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因地制宜 双山镇贫困户酿造"甜蜜生活"

铜梁:因地制宜 双山镇贫困户酿造"甜蜜生活"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6-1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4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6月12日,在重庆铜梁区双山镇大理村3社,贫困户夏天明正在细心地观察蜂群活动情况。

在他家屋侧,养殖有3桶蜜蜂,成群的蜜蜂在蜂箱里进进出出,“嗡嗡嗡”的声音不绝于耳。

指导养蜂业发展 通讯员 张理 摄

“全村100多箱蜜蜂采割下的蜂蜜不够卖,合作社打算再弄一批箱桶,让更多的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尝到养蜂的甜头。”村支书张明耻喜形于色地说。

大理村是铜梁区的边远山村,地处海拔500多米的掌印山上,与大足、潼南两区连界。过去,由于地处偏远,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缺乏产业,村里许多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在家中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一个从来没有养过蜜蜂的小山村,何以在不经意间养蜂成为村民的增收门路?

“这里面有我们村的大学生本土人才张金焕的一份功劳。”村支书张明耻说,养蜂是在他的建议下搞起来的。

谈到养蜂的缘由,张金焕说,我们村森林植被好,空气新鲜,农户有种油菜、桃李、柑橘、枇杷、樱桃的习惯,加之漫山遍野的野花,利用这些优质的蜜源发展养蜂业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中蜂养殖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可观,不愁销,只要掌握了养殖技术,就有钱赚。”张金焕说,他在广东打工时帮人养过蜂,有一定的经验,村里要发展养蜂,他负责技术指导。在村里的会上,张金焕提出养蜂建议时,得动村里采纳。

村里经过研究,决定按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要求,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大户+农户(贫困户)”的模式进行养殖。

这一招真灵。由合作社(村集体)统一管理,统一出资为农户(贫困户)提供蜂群、蜂具,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做好产品回收和销售。农户具体负责饲养,保证蜂蜜产品质量达到标准,统一交回合作社。

有了合作社提供的多方面的保障,村民把所产的蜂蜜按每斤60元的保底价交给合作社,合作社进行包装后再通过电商等形式销售。

放置在山林的蜂箱。通讯员  张理摄

今年,入社的20多户农户养蜂100多箱,第一批蜜已收割完毕。养蜂农户淘到了第一桶金,村集体也有了1万多元收入。

“今年内还将新增一批养蜂户,预计到年底,全村养蜂收入可突破15万元。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户有9万元,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可收入6万元。”村干部说,尝到甜头的村民养殖积极性大增,不少没养蜂的农户都争着报名,形成了村干部带头养、大户带动养、农户主动养的良好态势。

“养蜂有搞头,我家4桶蜂一季就卖了一千多元。”3社贫困户夏天明笑眯眯地说,到年底还有两季蜂割了,我家贫困的帽儿就该甩了。

“大理村发展蜜蜂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走出了一条新路,接下来,镇里将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做大做强养蜂品牌,为山村群众酿造‘甜蜜生活’。”镇党委书记吴罡说,今年,11公里的村公路已启动建设,还要帮助村里做好产品推销、品牌创建等工作,使之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铜梁:因地制宜 双山镇贫困户酿造"甜蜜生活"

2019-06-14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4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赵武强)6月12日,在重庆铜梁区双山镇大理村3社,贫困户夏天明正在细心地观察蜂群活动情况。

在他家屋侧,养殖有3桶蜜蜂,成群的蜜蜂在蜂箱里进进出出,“嗡嗡嗡”的声音不绝于耳。

指导养蜂业发展 通讯员 张理 摄

“全村100多箱蜜蜂采割下的蜂蜜不够卖,合作社打算再弄一批箱桶,让更多的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尝到养蜂的甜头。”村支书张明耻喜形于色地说。

大理村是铜梁区的边远山村,地处海拔500多米的掌印山上,与大足、潼南两区连界。过去,由于地处偏远,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缺乏产业,村里许多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在家中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

一个从来没有养过蜜蜂的小山村,何以在不经意间养蜂成为村民的增收门路?

“这里面有我们村的大学生本土人才张金焕的一份功劳。”村支书张明耻说,养蜂是在他的建议下搞起来的。

谈到养蜂的缘由,张金焕说,我们村森林植被好,空气新鲜,农户有种油菜、桃李、柑橘、枇杷、樱桃的习惯,加之漫山遍野的野花,利用这些优质的蜜源发展养蜂业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中蜂养殖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可观,不愁销,只要掌握了养殖技术,就有钱赚。”张金焕说,他在广东打工时帮人养过蜂,有一定的经验,村里要发展养蜂,他负责技术指导。在村里的会上,张金焕提出养蜂建议时,得动村里采纳。

村里经过研究,决定按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要求,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大户+农户(贫困户)”的模式进行养殖。

这一招真灵。由合作社(村集体)统一管理,统一出资为农户(贫困户)提供蜂群、蜂具,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做好产品回收和销售。农户具体负责饲养,保证蜂蜜产品质量达到标准,统一交回合作社。

有了合作社提供的多方面的保障,村民把所产的蜂蜜按每斤60元的保底价交给合作社,合作社进行包装后再通过电商等形式销售。

放置在山林的蜂箱。通讯员  张理摄

今年,入社的20多户农户养蜂100多箱,第一批蜜已收割完毕。养蜂农户淘到了第一桶金,村集体也有了1万多元收入。

“今年内还将新增一批养蜂户,预计到年底,全村养蜂收入可突破15万元。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农户有9万元,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可收入6万元。”村干部说,尝到甜头的村民养殖积极性大增,不少没养蜂的农户都争着报名,形成了村干部带头养、大户带动养、农户主动养的良好态势。

“养蜂有搞头,我家4桶蜂一季就卖了一千多元。”3社贫困户夏天明笑眯眯地说,到年底还有两季蜂割了,我家贫困的帽儿就该甩了。

“大理村发展蜜蜂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走出了一条新路,接下来,镇里将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做大做强养蜂品牌,为山村群众酿造‘甜蜜生活’。”镇党委书记吴罡说,今年,11公里的村公路已启动建设,还要帮助村里做好产品推销、品牌创建等工作,使之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