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长坪乡:晚熟柑橘产业助力农户脱贫

万州长坪乡:晚熟柑橘产业助力农户脱贫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6-2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0日9时45分讯(通讯员 谭本政)昨(19)日,笔者在重庆市万州区长坪乡了解到,某家企业不仅热心的解决村民就业问题,还带领村民进城免费体检。“我们年龄大了,又住在农村,进城体检很不方便,今天公司专门带我们一百多人进城免费体检,我们觉得非常好。”在重庆万州一家医院里,来自长坪乡的居民李平说。

像李平一样,当天体检的100多名长坪乡群众都是来自万州某家柑橘种植企业的“员工”。笔者站在长坪乡弹子村八组村民谭明菊的家门口,朝着前方的山坡望去,1500亩连成片的柑橘林郁郁葱葱,“员工”们正在林里施肥、锄草,好一幅繁忙的生产景象。村民们告诉笔者,以前山坡上全是杂草和野树,而现在的这一大片柑橘树,是一棵棵“摇钱树”。

为村里带来改变的是来自万州新田镇的居民龚德禄。2015年,龚德禄和他的朋友经过调研,发现长坪乡弹子村以及邻近的几个村庄环境不错,非常适合种植柑橘。于是,一口气租下1500亩地,并迅速成立了当地的第一家农业公司,大力发展柑橘产业。

承包山头、选购树苗、招收“员工”……说干就干。为了建好柑橘产业园,公司选择了科学种植,与在柑橘种植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教授专家进行合作。通过专家规划,园区结合土壤情况,先后种植大雅一号1500亩、李子树500亩。这样一来,荒芜的山头得到了充分利用。

橘子好吃,树却不那么好栽。从购买果苗、到专业护理、防虫防疫,龚德禄称前期已经投入了一千多万元。

毛兴柏是产业园的管理员,他看护着柑橘苗一点点长大、开花、结果。“等到丰产的时期,每亩土地预计产柑橘2000公斤,年产值预计达2500万元。”

经济效益不错,生态保护功能也很强。考虑到这两点,长坪乡党委政府很重视大雅一号产业园的发展,一直以来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柑橘也成为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的一大途径。

脱贫户黎帮英就是最早尝到产业园甜头的。2016年,黎帮英跟她要好的姐妹来到园区务工,平均一个月能干25天活。“自从把4亩多地流转给产业园后,我领上了‘租金+工钱’的‘双工资’。”黎帮英笑着说,去年一年她和丈夫从产业园“拿”了将近三万块钱,一年的收入也比先前多三四成。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万州长坪乡:晚熟柑橘产业助力农户脱贫

2019-06-20 09:45: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0日9时45分讯(通讯员 谭本政)昨(19)日,笔者在重庆市万州区长坪乡了解到,某家企业不仅热心的解决村民就业问题,还带领村民进城免费体检。“我们年龄大了,又住在农村,进城体检很不方便,今天公司专门带我们一百多人进城免费体检,我们觉得非常好。”在重庆万州一家医院里,来自长坪乡的居民李平说。

像李平一样,当天体检的100多名长坪乡群众都是来自万州某家柑橘种植企业的“员工”。笔者站在长坪乡弹子村八组村民谭明菊的家门口,朝着前方的山坡望去,1500亩连成片的柑橘林郁郁葱葱,“员工”们正在林里施肥、锄草,好一幅繁忙的生产景象。村民们告诉笔者,以前山坡上全是杂草和野树,而现在的这一大片柑橘树,是一棵棵“摇钱树”。

为村里带来改变的是来自万州新田镇的居民龚德禄。2015年,龚德禄和他的朋友经过调研,发现长坪乡弹子村以及邻近的几个村庄环境不错,非常适合种植柑橘。于是,一口气租下1500亩地,并迅速成立了当地的第一家农业公司,大力发展柑橘产业。

承包山头、选购树苗、招收“员工”……说干就干。为了建好柑橘产业园,公司选择了科学种植,与在柑橘种植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教授专家进行合作。通过专家规划,园区结合土壤情况,先后种植大雅一号1500亩、李子树500亩。这样一来,荒芜的山头得到了充分利用。

橘子好吃,树却不那么好栽。从购买果苗、到专业护理、防虫防疫,龚德禄称前期已经投入了一千多万元。

毛兴柏是产业园的管理员,他看护着柑橘苗一点点长大、开花、结果。“等到丰产的时期,每亩土地预计产柑橘2000公斤,年产值预计达2500万元。”

经济效益不错,生态保护功能也很强。考虑到这两点,长坪乡党委政府很重视大雅一号产业园的发展,一直以来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柑橘也成为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的一大途径。

脱贫户黎帮英就是最早尝到产业园甜头的。2016年,黎帮英跟她要好的姐妹来到园区务工,平均一个月能干25天活。“自从把4亩多地流转给产业园后,我领上了‘租金+工钱’的‘双工资’。”黎帮英笑着说,去年一年她和丈夫从产业园“拿”了将近三万块钱,一年的收入也比先前多三四成。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燕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
>