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女汉子”多份工作一起做 实现脱贫越线

黔江:“女汉子”多份工作一起做 实现脱贫越线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6-2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0日9时讯(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一个人要养7头牛、15头猪、耕种有5亩地,不但要照顾丈夫,还要代替丈夫做一份社区的保洁工作。很多了解常华英的人,都说她是真正的“女汉子”,每天做的是3个人的活。就是常华英的勤劳,利用山地优势发展种养殖业,让原本贫困的家庭摘掉了贫困帽。近日,笔者来到重庆市黔江区城西街道塘坊社区3组,采访了牵牛回家的常华英。

常华英把牛牵上山坡后,还要割猪草回家。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 摄

丈夫病倒 她挑起家庭重担

2014年3月的一天,常华英的丈夫杨昌寿顿感胸闷、呼吸困难,自认为是出于劳累引起的短暂病因,休息一会就会好的。可让杨昌寿没想到的是这种症状持续了几个小时,后到医院诊断为“肺纤维病变”。在医院治疗一个多月,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但出院后一直服药至今,只要走路稍快一点,又会出现气喘、胸闷、咳嗽等症状,更不说去下地干活,就此丧失了劳动能力。在治疗杨昌寿的病,花去了他打工多年的积蓄。

常华英把小牛分别固定在一片草地。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 摄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常华英毅然挑起家庭重担。靠种植蔬菜卖,解决一家人的开支和给丈夫买药。常华英一家原是从山上搬下来居住的,土地离现在居住地较远。住在附近的农户针对他们一家的情况,就无偿的把多余的土地给她种种蔬菜和其它农作物。




“有了可耕种的土地,除了多种蔬菜,我还种大量的苞谷。利用种出来的包谷和丢弃的蔬菜叶喂猪卖,家里又多增加一笔收入。”常华英说,当时,家里两个细娃,一个上大学、一个读高中,每年要一大笔费用。另外要给杨昌寿买药,一年要几千块,不勤耙苦做,这些开支就没得出处。

“这几年,我得这个坏毛病,她是又苦又累,每天起早摸黑的没有休息过半天,地里的农活和家务活是一把抓。”杨昌寿说到妻子的辛苦,眼圈里不停地闪动着泪花。


政策帮扶 她实现脱贫越线

常华英一家因病因学致贫,在2014年被城西街道纳入建卡贫困户。针对常华英有种蔬菜和养猪经验,为她送来2000元产业发展金,鼓励她利用城郊优势,发展特色蔬菜和水果产业,争取早日实现脱贫越线。




常华英把这2000元钱,用来买2头小母猪喂养,栽1亩脆红李。当年,塘坊社区还为杨昌寿解决一个社区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负责打扫319线塘坊段公路两边的清洁卫生。

“这个岗位一直是我在做,他做不了。平常在院坝里走,都是走一步停一下,特别是上楼梯更困难。”常华英说,她每天无论是春夏秋冬,凌晨5点起床,洗漱后就拿着扫帚、铁铲,推着垃圾车出门,要忙到10点钟才回家煮早饭吃。




2015年,常华英家喂养的2头小母猪开始产崽,小猪崽当年卖了6000多元。加上卖蔬菜和做保洁员的工资,全年有3万多元收入,超出脱贫越线目标。

2017年,常华英家喂养的母猪繁殖到9头,卖猪崽收入了12000多元,肥猪17000多元。


“养猪的粪便就用来种蔬菜,蔬菜除卖一部分,剩下的就全用作猪的饲料。”常华英说,自从喂了猪,她家的蔬菜、水果就没施用过化肥,全是以猪粪作底肥。这样既节省在生产上的投入,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脱贫攻坚 她当起女中汉子

常华英居住的房屋四周,是山林包围着,离家稍远的土地和稻田都是别人家的,几乎没人耕种。在她房屋门前大约50远,有一条四季长流的小溪,溪水是从八面山上留下来的清泉,是一处环境很优美的好地方。




常华英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周围撂荒田和地流转过来,有计划地喂养生态牛、羊、猪、鸡等,利用养殖牲畜的粪便,种植无公害蔬菜和水果,打造一处购买新鲜蔬果和肉食产品的绿色菜篮子,方便城里的市民周末前来赏花摘果和购买禽畜肉食。

常华英的设想,通过她的不断努力打拼,正一步步变成现实。今年初,常华英利用养猪积攒的钱,以2万元买了7头小牛喂养。现圈舍里喂养有6头母猪、9头将育肥的小猪崽,还高价买来一头小野公猪进行繁殖。在2月份,她家28头小猪崽,就卖了18000多元。


“一个人养7头牛、15头大小猪,还耕种有5亩地的庄稼,今年又新栽了2亩青脆李,还要替丈夫做保洁员的工作,让人难以想象,这些是一个普通女人能胜任的活。”塘坊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照平说,看了常华英家的产业,这个当地村民交口称赞的勤快人、女汉子,果真是名不虚传,她的勤劳持家,在我们社区树立起一个精准脱贫的典范,是辖区妇女学习的榜样。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黔江:“女汉子”多份工作一起做 实现脱贫越线

2019-06-20 10:09:43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0日9时讯(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一个人要养7头牛、15头猪、耕种有5亩地,不但要照顾丈夫,还要代替丈夫做一份社区的保洁工作。很多了解常华英的人,都说她是真正的“女汉子”,每天做的是3个人的活。就是常华英的勤劳,利用山地优势发展种养殖业,让原本贫困的家庭摘掉了贫困帽。近日,笔者来到重庆市黔江区城西街道塘坊社区3组,采访了牵牛回家的常华英。

常华英把牛牵上山坡后,还要割猪草回家。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 摄

丈夫病倒 她挑起家庭重担

2014年3月的一天,常华英的丈夫杨昌寿顿感胸闷、呼吸困难,自认为是出于劳累引起的短暂病因,休息一会就会好的。可让杨昌寿没想到的是这种症状持续了几个小时,后到医院诊断为“肺纤维病变”。在医院治疗一个多月,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但出院后一直服药至今,只要走路稍快一点,又会出现气喘、胸闷、咳嗽等症状,更不说去下地干活,就此丧失了劳动能力。在治疗杨昌寿的病,花去了他打工多年的积蓄。

常华英把小牛分别固定在一片草地。特约通讯员 李诗素 摄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常华英毅然挑起家庭重担。靠种植蔬菜卖,解决一家人的开支和给丈夫买药。常华英一家原是从山上搬下来居住的,土地离现在居住地较远。住在附近的农户针对他们一家的情况,就无偿的把多余的土地给她种种蔬菜和其它农作物。




“有了可耕种的土地,除了多种蔬菜,我还种大量的苞谷。利用种出来的包谷和丢弃的蔬菜叶喂猪卖,家里又多增加一笔收入。”常华英说,当时,家里两个细娃,一个上大学、一个读高中,每年要一大笔费用。另外要给杨昌寿买药,一年要几千块,不勤耙苦做,这些开支就没得出处。

“这几年,我得这个坏毛病,她是又苦又累,每天起早摸黑的没有休息过半天,地里的农活和家务活是一把抓。”杨昌寿说到妻子的辛苦,眼圈里不停地闪动着泪花。


政策帮扶 她实现脱贫越线

常华英一家因病因学致贫,在2014年被城西街道纳入建卡贫困户。针对常华英有种蔬菜和养猪经验,为她送来2000元产业发展金,鼓励她利用城郊优势,发展特色蔬菜和水果产业,争取早日实现脱贫越线。




常华英把这2000元钱,用来买2头小母猪喂养,栽1亩脆红李。当年,塘坊社区还为杨昌寿解决一个社区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负责打扫319线塘坊段公路两边的清洁卫生。

“这个岗位一直是我在做,他做不了。平常在院坝里走,都是走一步停一下,特别是上楼梯更困难。”常华英说,她每天无论是春夏秋冬,凌晨5点起床,洗漱后就拿着扫帚、铁铲,推着垃圾车出门,要忙到10点钟才回家煮早饭吃。




2015年,常华英家喂养的2头小母猪开始产崽,小猪崽当年卖了6000多元。加上卖蔬菜和做保洁员的工资,全年有3万多元收入,超出脱贫越线目标。

2017年,常华英家喂养的母猪繁殖到9头,卖猪崽收入了12000多元,肥猪17000多元。


“养猪的粪便就用来种蔬菜,蔬菜除卖一部分,剩下的就全用作猪的饲料。”常华英说,自从喂了猪,她家的蔬菜、水果就没施用过化肥,全是以猪粪作底肥。这样既节省在生产上的投入,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脱贫攻坚 她当起女中汉子

常华英居住的房屋四周,是山林包围着,离家稍远的土地和稻田都是别人家的,几乎没人耕种。在她房屋门前大约50远,有一条四季长流的小溪,溪水是从八面山上留下来的清泉,是一处环境很优美的好地方。




常华英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周围撂荒田和地流转过来,有计划地喂养生态牛、羊、猪、鸡等,利用养殖牲畜的粪便,种植无公害蔬菜和水果,打造一处购买新鲜蔬果和肉食产品的绿色菜篮子,方便城里的市民周末前来赏花摘果和购买禽畜肉食。

常华英的设想,通过她的不断努力打拼,正一步步变成现实。今年初,常华英利用养猪积攒的钱,以2万元买了7头小牛喂养。现圈舍里喂养有6头母猪、9头将育肥的小猪崽,还高价买来一头小野公猪进行繁殖。在2月份,她家28头小猪崽,就卖了18000多元。


“一个人养7头牛、15头大小猪,还耕种有5亩地的庄稼,今年又新栽了2亩青脆李,还要替丈夫做保洁员的工作,让人难以想象,这些是一个普通女人能胜任的活。”塘坊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照平说,看了常华英家的产业,这个当地村民交口称赞的勤快人、女汉子,果真是名不虚传,她的勤劳持家,在我们社区树立起一个精准脱贫的典范,是辖区妇女学习的榜样。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胜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