修了3年,硬是在猫儿都爬不稳的崖壁上生生地挖出了一条路。但由于没能通过县上的验收,补助款拨不下来,如果要改建道路,又是一笔巨款。

这条被村民们寄予了无限厚望的公路,因此成了骡马道。

2013年12月30日,记者顺着骡马道上山后,发现山上家家户户无一例外全是土坏房。因为没有公路,经济发展不起来,建筑材料运不上山,大家没法建房。

那天恰逢村上开党员述职会,6名在家党员聚在一起谈打算,但无论什么打算,最终落脚点都在“路”上。

“我已经跟山下的煤矿老板谈好,对方出一部分资金,大家先把改线路的工作做起来。”村党支部书记熊琼科说。原来,山下那个煤矿采的是石柱村地下的煤,由此与村民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伙儿别灰心,我今年68岁,闭眼前,一定能看到公路修到家门口!”已经退休的老支书刘洽文说。

那次结束采访时,总是乐呵呵的村民李玉林跟记者做了个约定:“记者同志,再过个5年,最多5年,欢迎你们坐车上山来,到那时,我们敲锣打鼓地来接(你们)!”

2014年,记者无意中听当地一名干部提起,石柱山下的小煤矿关闭了。当时记者就想:“石柱村改线路的钱这下没着落了。与李玉林的约定,还能实现吗?”

2016年、2017年两进石柱村

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希望 

“修路啦!修路啦!修路啦!”2016年4月,记者接到李玉林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那头连喊了三嗓子“修路啦”,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他的欣喜。

这一转机源于2015年打响的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此后两年里,记者两次来到石柱村,听大伙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希望”。一项项脱贫政策,不仅让大家看到了这条路的希望,更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改变命运的希望。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石柱村全村83户331人中,62户265人被精准识别为建卡贫困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致贫原因——没能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有保障”问题。当地政府针对石柱村基础设施欠账严重的状况,制定了以道路交通建设和房屋改造为主的扶贫计划,首先被提上议事日程的,便是改造这条骡马道。

这骡马道几乎全是从悬崖上“抠”出来的,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道、整修、扩建、硬化、加装护栏,还要延长线路,减缓坡度,共计要投入1000余万元。仅最陡最险的虎老峡断纵坡一处2公里的改道,造价就高达250万元/公里,比修建普通农村公路造价高出4倍还多。

为几十户人修条1000余万元的进村路,到底值不值?县里和镇上对此进行了反复调研——石柱山上人少地多,高海拔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宜魔芋和中药材生长。只要路修通了,大家就能依靠发展产业脱贫,即使是搬迁到山下的村民,也能山下山上“两头跑”,在山上搞产业,脱贫致富就有希望。

最终的决定是:修!

彼时,李玉林已当选为村主任,由于他旧屋所在地位于地质滑坡点,他便用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款,在山下天元乡境内那条骡马道的起点处买了栋砖房。他腾出一间房,挂上“石柱村村民委员会”的牌子,石柱村第一次有了固定的村办公室,这也成了修路“指挥部”。

2017年5月,记者从这里出发,第一次乘车上了石柱山。沿途能看到大型机械在骡马道上作业,工人们为了赶工,在路边搭起了简易的炉灶和窝棚。

汽车开到半山腰,在虎老峡改线处就上不去了。一名黝黑的汉子正在现场指挥施工,这人是土城镇镇长龙再清,自整修工程正式启动以来,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龙再清说,尽管改线工程还在继续,但村民们每天都来打听进度,不少人早早作起了通车后的准备。

最心急的是刘恰权一家。他的儿子是个泥水匠,早在修路之初就放出话来——路通后要第一个盖新房,给村里人搞个“样板工程”。

当年65岁的刘恰权住的土坯房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猪圈羊圈就在住房旁边,一到夏天,成群的苍蝇便在粪便池旁“嗡嗡”打转。

和刘家一样,村里家家户户都住在泥巴篾片做墙体的土坯房里,不少房屋的屋基已被老鼠钻通,几近倒塌。几乎每户的土墙都有裂口,有的裂口伸得进巴掌。

多年来,村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住新房。如今,希望,即将变成现实。

“连安全的住房都住不上,就谈不上脱贫。”龙再清告诉记者,除了已搬迁和确定要搬迁的农户外,石柱山上还有45户农户的D级危房需要全部重建,6户C级危房需要加固改造。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村民的当务之急,都是盖新房。

“石柱村有希望了!记者同志,明年你再来时,山上可都是新房啦!”李玉林笑着跟记者道别——他笑得像个孩子,期盼和憧憬,全部写在脸上。

2018年、2019年两进石柱村

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发展

2019年六月,建好的石柱村便民服务中心,村民在屋外聊天。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谢智强 摄

2018年9月12日,记者第四次来到石柱村时,尽管道路没硬化完,但汽车已能开到山顶,村里到处都在热火朝天地建房。

刘恰权父子俩的“样板工程”果然第一个完工,两人却没高兴几天,因为村民们陆续都建起了新房,不但贴上了漂亮花砖,还勾勒了具有巴渝特色的飞檐。刘家的“样板工程”很快就“过时”了。

曾因集资修路借下高利贷的刘勋玉也在建新房。十多年前,在外打工挣下些钱的他请乡亲们帮忙,花了半年时间从山下背来水泥河沙,自己在山上烧制好了砖瓦,却因为缺钱没建成房,那些砖瓦,在露天坝一堆放就是十多年。这一次,因为有各种补助,又有现成的砖瓦,刘勋玉没花啥钱,就住上了新房。

当时,在山上灯草坪(小地名)的一块平地上,一楼一底的村办公室正在施工中。村支书熊琼科邀请记者第二年再来参加村里的党员述职会。

于是,今年6月,记者第五次来到了石柱村。

这一次,狭窄陡峭的骡马道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汽车一路畅快地向山上行驶,沿途的土坯房也全都变成了新房。龙再清说,自新一轮脱贫攻坚以来,石柱村已建成村级硬化公路9.02公里、入社道路9.7公里;建成砖混结构农房55户、水池5口200立方米,铺设供水管道21000米……不通公路,没有村办公室、村卫生室,没有砖混结构农房,没有自来水,没有安全用电,没有畅通网络的石柱村已经成为历史。2019年初,石柱村顺利通过验收,正式脱贫“摘帽”。

今年的党员述职会在全新的村两委办公楼开。楼里设有便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活动室、会议室,前面还规划了一个小广场,几名妇女在一旁说,今后可以来这里跳坝坝舞。

“路修通了,房子修好了,大家要是不齐心搞发展,穿个烂衣裳坐在新房子里,岂不是把新房子都丑到了?”和6年前一样,老支书刘恰文不紧不慢地开了口,“我们石柱村有魔芋,有中药材,还可以搞点高山蔬菜。”老支书顿一顿,接着说,“我今年74岁了,还要再活30年,亲眼看到大家把产业搞起来!”

熊琼科关心的则是如何把长效增收产业和短平快产业相结合,“去年村里成立了顺柱农民专业合作社,除了1500多亩苞谷洋芋、300亩魔芋外,还新增了云木香、独活等中药材300亩。”熊琼科说,长效增收的产业有了,今年要动员老百姓养羊、喂猪、养土鸡,要做到年年能增收。

李玉林是个心直口快的人,6年前的党员述职会上,他承诺要为村民做三件好事,即为大家置一台洗魔芋的机器、为山上便道义务除草、带头投工投劳修路。这次会上,他又承诺了另外三件事:第一,把公路维护搞好;第二,带头种魔芋养山羊发展产业;第三,在家的村民有啥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

“今年过年,任代志、刘才山好几个村民都向我打听技术培训的事。路修通了,他们都想返乡创业。”驻村工作队员冉江川说,今年驻村工作队将开展技术培训,让大家提升技能,增强本领,更好地建设家乡。 

“现在路好了,房子也建得差不多了,人也陆续回来了,大家发展产业的劲头很足。这里海拔高、空气好,景色也不错,镇上接下来就请人论证一下,看有没得可能发展避暑经济。另外,今年村里还要增加几口水池,大伙儿要齐心协力把公益设施建好管好,环境卫生和健康意识也要增强。”龙再清最后总结说,“我们不光要脱贫增收,还要振兴石柱村!”

会议室里,党员干部在开会;室外,附近几户村民也纷纷走出崭新的家,凑在一起聊开了。

“在这山上,只要不懒,就能活出个样儿来。”之前因心疼老婆烘蘑芋艰难而决心“把猪全都卖了也要集资修路”的刘恰成说。

“对头,党的政策再好,我们自己不努力也没得用。”刘勋玉给自己定下了“三年发展规划”,第一年种蔬菜、种药材;第二年卖掉蔬菜、管好药材;第三年,挣下钱把房子修好,建间民宿,搞乡村旅游。

“你出过几天门,想法硬是比别人多。”刘恰权在一旁打趣。

“路修好了,肯定就该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干嘛!”刘勋玉说,“党和政府在关键时刻拉了我们一把,我们自己更要使劲往上冲。”

记者手记》》

脱贫攻坚不能唱“独角戏”

龙丹梅

6年前,记者第一次走进土城镇石柱村时,不禁为这里的偏僻落后而动容。

然而,一条路,让石柱村的落后,成为了历史。

石柱村落后的“病根”在于交通。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当地党委政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发力。决定为几十户村民修条耗资1000余万元的村道路的背后,是科学的论证,也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信念。

在此之前,石柱村的村民砸锅卖铁也要自发修一条出山路,他们在崖壁上“抠”了3年修出的路最后沦为骡马道,但他们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希望,而是想方设法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公路修通了,他们继续不等不靠,热火朝天地建起了新房,之后又开始谋划产业、谋划振兴!

一方面,党的脱贫政策和当地党委政府的“绣花”工作作风,进一步激发了村民脱贫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石柱村村民勇敢向贫困宣战的斗志,让当地扶贫干部更加坚信,这条路,带来的不仅仅是石柱村脱贫的希望,更是石柱村振兴的希望。

脱贫攻坚,永远不是谁唱“独角戏”,只有党委政府和贫困群众共同发力,才能脱真贫、真脱贫;只有干群一条心,乡村才能振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党和政府拉一把,我们自己更要往上冲”
——巫溪县“最落后”贫困村和一条路的故事

2019-06-12 10:48:06 来源: 0 条评论
2019年6月,通往石柱村的道路蜿蜒盘旋在大山中。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谢智强 摄

重庆日报记者六年五进巫溪县石柱村,见证了这个小山村脱贫攻坚路上的生动实践

自然条件恶劣、不通路、没有产业、通讯不畅、电力不足、6年前村里还全是土坯房、全村83户331人中有62户265人都是贫困户,正因为如此,位于大山深处的巫溪县土城镇石柱村被当地人称为巫溪“最落后”贫困村。

自2013年第一次踏进石柱村以来,重庆日报记者六年来五进石柱村采访,直观感受到了新一轮脱贫攻坚给石柱村带来的巨变,感受到了村民们向恶劣自然环境、向贫困宣战的不屈不挠的斗志。

不放弃——每次到石柱村,记者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地党委政府不放弃任何一个贫困群众,村民们也从没放弃自力更生脱贫的信念。

从最初连“猫儿都抓不稳”的崖壁路到骡马道,再到硬化一新的公路;从清一色的土坯房到敞亮的楼房;从零产业到以中药材、魔芋等为主的多元化产业;从轮流在村民家开会到有了自己的村办公室……不放弃,让希望一次次变成现实。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今年5月30日,记者第五次走进石柱村时,村民说,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只要自己不放弃,有斗志,家就在,村子就在,石柱村终会振兴。

2013年初进石柱村

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修路 

骡马道修好之前,村民进出石柱村要在这样的崖壁路上攀爬。土城镇政府供图

石柱村原有428人,易地扶贫搬迁后还剩83户331人,多是家境困难和不愿搬迁的,他们分散居住在方圆17.68平方公里、海拔700—2400米的石柱山上。

2013年12月30日,重庆日报记者第一次来到石柱村时,车在山脚下便停了下来。村干部说,进村有两条路,都只能步行。

一条是崖壁路,当地人形容连“猫儿都爬不稳”,人要上下,得手把着岩石缝、老树藤在悬崖上攀缘,曾有村民摔下悬崖丢了命;另一条是骡马道,本是村民集资修来通车用的,但路太陡通不过县里的验收,无法硬化,就闲置成了骡马道。

2006年底,村干部打听到县里搞农村通达工程,村级公路每公里补助8万元,但要争取到项目指标,必须先自己修条毛坯路。村里便开了社员大会,大伙儿一致决定,由一组直接受益的176名村民每人集资1000元修路。

对于当时的石柱村村民来说,这不是个小数目。

刘勋玉一家4口就要出4000元,当时他刚因治病花光了所有打工积蓄,便咬牙借了4000元高利贷,每年仅利息就要还4800元,足足3年才连本带利还清。刘勋玉小时家里付不起学费,上学路又艰难,他8岁入学,分3次花6年才读完小学四年级,之后就外出打工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路修好,不能让两个娃娃走我的老路。”

刘恰成一家卖了3头肥猪,才凑足了一家6口的6000元集资款。山上的主要作物是魔芋,鲜魔芋因为不通路下不了山,村民们只能在家将魔芋烘干后背下山卖钱。刘恰成的老婆就常年在家烘魔芋,双手被冬天的冰水和魔芋的黏液腐蚀得到处是裂口。刘恰成心疼老婆,一听说要集资修路,便下了决心:“哪怕把家里7头猪都卖了,这钱也得交。” 

短短一个多月,17.6万元的集资款便凑齐了。大家扛着锄头铁锨投工投劳上阵修路,足足修了3年,硬是在猫儿都爬不稳的崖壁上生生地挖出了一条路。但由于没能通过县上的验收,补助款拨不下来,如果要改建道路,又是一笔巨款。

这条被村民们寄予了无限厚望的公路,因此成了骡马道。

2013年12月30日,记者顺着骡马道上山后,发现山上家家户户无一例外全是土坏房。因为没有公路,经济发展不起来,建筑材料运不上山,大家没法建房。

那天恰逢村上开党员述职会,6名在家党员聚在一起谈打算,但无论什么打算,最终落脚点都在“路”上。

“我已经跟山下的煤矿老板谈好,对方出一部分资金,大家先把改线路的工作做起来。”村党支部书记熊琼科说。原来,山下那个煤矿采的是石柱村地下的煤,由此与村民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伙儿别灰心,我今年68岁,闭眼前,一定能看到公路修到家门口!”已经退休的老支书刘洽文说。

那次结束采访时,总是乐呵呵的村民李玉林跟记者做了个约定:“记者同志,再过个5年,最多5年,欢迎你们坐车上山来,到那时,我们敲锣打鼓地来接(你们)!”

2014年,记者无意中听当地一名干部提起,石柱山下的小煤矿关闭了。当时记者就想:“石柱村改线路的钱这下没着落了。与李玉林的约定,还能实现吗?”

2016年、2017年两进石柱村

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希望 

“修路啦!修路啦!修路啦!”2016年4月,记者接到李玉林打来的电话,他在电话那头连喊了三嗓子“修路啦”,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他的欣喜。

这一转机源于2015年打响的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此后两年里,记者两次来到石柱村,听大伙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希望”。一项项脱贫政策,不仅让大家看到了这条路的希望,更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改变命运的希望。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石柱村全村83户331人中,62户265人被精准识别为建卡贫困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致贫原因——没能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有保障”问题。当地政府针对石柱村基础设施欠账严重的状况,制定了以道路交通建设和房屋改造为主的扶贫计划,首先被提上议事日程的,便是改造这条骡马道。

这骡马道几乎全是从悬崖上“抠”出来的,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道、整修、扩建、硬化、加装护栏,还要延长线路,减缓坡度,共计要投入1000余万元。仅最陡最险的虎老峡断纵坡一处2公里的改道,造价就高达250万元/公里,比修建普通农村公路造价高出4倍还多。

为几十户人修条1000余万元的进村路,到底值不值?县里和镇上对此进行了反复调研——石柱山上人少地多,高海拔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宜魔芋和中药材生长。只要路修通了,大家就能依靠发展产业脱贫,即使是搬迁到山下的村民,也能山下山上“两头跑”,在山上搞产业,脱贫致富就有希望。

最终的决定是:修!

彼时,李玉林已当选为村主任,由于他旧屋所在地位于地质滑坡点,他便用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款,在山下天元乡境内那条骡马道的起点处买了栋砖房。他腾出一间房,挂上“石柱村村民委员会”的牌子,石柱村第一次有了固定的村办公室,这也成了修路“指挥部”。

2017年5月,记者从这里出发,第一次乘车上了石柱山。沿途能看到大型机械在骡马道上作业,工人们为了赶工,在路边搭起了简易的炉灶和窝棚。

汽车开到半山腰,在虎老峡改线处就上不去了。一名黝黑的汉子正在现场指挥施工,这人是土城镇镇长龙再清,自整修工程正式启动以来,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龙再清说,尽管改线工程还在继续,但村民们每天都来打听进度,不少人早早作起了通车后的准备。

最心急的是刘恰权一家。他的儿子是个泥水匠,早在修路之初就放出话来——路通后要第一个盖新房,给村里人搞个“样板工程”。

当年65岁的刘恰权住的土坯房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猪圈羊圈就在住房旁边,一到夏天,成群的苍蝇便在粪便池旁“嗡嗡”打转。

和刘家一样,村里家家户户都住在泥巴篾片做墙体的土坯房里,不少房屋的屋基已被老鼠钻通,几近倒塌。几乎每户的土墙都有裂口,有的裂口伸得进巴掌。

多年来,村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住新房。如今,希望,即将变成现实。

“连安全的住房都住不上,就谈不上脱贫。”龙再清告诉记者,除了已搬迁和确定要搬迁的农户外,石柱山上还有45户农户的D级危房需要全部重建,6户C级危房需要加固改造。也就是说,几乎所有村民的当务之急,都是盖新房。

“石柱村有希望了!记者同志,明年你再来时,山上可都是新房啦!”李玉林笑着跟记者道别——他笑得像个孩子,期盼和憧憬,全部写在脸上。

2018年、2019年两进石柱村

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发展

2019年六月,建好的石柱村便民服务中心,村民在屋外聊天。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谢智强 摄

2018年9月12日,记者第四次来到石柱村时,尽管道路没硬化完,但汽车已能开到山顶,村里到处都在热火朝天地建房。

刘恰权父子俩的“样板工程”果然第一个完工,两人却没高兴几天,因为村民们陆续都建起了新房,不但贴上了漂亮花砖,还勾勒了具有巴渝特色的飞檐。刘家的“样板工程”很快就“过时”了。

曾因集资修路借下高利贷的刘勋玉也在建新房。十多年前,在外打工挣下些钱的他请乡亲们帮忙,花了半年时间从山下背来水泥河沙,自己在山上烧制好了砖瓦,却因为缺钱没建成房,那些砖瓦,在露天坝一堆放就是十多年。这一次,因为有各种补助,又有现成的砖瓦,刘勋玉没花啥钱,就住上了新房。

当时,在山上灯草坪(小地名)的一块平地上,一楼一底的村办公室正在施工中。村支书熊琼科邀请记者第二年再来参加村里的党员述职会。

于是,今年6月,记者第五次来到了石柱村。

这一次,狭窄陡峭的骡马道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汽车一路畅快地向山上行驶,沿途的土坯房也全都变成了新房。龙再清说,自新一轮脱贫攻坚以来,石柱村已建成村级硬化公路9.02公里、入社道路9.7公里;建成砖混结构农房55户、水池5口200立方米,铺设供水管道21000米……不通公路,没有村办公室、村卫生室,没有砖混结构农房,没有自来水,没有安全用电,没有畅通网络的石柱村已经成为历史。2019年初,石柱村顺利通过验收,正式脱贫“摘帽”。

今年的党员述职会在全新的村两委办公楼开。楼里设有便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活动室、会议室,前面还规划了一个小广场,几名妇女在一旁说,今后可以来这里跳坝坝舞。

“路修通了,房子修好了,大家要是不齐心搞发展,穿个烂衣裳坐在新房子里,岂不是把新房子都丑到了?”和6年前一样,老支书刘恰文不紧不慢地开了口,“我们石柱村有魔芋,有中药材,还可以搞点高山蔬菜。”老支书顿一顿,接着说,“我今年74岁了,还要再活30年,亲眼看到大家把产业搞起来!”

熊琼科关心的则是如何把长效增收产业和短平快产业相结合,“去年村里成立了顺柱农民专业合作社,除了1500多亩苞谷洋芋、300亩魔芋外,还新增了云木香、独活等中药材300亩。”熊琼科说,长效增收的产业有了,今年要动员老百姓养羊、喂猪、养土鸡,要做到年年能增收。

李玉林是个心直口快的人,6年前的党员述职会上,他承诺要为村民做三件好事,即为大家置一台洗魔芋的机器、为山上便道义务除草、带头投工投劳修路。这次会上,他又承诺了另外三件事:第一,把公路维护搞好;第二,带头种魔芋养山羊发展产业;第三,在家的村民有啥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

“今年过年,任代志、刘才山好几个村民都向我打听技术培训的事。路修通了,他们都想返乡创业。”驻村工作队员冉江川说,今年驻村工作队将开展技术培训,让大家提升技能,增强本领,更好地建设家乡。 

“现在路好了,房子也建得差不多了,人也陆续回来了,大家发展产业的劲头很足。这里海拔高、空气好,景色也不错,镇上接下来就请人论证一下,看有没得可能发展避暑经济。另外,今年村里还要增加几口水池,大伙儿要齐心协力把公益设施建好管好,环境卫生和健康意识也要增强。”龙再清最后总结说,“我们不光要脱贫增收,还要振兴石柱村!”

会议室里,党员干部在开会;室外,附近几户村民也纷纷走出崭新的家,凑在一起聊开了。

“在这山上,只要不懒,就能活出个样儿来。”之前因心疼老婆烘蘑芋艰难而决心“把猪全都卖了也要集资修路”的刘恰成说。

“对头,党的政策再好,我们自己不努力也没得用。”刘勋玉给自己定下了“三年发展规划”,第一年种蔬菜、种药材;第二年卖掉蔬菜、管好药材;第三年,挣下钱把房子修好,建间民宿,搞乡村旅游。

“你出过几天门,想法硬是比别人多。”刘恰权在一旁打趣。

“路修好了,肯定就该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干嘛!”刘勋玉说,“党和政府在关键时刻拉了我们一把,我们自己更要使劲往上冲。”

记者手记》》

脱贫攻坚不能唱“独角戏”

龙丹梅

6年前,记者第一次走进土城镇石柱村时,不禁为这里的偏僻落后而动容。

然而,一条路,让石柱村的落后,成为了历史。

石柱村落后的“病根”在于交通。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当地党委政府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发力。决定为几十户村民修条耗资1000余万元的村道路的背后,是科学的论证,也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信念。

在此之前,石柱村的村民砸锅卖铁也要自发修一条出山路,他们在崖壁上“抠”了3年修出的路最后沦为骡马道,但他们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希望,而是想方设法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公路修通了,他们继续不等不靠,热火朝天地建起了新房,之后又开始谋划产业、谋划振兴!

一方面,党的脱贫政策和当地党委政府的“绣花”工作作风,进一步激发了村民脱贫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石柱村村民勇敢向贫困宣战的斗志,让当地扶贫干部更加坚信,这条路,带来的不仅仅是石柱村脱贫的希望,更是石柱村振兴的希望。

脱贫攻坚,永远不是谁唱“独角戏”,只有党委政府和贫困群众共同发力,才能脱真贫、真脱贫;只有干群一条心,乡村才能振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