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佳园小学有位有“魔力”的老师 学生们都爱对她说“悄悄话”

民心佳园小学有位有“魔力”的老师 学生们都爱对她说“悄悄话”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6-12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2日11时讯(记者 李黎)她是学校的明星老师,拥有一大群学生“粉丝”。她是一名数学老师,却能让孩子们爱上这门枯燥的学科。她叫李英,是民心佳园小学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从教20年来,她对学生们关怀备至,和孩子们成为亲密 “战友”,以高尚的师德、良好的教艺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好评。

李英在辅导孩子们功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小纸条上写着“悄悄话”

孩子们的小纸条上写着许多给李英老师说的“悄悄话”。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5月22日一大早,一年级四班的霍奕多悄悄地把一张小纸条放在了李英的办公桌上,纸条上写着:“李老师,我最喜欢上您的课。”

“李老师,您辛苦了!”“李老师,我爱您!”……像这样写着“悄悄话”的小纸条,李英收到过很多。

究竟有什么“魔力”,让李英受到这么多学生的喜爱?在李英的课堂上,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找到了答案。

数学,在常人看来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李英却让孩子们喜欢上了这门课程。

走进她的课堂,孩子们都不会感到沉闷。她充满激情的语言,生动传神的表情,精心制作的课件都深深吸引了孩子们。

李英上课还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她把数学知识和游戏环节结合起来,让枯燥的数字和数学公式变得简单易懂。

“这样的小游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又带给孩子们数字的概念。”没有高深的理论和枯燥的试题,在李英的数学课上,孩子们通过一个个小游戏探究数学奥秘,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根本,要把课堂教学做精做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才能让学生们从中有所学、有所悟。”李英坦言。

改变“差生”从走心开始

课前,李英会认真钻研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虽然调皮的学生不少,但是在李英眼里,没有学生是“差生”。

李英回忆道,2011年她曾接手过一位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这个孩子令很多老师头疼。

通过和孩子家长的沟通,李英了解到,男生的父母不在身边,一直由年迈的外公照顾。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他的性格变得孤僻暴躁。

从那时起,这个男生受到了李英的格外“关照”。

“上课多让他回答问题,有一点进步就及时鼓励他。”李英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那段时间,她和这个男生几乎“形影不离”,时时关注他的动态,每天坚持和他交流,让他知道自己是被关心的。

渐渐地,李英发现男生变了,愿意和同学交流了,上课还会主动举手发言,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这个男生的蜕变让李英深深领悟到: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关键就在于要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学生的心理。

在那以后,李英会积极地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和孩子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良师益友。

“多角色”模式让学生绽放“闪光点”

李英的数学课总是充满着源源不断的“多元”魅力。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李英觉得,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都有自己的特长,只要用心雕琢,都能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李英琢磨出了一套“多角色”的班级管理模式。

“以前一个班,班干部最多十来个,基本上是成绩较突出的孩子担任,感觉班干部是好学生的专利。”李英说,这样一来,一些没当上班干部的孩子难免会有些失落。

为此,她在班上设置了若干个“干部”岗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班长、组长、灯长、门长、窗长、卫生检查员、纪律检查员……这些岗位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展示自我、施展才能的机会。

通过不同岗位的设立,让同学们学会自我管理的同时,班级的事情也做到了事事有人管。

坚持家访6年架起家校“连心桥”

通过家访,李英对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从而因材施教。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通讯设备的日新月异,让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也变得多样。可是李英却一直坚持着上门家访,而且一做就是6年。

在李英看来,只有走进孩子们的家庭,才知道他们的真实生活。

李英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她的第一次家访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当时家访的对象是一个“问题学生”,不仅没有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还起到了负面效果。

从那以后,李英改变了“策略”,选择到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家里家访。

“这种方式不仅让家访的学生很高兴,而且会激励其他同学进步。”李英笑言,现在孩子们经常嚷着让老师去家里家访。

李英说,通过家访,她和学生的距离近了,家长也更愿意配合他去关心孩子的学习。

经过多次家访,李英所带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起来,学生们对李英的感情加深了。家访为她在学生和家长心里奠定了信任的基础,这给她的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她也因此尝到了家访的“甜头”。

从教20多年,李英一直在寻找教育孩子的“良方”,在教育这条路上,李英觉得没有终点,也不能停歇,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民心佳园小学有位有“魔力”的老师 学生们都爱对她说“悄悄话”

2019-06-12 11:03:39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2日11时讯(记者 李黎)她是学校的明星老师,拥有一大群学生“粉丝”。她是一名数学老师,却能让孩子们爱上这门枯燥的学科。她叫李英,是民心佳园小学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从教20年来,她对学生们关怀备至,和孩子们成为亲密 “战友”,以高尚的师德、良好的教艺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好评。

李英在辅导孩子们功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小纸条上写着“悄悄话”

孩子们的小纸条上写着许多给李英老师说的“悄悄话”。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5月22日一大早,一年级四班的霍奕多悄悄地把一张小纸条放在了李英的办公桌上,纸条上写着:“李老师,我最喜欢上您的课。”

“李老师,您辛苦了!”“李老师,我爱您!”……像这样写着“悄悄话”的小纸条,李英收到过很多。

究竟有什么“魔力”,让李英受到这么多学生的喜爱?在李英的课堂上,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找到了答案。

数学,在常人看来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李英却让孩子们喜欢上了这门课程。

走进她的课堂,孩子们都不会感到沉闷。她充满激情的语言,生动传神的表情,精心制作的课件都深深吸引了孩子们。

李英上课还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她把数学知识和游戏环节结合起来,让枯燥的数字和数学公式变得简单易懂。

“这样的小游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又带给孩子们数字的概念。”没有高深的理论和枯燥的试题,在李英的数学课上,孩子们通过一个个小游戏探究数学奥秘,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根本,要把课堂教学做精做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才能让学生们从中有所学、有所悟。”李英坦言。

改变“差生”从走心开始

课前,李英会认真钻研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虽然调皮的学生不少,但是在李英眼里,没有学生是“差生”。

李英回忆道,2011年她曾接手过一位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这个孩子令很多老师头疼。

通过和孩子家长的沟通,李英了解到,男生的父母不在身边,一直由年迈的外公照顾。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他的性格变得孤僻暴躁。

从那时起,这个男生受到了李英的格外“关照”。

“上课多让他回答问题,有一点进步就及时鼓励他。”李英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那段时间,她和这个男生几乎“形影不离”,时时关注他的动态,每天坚持和他交流,让他知道自己是被关心的。

渐渐地,李英发现男生变了,愿意和同学交流了,上课还会主动举手发言,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这个男生的蜕变让李英深深领悟到: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关键就在于要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学生的心理。

在那以后,李英会积极地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和孩子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良师益友。

“多角色”模式让学生绽放“闪光点”

李英的数学课总是充满着源源不断的“多元”魅力。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李英觉得,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都有自己的特长,只要用心雕琢,都能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李英琢磨出了一套“多角色”的班级管理模式。

“以前一个班,班干部最多十来个,基本上是成绩较突出的孩子担任,感觉班干部是好学生的专利。”李英说,这样一来,一些没当上班干部的孩子难免会有些失落。

为此,她在班上设置了若干个“干部”岗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班长、组长、灯长、门长、窗长、卫生检查员、纪律检查员……这些岗位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展示自我、施展才能的机会。

通过不同岗位的设立,让同学们学会自我管理的同时,班级的事情也做到了事事有人管。

坚持家访6年架起家校“连心桥”

通过家访,李英对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从而因材施教。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黎 摄

通讯设备的日新月异,让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也变得多样。可是李英却一直坚持着上门家访,而且一做就是6年。

在李英看来,只有走进孩子们的家庭,才知道他们的真实生活。

李英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她的第一次家访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当时家访的对象是一个“问题学生”,不仅没有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还起到了负面效果。

从那以后,李英改变了“策略”,选择到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家里家访。

“这种方式不仅让家访的学生很高兴,而且会激励其他同学进步。”李英笑言,现在孩子们经常嚷着让老师去家里家访。

李英说,通过家访,她和学生的距离近了,家长也更愿意配合他去关心孩子的学习。

经过多次家访,李英所带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起来,学生们对李英的感情加深了。家访为她在学生和家长心里奠定了信任的基础,这给她的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她也因此尝到了家访的“甜头”。

从教20多年,李英一直在寻找教育孩子的“良方”,在教育这条路上,李英觉得没有终点,也不能停歇,只有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行。

[责任编辑: 杜三]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