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情景剧】唱一出“共享”大戏 这个扶贫“女管家”不寻常
时间:6月的一天。
地点:万州区龙驹镇分水村。
人物:邓学梅,分水村第一书记。
简介:邓学梅是万州区公路局财务科科长,2017年11月24日被派驻到分水村。临行前几天,领导才将决定告诉她,这样的突然袭击,对“城里妹”邓学梅而言,是极大的挑战。然而,她很快适应了农村工作,并利用自己的财务知识,让这个贫困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第一集 统一思想“共享”智慧
邓学梅:领导告之驻村扶贫的决定时,把我吓了一大跳,因为我对农村工作的经验值为零,这分明是赶鸭子上架嘛。当时我喊领导换个男同志去,但是被拒绝了,身为党员,我只有服从组织分配。
小编:突然换了一个陌生环境,是容易惊慌失措。
邓学梅:对头,给你说嘛!我第一次去分水村,是自己开的车,结果路越走越烂,作为传说中的“女司机”,我不敢再开了,弃车去的村上。
张洪斌(村支书):邓学梅第一次开会就很尴尬,当时我提出了辞职。农村工作压力大,看到一个从没干过农村工作的“城里妹”来村里,我更是看不到希望,所以就想撂挑子。
李绍波(村主任):我也想过辞职,作为作为养猪大户,我却没能带动乡亲养猪致富,感觉挺失败。
小编:邓书记,您是如何实现自我“救赎”的?
邓学梅:村里对我持怀疑观望态度,我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就挨家挨户走访,了解他们的想法。“家访”的结论,就是“思想保守”,扶贫先扶志,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解放思想。笨鸟可以先飞,我就向龙驹镇其他驻村扶贫干部取经,也借助各种渠道,学习、消化其他区县扶贫干部的工作经验。其实没过好久,我就掌握了扶贫工作的痛点和难点,然后与村干部们商量,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再结合村民们的诉求,下定决心改变落后面貌。
第二集 修路架桥“共享”交通
邓学梅:被烂路逼得弃车进村,我一直耿耿于怀。我是公路局过来的,为分水村修路架桥,是我的长项。
小编:当时的交通条件到底有好差?
邓学梅: 分水村是两山夹一沟,村民们住在西山、种在东山,过去只有3座简易人行便桥,遇到下雨就惨了。
李福生(村民):涨水的时候,过不到河,无法干农活,娃儿们上学也危险。一次下大雨,有个娃儿脚下一滑,遭水冲起走了,还好被村民救起了。
邓学梅:交通问题不解决,啥子都是空了吹。我就请了个假,回到万州区公路局,向局党委汇报了分水村的情况。在局里的支持下,三个多月就为分水村修了三座公路桥,两座人行桥;同时,还实施了分水村苏石路和分寺路两条村级公路的硬化;连接分水村的赶场至云阳17公里公路,开始了升级改造,预计明年完工。
小编:修路就意味着花钱,分水村一穷二白,你如何让村民相信这事是真的?
邓学梅: 他们(村民)当然不相信噻,以前都规划过好多次,总是光打雷不下雨,所以等我开动员会时,没几个村民参加。第二天,技术员进村开始测量划线,村民们这才相信,修路架桥不再是纸上谈兵。
小编:路和桥修好了,是不是松了口气?
邓学梅:村民们把我感动惨了。通桥的那天,他们纷纷前来放鞭炮,热情地跟我打招呼、竖大拇指,我一下就哭了出来。
第三集 全村配股“共享”股权
邓学梅:我的强项是管账、理财,熟悉了村里的工作后,就寻思在这上面做些文章。
小编:你是说要借助财务知识,为分水村做产权制度设计?
邓学梅:是的,我早就萌生了这个想法,但是不敢轻举妄动。
张洪斌(村支书):是的,那时候村里的干部群众都很保守,大家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宁可种收益低的‘’三大坨‘’,也不愿意冒险。
李绍波(村主任):这其实可以理解,往年不是没有过规模化产业规划,比如分水村就曾搞过900亩李子,但执行中出现了问题,重数量轻质量,导致品种不行卖不脱,就废了。村民们很受伤,就更保守了。
邓学梅:是时候推出激励措施了。我又回了趟万州区公路局,向局党委汇报了自己的方案。这一趟,搞定了90万元的垫资(待国家产业补助金下来后再归还),作为分水村筹资入股的配套资金。至于激励条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将国家产业补助金的一半,作为村集体资金参股,占股比例为22%。二是128户村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占股比例为30%。三是村干部现金入股最低1万元,封顶5万元;村民最低1000元,封顶5万元;贫困户、五保户和低保户,由帮扶单位为每户捐赠1000元进行入股,这一块共占到总股份的48%。四是将国家产业补助金的另一半作为现金入股的奖励,按照1:1比例进行配套激励。这一揽子方案,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所需50万元入股资金,不到一周就筹集起来。
第四集 植树造李“共享”产业
邓学梅:有了这些钱,我要干一件大事——打造500亩粉黛李子产业园。
小编:怎么又是李子产业?
邓学梅:岂有此“李”。周边差不多海拔的地方,都有李子产业,唯独分水村的李子遭了,是因为品种没选对,要做大规模的产业,就不能蛮干,要相信科学。所以,我仍然押宝李子,是经过充分论证的。
张洪斌(村支书):她(邓学梅)第一次开口说要重新打造李子产业,我们都懵了,这不是要在跌倒的地方再摔一次嘛!后来她摆事实讲道理,犟不赢她,我就说这事儿至少要请农艺专家调研了再说。
邓学梅:(哈哈),说到农艺专家,我“朋友圈”正好有农艺专家,这事就更有戏了。
何才智(农艺专家):刚才好像有谁在说我?
邓学梅:多亏了你,分水村的粉黛李子才得以上马。
何才智:经过实地调研,分水村土质和气候是没问题的,适合种植李子。不过,我告诉他们,原先的歪品种得换掉,并且要做标准化的种植产业园,科学种植,统一管理,才会有出路。
小编:换品种、流转土地这些,要花不少钱吧?
邓学梅:所以才有了“全村参股”。解决了资金和凝聚力的问题后,经过比选,我们最终选择了粉黛李子,这是个还算新的品种,附加值高,也避免了常规李子的同质化竞争。
小编:粉黛李子长势怎么样?
邓学梅:我在农村学会了用锄头,李子苗都是大家一起种下的,长得好,明年就应该可以挂果了,到时候欢迎市民们前来品尝……
去年,龙驹镇综合考核,分水村破天荒获得第一名;
邓学梅入选了“重庆市扶贫开发工作2018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谨以此文,感谢默默扎根乡村的扶贫干部!
策划、撰稿:羊华
手绘:何燕宏
视频后期: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